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心发展与教育
.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从广义上说,个体心理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发展之中。 并不是所有变化都可以看成是发展的。如由于疲劳、疾 病和创伤等原因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就不能叫做发展。
从狭义上说,心理发展只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 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即由经验和学习所产生的比 较持久的心理变化。
.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和动力
1. 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
环
传
境
华生:环境决定论 霍尔:遗传决定论 教师的自身定位
.
华生:环境决定论
华生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
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 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 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 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 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
二、
(一)记忆能力发展的特点
1、少年期学生的有意识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够逐渐 学会根据不同教材的内容,给自己提出相应的识记任务,能自觉 地控制自己的识记过程和检查自己的识记效果;意义识记的能力 逐步增强。 2、青年初期学生的有意记忆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记忆的范围也 更加扩大了。意义识记的成绩越来越高,能力求理解教材的内容 和内在联系,力求抓住问题、分出重点,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青年初期学生的抽象记忆,即对概念、公式、定律等抽象材料或 词语材料的识记占了极大的优势。
社会和教育不断对儿童提出新的要求,使得儿童原有的心理 发展水平与新的要求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感, 使儿童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就必须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去适应新的要求。
.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心理 发展
心理 发展
心理 发展
心理 发展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大阶段 重要他人:人生路上关键人物
.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分期
(一) 年龄特征的定义
年龄特征,也叫年龄阶段,是指个体心理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中的那
(二) 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乳儿期(出生——1 婴儿期(1岁——3 幼儿期(3岁——6、7 童年期( 6、 7岁——11、 12 少年期( 11、 12岁——14、 15 青年初期(14、15岁——17、18
.
成长阶段的不同任务与影响因素
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主要发展任务
基本信任vs不信任 对要探究的世界发展出充分的信任
(0~18个月)
感
自主性vs羞怯怀疑 发展对行为的控制感,认识到能够 (18个月~2/3岁) 将目的和意图付诸行动
主动性vs内疚 (2/3~6岁)
通过与父母认同的行为以及对自己 行为的责任感而发展“自我”的意 义
高中生在感知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等方面又有 所提高。
.
1、初中生在感知活动中目的往往不能贯彻始终,表现出稳定性较差的 特点,有时漫不经心,不能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重要内容上,因此初 中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与意志品质同时训练,不能使感知随 兴趣所致; 2、根据初中生感知不能摆脱枝节纠缠的特点,应该着重整体与部分关 3、高中生提高感知能力应该从方法和策略入手,培养他们的浓厚兴趣, 可以结合学科特点,教给观察方法,重视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思维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但这种教育必 须要以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要注意两个方面 的问题。首先,教育的形式、方法、内容和难度要适 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有效 地促使儿童心理的发展。其次,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 前面。教育必须适应儿童心理的发展,但不能仅仅着 眼于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 即在成人启发、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
第十三章 青少年身心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从童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期,包括两 个心理发展阶段: 即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11、12 岁-14、15岁;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阶段),14、15岁 -17、18岁。
.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生理发育与教育 第三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青少年性发展与性教育
.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大阶段
• 乳儿期:基本信任感vs基本的不信任感 • 婴儿期:基本的自主感vs基本的羞怯感和疑虑 • 学前期:基本的主动感vs基本的内疚感 • 学龄期:基本的勤奋感vs基本的自卑感 • 青少年期:基本的自我同一感vs同一感混乱 • 成年早期:基本的亲密感vs基本的孤独感 • 成年中期:基本的繁殖感vs基本的停滞感 • 成年晚期:基本的自我完善感vs基本的绝望感。
勤奋vs自卑 (6~11岁)
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而发展自我 价值感
同一性vs角色混乱 发展对同一性-自我的强烈感觉;
(11~20)
在各种各样的潜在自我中进行选择
亲密vs孤独 (20~24)
与其他人之间发展亲密关系;获得 需要做出长期承诺的亲密性
繁殖感vs停滞感 在社区中承担责任的成人角色;做
(25~65)
出贡献,对社会有价值Fra bibliotek自我完善感vs绝望感 面对死亡;战胜潜在的绝望;清楚
生命的意义
.
重要影响因素 母亲;温暖、充满爱 意的交流 父母的支持;模仿
父母的支持;认为与 别人具有同一性
学校、教师;学习与 教育;鼓励 同伴与角色塑造;社 会压力 配偶、同事、伙伴、 社会 配偶、孩子、朋友、 同事、社区 朋友、亲属、孩子、 配偶、社区与宗教的 支持
——华 生(美)
.
霍尔:遗传决定论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霍尔 (美)
相互作用论 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 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
——桑代克(美)
.
2.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朱智贤认为,社会和教育向儿童和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
新的需要和其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和青少年 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心理不
.
第二节 青少年生理发育与教育
一、 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
(一) (二) (三)
二、 青少年生理保健教育策略 (一) (二) (三) (四)
.
第三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
初中生主要表现在感受性、概括性的提高,在感知中 既能抓住主要特征,也不忽略一定的细节等方面。
初中二年级是感知能力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在概括 性、抓主要特征,不忽略细节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重要他人:人生路上关键人物
重要他人: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过 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
谁是你的重要他人? 1.拿出一张纸,写下“×××的重要他人”。 2.另起一行,依次写出你的重要他人,并标明他 (她)们入选的原因。
.
谁是你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家长?
重要他人
恋人?
老师?
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