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印江县天堂镇中心完小周杨
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细致的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后进生,并用我们浓浓的情、厚厚的爱去开启他们的心扉,注意方法,关注细节,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恩斯坦说:只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
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只有当学生真正喜爱所学的东西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好它。
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而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后进生来说,兴趣更是他们学好功课的前提,是他们得以发展与否的关键。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给予关爱,动之以情
新课程提出教师必须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关注优生的培养与进步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后进生的关爱和发展。
可是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却认为后进生是班中的极小部分,基础又太差,何必白白耗费心思,不如把全部精力放在对中优等生的培养上。
教师的忽视、放弃导致后进生对学习产生消极心理,甚至不遵守纪律,处处与老师作对,对学习感兴趣从何而谈呢?相反,如果教师能对后进生多一点关心,多一份热爱,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指导他们学习知识文化,教导他们如何做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相信,教师的尊重与关爱自然会换
来学生相应的情感回报,学生会更深沉的热爱教师,亲其师,信其道。
产生情感迁移现象,即由爱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对他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就会自觉、主动、认真地学习知识。
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相对来说,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他们对学习有畏惧心理,想好好学但又不知从何入手。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简到繁、由易到难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进行,具体的做法是教师根据后进生的具体情况,认真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对照起来进行适当的调整,用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最感性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道理,然后再一步步将内容升华、扩展,这样学生就不会知难而退,而是对学习充满信心,并乐于去学。
比如,指导后进生进行习作我不要求他们与其他同学同步进行,首先帮助他们消除对习作的畏惧心理,把要求降到最低,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数量可多可少,哪怕只有两三句话也行。
然后初步培养他们对习作的兴趣,,鼓励学生勤于动笔,只要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培养他们对习作有浓厚的兴趣,指导学生多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引导他们如何善于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乐于地写下来,记得与学生共同分享习作所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