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ppt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ppt


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 护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据报道,在2008年,6C联盟联合诉中国DVD生产 厂商侵权,致使中国企业每生产1台DVD就要支付4.5美 元的专利许可费,将陆续付出200亿元人民币;中国摩托 车企业最近两年也时常遭受日本摩托车行业的专利权发难, 丢失了大片海外市场。现在,我们不少企业的老总不得不 花很多精力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现在一些跨国公司正利 用知识产权抢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据报道,现在 外国公司在我国获得的通信、半导体类授权专利数量约占 我国同类授权专利的90%以上,生物行业约占90%,医药 和计算机行业占70%。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知识产权 的竞争压力,迫切需要制定国家层次的知识产权战略,以 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 的一支重要力量,已成为知识产权的生力军,是我国知识 产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700万公斤。工业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及示范工程的应用减少 COD排放23156吨。高效燃煤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在雀巢双城公司 和华润雪花啤酒集团哈尔滨分公司的应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 2000吨以上。东北农业大学的“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 推广应用”项目,节约氮肥20%左右,使水稻结实率提高2~12 个百分点,大田产量平均提高10%—15%。目前农垦建三江分 局、八五三农场、哈尔滨市、佳木斯市、庆安县、萝北县等地 正组织大量农户接受培训和项目的实施,共同进行示范推广。
目前,在科研成果转化的协调机制方 面也是问题重重。在科技市场方面,尽管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技术贸易网 络,且每年还要举办大量的技术交易会、 招标会、洽谈会等,这对于加速科技成果 传播、转移均有积极推动作用,但科技市 场的管理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机构,往往挂 靠不同的职能部门,导致科技成果的辐射 面不广,市场需求的刺激不足。在沟通科 技商品与科技市场方面,高校科技成果转 化过程中的中介力量十分薄弱,其队伍数 量偏少,素质偏低。加之国家对企业领先 技术偏重呼吁,具体政策、法规偏少;国 家对企业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有较多的优惠 政策,对企业应用国内科技成果优惠较少; 国家对企业盲目引进技术缺乏监控。因此, 科技商品的需求应顺应市场规律,必须借 助于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及具体原因
(一)系统内部障碍
高校在成果转化进程中遇到的障碍很大一部分来自组织内部,与组织目 标、组织结构和组织个人三方面密切相关。
目标的设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焦点,而当前许多高校关于科技成果转 化工作的目标仍然较为模糊,缺少可操作性,以至转化工作的开展缺乏相应 的条理性和层次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尚未设定科技成果商品化及 产业化的具体目标与步骤;二是对本校的优势领域有共识,但缺乏如何发挥 的具体步骤,由此导致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盲目性、分散性。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必然涉及到组织结构建设。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的 等级制度(包括奖惩制度)、成员的角色结构等,而目前高校对转化工作的组 织建设尚无明确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各级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总体优势;二是高校科技人员尚未形成 合理的劳动分工,以至搞研究的必须兼顾开发,反之亦然;三是高校科技人 员的角色结构不明确;四是对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缺乏激励机制。因此,难以 为全校性的科技转化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通道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在重点 推广的40个项目中,黑龙江组织实施了18个产学研合作开发技 术项目。“畜禽粪便处理发酵剂与生物有机肥生产推广”项目, 联合了大学、生产企业、农场等单位,目前已在富裕、宝清、 肇东、五常、大庆等市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首批重点 推广项目中,企业承担项目14项,占到了总数的35%,第一批 企业推广专项投入经费220万元,14个重点项目共带动企业和社 会投资2.38亿元。


(1)加强信息沟通,兼顾各方利益,不拘一格转化科技 成果。不同特点的科技成果,由于适用的领域和具体的 合作者不同,转化的方式也可能不同。应该在兼顾各方 利益的前提下,以技术转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鼓励社 会多种投资主体发挥作用,并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样 的合作方式。 (2)以中试基地和风险投资机制建设 为重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条 件。这需要政府牵头,吸纳企业、高 校、市场和技术中介等组织参与并使 各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是各相关方需 要协调利益关系,分担风险,共同推 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条件建设。
高校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军,以其人才云 集、成果丰硕、学科齐全而独领风骚。但高校科技成 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成为关注的焦点则是进入20世纪9 0 年代以来的事。人们已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看成振兴 科技、振兴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自19 9 8年 以来,高校科技类上市公司在股市的上佳表现,更使 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及其科技企业成为国内外媒体及 社会关注的热点,也使高校科技概念深入人心。高校 科技企业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头羊”。高教 主管部门亦提出,高校科技产业化是与教学、科研并 重的三大任务之一。 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 在其转化的过程中诸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多问题,我们将 通过下面的案例来说明其中的部分问题。
四是高校与企业合作,是转化高校科技成果的一种好形式,但因规章制 度不够完善,加上平等竞争,互惠互利等新观念尚未很好建立起来,因而 在遵守合同、风险共担以及知识产权观念方面不时产生矛盾,影响了高校 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三)企业方面的障碍Fra bibliotek首先,现行企业的承包期短,因 而片面地追求产值、速度,只着眼当前 利益和完成承包指标,很少主动考虑开 发和吸收新技术,使企业的技术进步机 制难以建立。 其次,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主要 依靠传统的工业技术设备,若企业要应 用先进科技成果,必然要付出大量的资 金,承担巨大的风险。 第三,企业往往服从商业利益的 原则,总是尽可能地追求能够立即赢利 的科技成果。而科技成果的转化必然需 要一定的周期。因此,两者在客观上存 在矛盾,许多的企业往往急功近利,追 求短期效果,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1.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是世界竞争发展的需要。在当 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 表现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技术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 化速度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程度 及其市场占有率的竞争。 2.科技成果转化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关键。发展经济要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而只有把作为第一生产力重要体现的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 中得到广泛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 3.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好形式。新技 术的产生并不等于新产业的形成,要使科技成果变成现实 的生产力,特别是要形成规模效益,就需要科技工作者与 经济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制定有力措施,创造有利于成果 转化的环境条件,加快成果转化的步伐,为解决经济和社 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作出贡献。
(二)管理体制性障碍
在管理体制方面,高校科技转化工作遇到的障碍主要有:
一是高校科研机构结构单一,缺乏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科研新格局;
二是后期的科技成果管理,科技与经济部门缺乏一个协调机构和一套行 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的鉴定,报奖是按规定进行的,但其后的成 果去向,后期开发与推广应用等,科技与经济部门都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进行归口,彼此信息不通,造成高校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或重复开发研究; 三是高校自办的科技企业,在规模小效益低的情况下无人过问,但一旦 有点气候,就遇到行业归口、进出口批件,资金信贷等一系列问题;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下的农业经济效益
黑龙江重点围绕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等八大经济区和千亿斤 粮食产能工程等全省“十大工程”,启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专项 计划。据统计,2009年在粮食生产上黑龙江共推广新品种和实施 栽培、施肥等新技术4084.29万亩,新增粮食总产量11.8亿公斤, 农民增收16.3亿元;在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上实现销售收入2.27亿 元,工业增加值9898万元。 推广专项使一批科技成果产生明显效益。寒地水稻前氮后移 施肥新技术、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黑龙江省玉米大面积 机械化区域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早熟高产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黑 河43号等五项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850万亩。奶肉牛性控冻精配种 良种快速扩繁技术、寒区高产优质苜蓿新品种及良种繁育技术, 共改良优质奶牛母犊1.65万头、乳肉兼用牛犊4000头,提供优质 饲草1.75万公斤。高效生防菌剂为120万亩土地实施了生态杀菌, 提高粮食产量
组长:姜蒂芝 组员:郭宁宁 彭 颖

徐 贠

睿 栋
戴丽芳
钟丽艳 罗文海 李 龙 MADE BY:Christina QQ:78720130
高 晓伟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一定时代的 实践主体基于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技 术条件,为了提高或扩散技术、促 进和发展生产、丰富和改善生活, 在研究、开发、试验、生产、营销 等实践活动中所实现的已有科技成 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科技与经济的 有效结合、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 发展,突出强调已有科技成果的 商业化应用、产业化生产、社会 化普及。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国家 我国 科技成果转化率 ≤20% 专利实施率 ≤15%
发达国家
≥70%
≥80%
我国每年都取得数以万计的最新科技成果,其中高校科技 成果每年就达3万多项,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丰 富的资源,显示出了我国的科技潜力和实力,但我们应当清醒 地看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 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同时,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 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高校科技成果 转化后,能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而 真正形成产业的还不到5%。国家知识产权局2003年对高校和科 研机构知识产权工作的调查资料显示:高校为了独占市场而申 请专利的动机比重不足1/3。
高校科技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着 巨大的资金缺口:研究、中试开发、转化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