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

2.文具及生活用品:透明方格纸、绘图透明纸 或聚纸薄膜、绘图笔、绘图墨水、透明胶带、特别 野外记载本、晒图纸、劳动保护用品等。
二、外业调绘
(一)调绘前的准备工作
1. 路线勘察:邀请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作为向 导,或借助地形图,进行路线勘察,了解当地存在 的各种地类,并进行社会调查,了解行政界限。路 线勘察的线路往往垂直于主要地貌类型的断面线, 这样走较短的路线,可以了解较多的土地类型。
2. 编写调查报告:土地资源调查成果主要体现在 调查报告中。调查报告一般分为以下几项内容:
(1) 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概况。 (2) 调查所采用的工作底图及工作过程。 (3) 调查区内土地数量、质量与分布。 (4) 开发利用调查区土地的意见。
四、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的内容有:①外业调绘和补测地物为 重点检查对象,例如,各种地类的判别、地类界线 精度、线状地物的量测、新增地物的补测、外业调 查手簿等。②内业工作着重检查转绘精度、面积量 算精度、成图质量等。
2.资料的统计分析:所搜集的气象台资料有时 是原始记录,尚需自行统计。有时为了与各气象台 资料对比,须采用相同年限资料重新统计,然后结 合物候调查、小气候观测和推算结果,进行综合分 析,总结出调查区的气候特征和规律。
(二)气候现象的野外观测
1.注意气候现象的区域变异:如山区的垂直带的 变异、山体的坡向变异、山谷的逆温现象等。
3. 图面设计:为了突出专业图的主题并考虑到 用图方便,要对出版原图精心设计。图面上除要清 晰美观地显示土地资源图的图形、线画和注记外, 还要根据图上剩余空白,合理配置图名、图廓线、 图例、方位标、比例尺、编图单位和时间,以及相 邻行政单位名称等。
(四)成果整理
1.原图的复制:复制的方法也有很多。可根据工作 要求和经费情况,采用晒蓝复制、熏图复制和印刷 复制等手段。
(二)外业调查主要为一些必要的路线补充调查
1.实地描述:到野外去,观察描述和记载地形特 征。用仪器量测或凭经验估测山地、丘陵和阶地的 相对高度、宽度和切割状况,平原的微地形变化等
2.绘制断面图:为概括地形的组合特征,选择典 型地段绘制断面图。图形的高度和水平距离按大致 比例,断面方向应采取直线,并标明方向和断面线 通过的山峰、居民点名称,并注明各种地形的地表 物质组成或土壤类型。
重点提示 一:土地类型的概念。
二:土地分级的概念.。 三:土地分类的概念、步骤与方法,选择土地分异 特性的原则。 四:土地类型结构的概念及其类别。
五: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划分及其与土地类型的 关系。 六: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第一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土地资源调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具有 严格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等。
2.植物生态环境及其植株形状变异观察:植物生 境及其植株形状变异是对一些小气候条件的反映, 植物的群体和个体的形态特征最为清楚,植物在某 些方面可以比较明显地指示气候要素的某些特征。
三、地形与地貌要素的调查
地形地貌调查包括地形、坡度和地貌调查三个 部分。地形是地表的形态,它分为山地、丘陵和平 原。山地依海拔高度分高山、中山、低山。坡度是 指地面上任何两点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坡 度的大小对土壤和肥力有很大的影响,是确定各类 农业用地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各类非农业建设用 地至关重要的因素。地貌是研究地表形态发生和发 展的问题,在土地资源调查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同 样是一座山,是褶皱山还是断块山, 是否有断裂
(二)外业调查
1.土壤剖面的挖掘与观察:即选一些有代表性 的地点,按土壤调查的要求挖掘一些主要剖面,了 解土层厚度、土壤剖面层次、不同层次的厚度、土 壤质地、颜色、结构、松紧、新生体等土壤性状, 同时了解不同土壤分布的环境条件,例如地形、海 拔、土壤侵蚀、排水条件和土地利用等,以修正原 有的土壤分类及土壤图等。
第二节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调查
一、土地的位置调查
土地的位置是土地所处地点的纬度、经度 和海拔高度三个因素决定的,土地的位置调 查就是要解决一个地块的三纬定位的问题。
二、气候要素调查
(一)收集当地气象资料及其资料分析 1.资料收集:根据调查所要求的内容,到调查
区气象台,搜集抄录有关气候要素观测数据,包括 某些要素的等值线图和变化曲线图,以及文字报告 材料。
带,断裂带是否稳定等。这种调查对研究制定中远 期规划更具有意义。

(一) 资料收集
根据调查任务要求,搜集有关调查区的地形、 地貌的图件和资料。
在一定比例尺和等高距的地形图上,根据等高 线的疏密程度和图形,区分山地、丘陵、河谷盆地 与平原,以及它们的面积比例和高度变幅、山脉走 向等;结合地质图分析各类地形的成因和特征;对 照航片、卫片建立解译标志,在此基础上“由已知 到未知的”的判读分析工作 .
(1)航空像片:一般在进行大比例尺(大于1: 50000)土地资源调查中多采用航空像片.
(2)卫星影像与磁带:在进行中小比例尺土地资源 调查时,多采用具有彩红外色特征的假彩色卫星影 像。
3.各种专业调查资料的收集:专业调查资料 包括行政区挂图,调查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气 候、森林、草场、水资源等专业图件和资料。
(二)调绘阶段:
1.外业调绘工作的一般程序 ⑴ 掌握调绘底图的比例尺:用以建立实体地
物与其在图上反映之间的比例关系。 ⑵ 确定验证样区:应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资
源调查时,要具体根据制图比例尺及其地面复杂程 度,以及解译的疑难图斑等,按路线分配。
⑶ 选好站立点:站立点要选在地势高、视野 广、前后两次停顿所画的地物能连起来的明显地物 点上。调绘时由远到近,从总体到碎部。先从底图 上最明显的地物标志去找实地上相应的地物,然后 再逐步扩展开。
1.工作底图的收集:工作底图是用来作专业 调绘的基础图件。过去的常规调查均用地形图,现 代调查方法常用遥感图件,如像片平面图、航片、 卫片等。但无论是常规的调查方法,还是遥感调查 方法,地形图都是必须的,它是重要的基础参照图 件。
2.遥感影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遥感影像在土地资 源调查中的优势愈来愈明显。
一、准备工作 (一)组织专业队伍:它涉及到土地管理、地学、土 壤学、农学、测绘学等多门学科,要求调查人员具 备上述各学科的知识和科学素质。 (二)制定工作计划:其内容一般包括:调查的项 目、内容、精度要求、工作阶段的划分和时间安排 等.
(三)资料准备:资料准备的主要任务是收集、 整理、分析所需要的调查地区各种专业图件与数字、 文字资料、工作底图(包括地形图、遥感图件等)
三、内业工作
(一)转绘工作:外业调查整饰完毕的专业图, 都要转绘到地形图上,方可进行面积量算和编图。
(二)量算面积:在转绘好的以地形图为基础的 专业图上,进行地类面积量算。面积量算应遵守以 下原则:
1. 以图幅为基本控制: 2. 分幅进行量算: 3. 按面积比例平差: 4. 自下而上逐级汇总:
(三)编图与图面整饰: 整饰工作包括分幅图的图面注记和线画的进
4.社会经济资料的收集:调查区的人口、劳 力、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经营方式、 各业产值、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以及有 关经济发展规划的资料。
(四)用品准备
1.常用的仪器设备:常用的仪器设备有罗盘、 钢尺、比尺、测绳、平板仪、立体镜、放大镜、图 片夹、图筒、复式比例尺(斜线比例尺)、圆规、 分规、求积仪、网点板、光电求积仪等绘图测图仪 器。如要用微机进行航片的纠正、转绘与计算面积 等,则需要有微机及其应用软件,在有条件的情况 下,可用全站仪和GPS等测绘设备。
3. 调查水库数量、容量、引水、提水和排水 工程的规模,灌排系统的完善程度和渗漏状况,以 及灌排能力(如保证灌溉面积)。
4. 采集地下水,必要时还要采集地面水,测 定其化学组成,以研究其与土壤盐渍化和作物生长 的关系。
(三)水资源量分析
包括一地区的各种水资源总量、人均占有 量、目前的利用率和潜在的开采量、水资源的 质量等。因为,水资源量对该区土地资源生产 潜力的影响很大,必须对水资源在全面调查的 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
⑷ 确定调绘底图的方位:调绘时,一定要使调 绘底图的方位和实地方位一致。
⑸ 抓住特征地物:并远看近判相接合,这有利 于地物的综合取舍和描绘的准确性。
⑹ 边调绘地类边检查,不得遗漏和重叠。 ⑺ 补测地物。 ⑻ 调绘整饰。 ⑼ 填写作业手簿。
2.样区调绘验证:这是应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资源 调查与制图的外业工序。中小比例尺调查是在室内 地类判读调绘完成的基础上,根据验证统计的要求, 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样区,在野外验证预判地类判 对率与界线勾绘的精度。大比例尺制图要对一定样 区逐块实地验证。一般对一些疑难影像也要实地验 证,因在室内判读时,难免有个别影像解译不出来, 因此对这些疑难影像也要进行实地调查。最后都要 将这些实际地类与界线调绘到固定而叠加于遥感影 像上的透明聚脂薄膜上。
3. 室内预判:这是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资源调 查的特殊工序,它主要是利用路线勘察,已了解到 的一些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等不同地物在遥感影像 上的表现及其分布规律,在正式外业工作之前,充 分利用遥感影像所提供的大量信息,而进行的专业 解译,即在遥感影像上固定地蒙上半透明的聚脂薄 膜,在薄膜上根据影像提供的标志绘制解译草图, 待外业工作中予以验证、修改,以大大减少外业工 作量,故称之为预判。
一步核对与清绘,达到无一遗漏和错误,以及图面 整洁美观的目的。
编图是指编绘原图,它包括分幅图的拼接、 绘图,以及图面设计等内容。
1. 拼接分幅图:将分幅的专业图按制图要求拼接 起来,拼接时要以内图廓点和公里网作控制,使两 相邻图幅精密地衔接起来,并对接边地物逐个检查, 接准后,将分幅底图固定下来。
2. 分幅底图的清绘:将绘图材料(半透明聚脂 薄膜)蒙到拼接好的分幅底图上,并将底图和绘图 薄膜固定好,以免相关位置的错位,然后将底图上 的有关地理要素和专业内容透绘到绘图薄膜上。透 绘时要认真仔细,避免遗漏和错误,透绘完毕后, 还要自校、审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