俄罗斯经济趋势分析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它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 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 在莫斯科市中心,濒莫斯科河,曾为莫斯科公国和1 8世纪以前的沙皇皇宫。
克里姆林宫(Kremlin)
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简称大剧院,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
坐落在莫斯科斯维尔德洛夫广场上,是俄罗斯历史最 悠久的剧院、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典范,也是欧洲最大 的剧院之一。内部设备完善,具有极佳的音响效果。
1)地理空间广阔,自然条件多样; 2)西部水热土等自然要素组合较理想,且地势平坦; 3)热量条件是决定其经济分布的最主要条件; 4)以平原为主的地形虽然使其成为土地资源最丰富和农业用地最 广的国家之一,但受热量、水分、土壤等因素局限,其农业土地 的生物潜力较低。 俄罗斯
二、社会概况
(一)人口
俄罗斯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条件及经济布局
一. 经济发展的条件及特点
(一)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 1、广大的疆土和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2、雄厚的经济基础
约100年的工业化历史
1993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排名中,名列世界第37位, 有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人员队伍 基础科研、军事技术、教育、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相当发达
俄罗斯
邻国/气候
3.陆地邻国
西面: 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 白俄罗斯、乌克兰 南面: 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 朝鲜 东面: 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 4.气候 气候多样,以寒带和寒温带为主。 冬季漫长、夏季短促,气候冷湿
俄罗斯
农产品产量远不能满足区内需要。
5、在俄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中俄贸易关系最活跃的地区。
俄罗斯
俄罗斯套娃
俄罗斯
第三节 休克疗法 及其后的经济危机
原因 措施 后果
一、实施"休克疗法"的缘由
俄当权者认为:前苏联政府提出的各种渐进性改 革计划均已不灵,只有向西方正宗的资本主义取 经,才是出路,而且也指望由此而获得西方的支 持和援助。
俄罗斯
三Hale Waihona Puke 简史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 公元9世纪: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人建立封建国家“基辅罗 斯”。
公元15世纪末,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 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 “沙皇”,其国号称俄国。
17世纪末—18世纪末:
向西扩展到波罗的海沿岸,取得西部的出海口,使俄 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
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业 对外贸易
(一)主要工业
1.机械工业
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沿岸地区 航空航天工业:相当发达 造船工业: 核工业和装甲兵器制造业:主要分布在东部
俄罗斯
2.采掘工业 采掘业的许多产品长期以来一直是其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
石油: 秋明油田:俄罗斯最大的油田; 伏尔加——乌拉尔油田:第二大油田; 天然气:85%以上在西西伯利亚; 煤炭: 库兹巴斯煤田:俄罗斯最大煤田,位于南西伯利亚; 森林采伐业:分布广泛,以欧洲地区北部和乌拉尔以东地区为主。
3、货流:
俄罗斯
(四)对外经济联系
1、出口
能源是外贸的大宗品种。 炼焦煤、石油和天然气、电力 金属矿物:铁矿石、金刚石和黄金等。 军工产品 农产品、机械设备和部分钢材、服装等日用消费品
2、进口
3、外贸重心:欧洲 4、建设自由经济区
俄罗斯
三、经济地域体系
经济区:(一)中央区 1、地理范围
化肥工业:
(二)农业
19世纪初,曾是农产品出口国。
建立社会主义后,形成了机器化生产的大农业, 但也出现问题:
1、指令性计划往往脱离农业实际 2、机械化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成本 3、价格与实际成本背离,挫伤农业生产者积极性 4、与机械化匹配的农田水利、农田保护投入不足,低 于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不明显 5、片面追求地区专门化造成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化 6、农业管理不善
俄罗斯
(三)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1、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轻工业落后,遭到外国产品的严重冲击 2、农业相对落后 农产品长期不能自给 3、地区发展不平衡 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而资源主要分布在西伯 利亚和远东地区 4、经营粗放,生产效率低 造成资源浪费和产品缺乏竞争力
俄罗斯
二、各产业发展
1.人口: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9人 1.429亿 (2010.10) 1.455亿(2003.4) 1.482亿(1995.1) 2.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 后果: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 3.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西部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且较均匀,而东北部人口 密度低且呈不连续分布。 4.城市人口比重高 76%(1995年) 俄罗斯
俄罗斯经济
国徽
俄罗斯地图
俄罗斯
第一节
概述
自然地理 人口、语言、民族、宗教 简史
一、自然地理
1.领土
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的 76%),居世界 第一位。 海岸线长33807公里。
2.地理位置
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北邻北冰洋 东濒太平洋,鄂霍次克海为其领海 西部可经白海-巴伦支海河波罗的海进入西欧和大 西洋 西南有亚速海-黑海连通地中海。 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
俄罗斯
6.河流:主要为内流水系和北冰洋水系
7.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 (1)矿产资源:几乎蕴藏有世界上已知的所有矿物资源。 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七位; 天然气: 已探明蕴藏量48.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1/3强,居世 界第一位。 煤、铝、铁、铀和黄金蕴藏量: 分别居世界第二、二、一、七和第四位。
(2)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以期迅速向市场经济过 渡。 核心: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
俄罗斯
三、“休克疗法”的具体措施
1992年春,盖达尔政府推出了一系列 改革措施。 自由化,稳定化,私有化
俄罗斯
克里姆林宫
俄罗斯
克里姆林宫教堂广场
俄罗斯
莫斯科地铁
俄罗斯
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
俄罗斯
(二)西北区
1、濒临波罗的海,是其重要的出海门户。 2、平原为主,多大湖。 3、气候较中央区更温和湿润。 4、矿产资源不多 5、草牧场广大,畜牧业较发达。 6、制造业发达 7、教育、科研和文化功能发达。
俄罗斯
1861年,废除农权制。 19世纪—20世纪初,成为面积仅次于“大英帝国”的帝国 主义国家。 1917,十月革命后成立了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12.30,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 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 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 二战中打败了法西斯。 1990年,前苏联解体。 1992年,俄罗斯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二) 民族
1.民族众多
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82.95%。
2.少数民族多形成相对集中的聚集地区:多为民 族共和国
主要少数民族: 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 尔多瓦、日耳曼、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 马里、哈萨克 、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 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印古什、图 瓦等。
3、人口素质高
4、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广大的待开发东部地区及 其改造和发展的需求,构成了广阔的资本和产品市 场。
俄罗斯
(二)中等发达的经济水平
典型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产业结构 1992年GDP构成为:13:49:38 中等收入水平 人均GDP:
1990年为5306美元 1995年为2240美元 2005年为4750美元(中国为1703美元)
位于俄罗斯平原中部,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区 内的城镇体系是以莫斯科为核心的典型的都市化区域。 拥有全国最发达的制造业 交通运输的枢纽 莫斯科的地铁相当发达和考究 褐煤早已开发殆尽
2、经济、政治、文教、科研、信息的中心
3、自然资源不算丰富
俄罗斯
名胜
莫斯科地铁(Moscow Metro)
3、钢铁工业
俄罗斯是钢铁工业大国,钢铁工业是其重型工业结构的支柱部门
俄罗斯
4、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是高耗能、耗水、耗原料的产业。 基础化工:
其分布以乌拉尔为中心 东部水能资源丰富的安加拉-叶尼塞河地区发展较快
林产化工:
石油化工:
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西伯利亚是主产区
分布广泛
俄罗斯
圣彼得堡: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冬宫:
俄罗斯
名胜
彼得大帝夏宫
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 占地近千公顷,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 座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 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 部分。
冬宫 (Winter Pa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