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度综合防尘措施

年度综合防尘措施

贵州新宜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恒泰煤矿年度综合防尘安全防范措施编制单位:通防科编制人:编制时间:2017年6月恒泰煤矿年度综合防尘安全防范措施为减少矿尘带来的危害,进一步优化我矿工作环境,提高装置的防灾抗灾能力,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特制定装置本年度综合防尘措施。

一、成立我矿综合防尘领导小组,组长:黄祥海(矿长)副组长:黄兴华(总工程师)成员:曾宪宜(安全副矿长)、杨华平(机电副矿长)、邓辉刚(生产副矿长)、陈道军(机电副总兼机电科长)、范文雄(采掘副总兼技术科长)、付习高(安监科长)、谢勇笔(通防科科长)、付军(调度室主任)、各区队队长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通防科,谢勇笔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整改工作的安排、协调及落实。

二、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一)井下消防洒水系统1、井下供水系统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³,且贮水量不得小于井下连续2h的用水量,备用水池贮水量不得小于永久性防尘水池的50%。

我矿工业场地+1475m标高现有的500m3消防、防尘水池,其供水水源为污水处理达标后的水。

在消防、防尘水池下方200m³水位处安装自动水位报警启动装置。

当消防、防尘水池水位低于生产水池200m3水位标高时自动启动水泵运行供水。

保证消防、防尘水池总量存有200m3的消防、防尘用水。

2、生产用水供水设备选型井下供水水源处理达标的我矿水,水处理站内设置两台排水泵。

现有水泵将处理后的我矿水提升至我矿工业场地西北面500m ³生产消防用水池(池底标高+1475m)3、供水方式在+1475m标高的500m3水池,敷设一条长约500m,φ108×4.0mm无缝钢管至我矿场地,由于工业场地消防用水的最高标高为+1430m,高差为1475-1430=45m,为0.45Mpa,大于0.30Mpa,故满足静压供水的条件,以静压的方式向工业场地和风井场地供水,回水经水沟流至井下水处理池。

井下生产用水由500m3生产、消防水池(池底标高+1475m )沿副斜井敷设一条长约2000m,φ108×4mm无缝钢管,由于井下生产用水的最高标高为+1320m,高差为1475-1320=155m,为1.55Mpa,大于0.30Mpa,故以静压的方式向井下管网供水,供水主管路上须设减压阀使供水压力降到0.5Mpa。

二)我矿用水量我矿总用水量1189.5m3/d(49.6m3/h),其中生活155.1m3/d;地面生产、井下防尘洒水等用水量386.4m3/d;消防用水量648.0m3/d,三、粉尘危害及防尘措施一)粉尘种类和危害程度分析1、粉尘的种类粉尘是指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直径不大于1mm)的总称。

分类如:①按成分分煤尘和岩尘、水泥尘a、煤炭破碎产生的粉尘,主要成分是煤炭,主要产生于采煤、运煤等作用工序,还有一部分是在煤层尚未开采前已存在于煤层裂隙的原生煤尘。

b、岩尘的粉碎的岩石颗粒,主要产生于岩石或者半煤岩掘进工作面。

c、锚喷作用时喷射水泥砂浆或者混凝土时产生的水泥和沙粒粉尘。

②按存在状态分浮尘和落尘;③按粒径组成范围分总粉尘(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粒径小于5μm);④按颗粒大小分粗尘、细尘、微尘、超微尘;⑤还可按产生过程、有无毒、有无爆炸性等分类。

2、粉尘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保障我矿安全生产和职工身体健康,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采取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净化风流、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井下所使用的防尘装置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有专人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根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接触浓度管理限值判定标准见下表。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标准表3、煤尘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3年12月提交的普安县楼下镇恒泰煤矿17号、17-2号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2年4月提交的普安县楼下镇恒泰煤矿19号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3年5月提交的普安县楼下镇恒泰煤矿20号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该矿17号、17-2号、19号、20号煤层煤尘无爆炸性,故二采区的煤层按煤尘无爆炸性设计和管理。

鉴定结果见下表。

4、粉(煤)尘的危害性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粉尘能引起职业病,如尘肺(矽肺、煤肺)慢性中毒、皮肤病等,造成矿工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

2)粉尘对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的危害粉尘能加速机械磨损、减少机械、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其检测精度。

3)粉尘对环境的危害粉尘污染环境,破坏井下气候条件,使工作场所的能见度降低,工伤事故增加,工程质量下降。

4)煤尘参与爆炸的危险对瓦斯爆炸有煤尘参与时,小规模的瓦斯爆炸可能演变为大规模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使人身受到伤害,破坏设备及毁坏我矿设施等后果。

二)防尘措施的确定1、粉尘综合防治的总体要求1)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粉尘综合防尘措施,落煤时产尘点下风测10~15m处总粉尘降尘率应大于或等于85%;支护时产尘点下风测10~15m处总粉尘降尘率应大于或等于75%;回风巷距工作面10~15m处的总粉尘降尘率应大于或等于75%;2)掘进工作面应采取粉尘综合防尘措施,突出矿井回风侧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0%,钻眼工作地点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0%,放炮15分钟后工作地点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9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0%。

3)锚喷作业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作业人员工作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

4)井下煤仓溜煤眼、转载及运输环节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

5)我矿所使用的防、降尘装置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6)个体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体防尘用具。

2、我矿产生粉尘的尘源地点主要有:1)综采工作面割煤、刮板机作业等工艺,掘进面打眼、放炮,机掘割煤/岩及出矸等工序;2)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巷道、煤炭运输巷道;3)装载点、卸载点、地面储煤场及矸石转载场地,筛分、煤炭的转运等;4)煤仓及上下转载点;5)锚喷支护作业点;6)地面筛分系统、转运、储煤系统、棑矸系统等环节。

3、综合防尘措施将空气中的矿尘浓度降到安全标准以下,我矿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并以风、水为主,包括通风防尘、净化风流和个体防护等措施,井下所有的巷道断面内的风速经验算均符合安全规程要求,充分减少了粉尘上扬。

我矿设计了完善的防尘洒水消防管路系统(包括500m3消防、防尘水池、管路、水幕、喷嘴等),防尘水均经过滤,在需要防尘消尘的地点分别安装水幕或喷嘴进行降尘。

本次设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综合防尘。

1)减少粉尘产生措施要将空气中的矿尘浓度降到安全标准以下,必须减少粉尘产生,减少粉尘产生的措施有:(1)选用产尘量小的采掘设备;(2)在可能的条件下减少炮眼数量及炸药用量;(3)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转载次数;(4)选择最合理的风速。

2)降尘措施降尘措施就是采用喷雾方法将悬浮于风流中的粉尘降下来的措施,目前主要的防尘措施主要有净化通风、喷雾洒水、湿式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洒水、扒装喷雾等。

3)转载点落差宜小于或等于0.5m,若超过0.5m,则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

4)排尘措施排尘措施是采用通风方法把悬浮于风流中的粉尘排出作业场所,或增大风量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得稀释而降低的措施。

例如改善通风方式、方法和采用最佳排尘风速等。

5)除尘措施除尘措施是利用除尘器把风流中所含的粉尘收集下来加以清除,使风流得到净化的措施。

在产尘点较大的地点使用除尘器或捕尘器除尘等。

4、防尘方法1)水炮泥降尘掘进工作面采用爆破掘进,放炮应使用水炮泥,水炮泥爆破除降尘效果好,对降低爆焰、温度、防止引燃事故、降低炮烟及有毒有害气体含量效果也十分显著。

使用水泡泥的相关要求:水炮泥是将水注入筒状聚乙烯塑料袋并封住口而制成的充填料。

其长度一般在250mm~300mm之间,直径略小于炮眼直径。

作炮眼封泥用时,塑料袋内应有足够的水量,对漏水的水炮泥不得使用。

炮眼封泥应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或用不燃性的可塑性的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实。

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长度水炮泥用量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炮眼深度0.6~1.0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水炮泥不得少于1个;(2)炮眼深度超过1.0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水炮泥不得少于2个;(3)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0m,水炮泥不得少于3个;(4)光面爆破,周边眼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5)工作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

2)湿式钻眼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钻眼、放炮是主要产尘源,是除尘的重点。

掘进工作面采用湿式钻眼,爆破前、后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洒水,锚喷巷道打锚杆眼等钻眼作业亦应采用湿式钻眼。

在遇水膨胀的岩层中掘进不能采用湿式钻眼时,可以采用干式钻眼,但必须采取除尘器等除尘措施。

3)冲洗巷道(1)距离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至少冲洗一次;20m以外巷道每旬至少应冲洗一次,并清洗堆积浮煤。

4)喷雾洒水在井下采掘工作面的采煤机、掘进工作面、液压支架产尘源、煤仓、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等转载点上作业地点均设置喷雾洒水降尘装置。

该方法简单方便、经济、有效,降尘率为30~60%。

在喷雾洒水的巷道内,必须随时保证煤尘中水分大于33%(水分大于12%时,可防止煤尘起爆)。

5)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采面运输巷、采面回风巷、煤层掘进巷道、岩层掘进巷道,坚持每旬测风一次的制度,合理计算风量,达到以风定产。

6)风流净化水幕设置地点:(1)采面运输巷、采面回风巷靠近上下出口30.0m内设置第一道风流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应安设至少两道风流净化水幕,且宜采用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2)煤层掘进巷道距迎头50.0m内应设置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掘进巷距离迎头50~100m内增加设置一道净化水幕。

(3)装煤点下风侧20m内设置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装煤点下风侧15-25m处设置一道。

(4)主斜井、二采区运输下山、采面运输巷机头机尾等转载点下风侧5~10m设一处。

(5)回风斜井、二采区回风下山、工作面回风斜巷、回风石门等巷道入风口适当位置设置一道;(6)主斜井、副斜井入风口的100.0m范围内设置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7)距锚喷作业地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应设置2道以上风流净化水幕,且喷射混凝土时工作地点应采用除尘器抽尘净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