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
一冰川侵蚀地貌
1 羊背石
羊背石正确的是:
羊背石也叫“羊额石”。

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特别在大陆冰川作用区,石质小丘往往与石质洼地、湖盆相伴分布,成群地匍匐于地表,犹如羊群伏在地面上一样,故称羊背石。

它由岩性坚硬的小丘被冰川磨削而成。

顶部浑圆,形似羊背。

具有卵形的基部。

长轴延伸的方向和冰川运动的方向一致。

纵剖面前后不对称:迎冰坡一般较平缓和光滑;背冰坡较陡峻和粗糙。

多数羊背石分布的地区,地面呈波状起伏。

原因是平的一面是磨蚀为主,而陡的一面是挖蚀作用为主,且有洞穴。

羊背石的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的方向平行,因而羊背石也可以指示冰川运动的方向
2 冰斗、刃脊和角峰
3 冰川谷和峡湾
(1)冰川谷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

典型的形状是槽谷,故亦称冰川槽谷或U形谷。

(2)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

大陆冰盖或岛屿冰帽入海
处常形成很深的峡湾,如挪威西海岸的峡湾十分发育,以风光漪丽闻名于世。

二冰川沉积地貌
1 冰碛垄和冰碛丘陵:
(1)终碛和侧碛是在冰川末端与边沿堆积起来的冰碛
垄,标志着古冰川曾达到的位置和规模。

(2)冰碛丘陵是冰川消失时由冰面、冰内和冰下碎屑
降落到底碛之上,所形成的不规则丘陵地形。

它指示冰
川的停滞或迅速消亡,广泛发育于大陆冰盖地区,高数
十或数百米。

在山岳冰川区其规模较小,中国西藏波密
地区古冰川谷底有冰碛丘陵,最高者为30~40米。

2鼓丘是由冰碛或部分冰水沉积组成的流线型冰川堆积
地形。

平面呈卵形,长轴与冰流方向平行,迎冰面陡而
背冰面缓。

鼓丘的纵剖面形状颇似机翼,是流体中物体
为减少阻力所能采取的最佳形态。

在大陆冰盖地区鼓丘
常成千地密集出现,山岳冰川地区则偶然见到。

槽碛垄
是与鼓丘形成机制类似的长条垄状冰川堆积地形,在鼓丘下游因应力减低,由冰碛集中而成。

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上游和博格多山四工河上游现代冰川的前沿都曾发现近一期形成的槽碛垄,高1米左右,伸延十余米至数十米,清楚地指示冰川的流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