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故事
本学期,我担任小一班的班主任,我本面对的是一群令人苦恼,令人哭笑不得的小班幼儿,但学期结束即将结束时,我却感受到了小班幼儿与众不同的温暖。
1.班级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是幼儿园小一班,共有30名孩子,其中男孩18名,女孩12名,即使大多数幼儿均来自接受良好教育的家庭,但刚入园时,也持续存在生活习惯,生活细节把握,生活能力有限等诸多问题,这也相当符合小班教育教学的情况,初期主要是以严抓生活习惯及细节为主,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适宜的教育,使幼儿身心得到必要的发展。
2.教育教学工作
因下半学期天气较为寒冷、干燥,流感及相关病毒肆虐,小班幼儿极易发生相关疾病。
在此期间,我班数名儿童出现呕吐、发热等不适症状,立刻上报疾控中心,并行相关检测,并及时告知家长相关检测结果。
家长非但没有责怪老师监管不利,对于老师及时有效的处置提出表扬,尤其是医生家属作为家长中较为有话语权的群体,在微信群中给予老师较大的支持,使得大多数家长对于老师的应急处理能力较为满意。
这件事让我明白,事实才是对于家长最好的药方,对于每日生活在幼儿园的幼儿的家属来说,能够亲眼,亦或是亲耳听见幼儿的所作所为那是最好的,当发生不良事件时,及时告知家长客观情况,将沟通渠道透明化,有利于提高家长的信任度及依从性。
除此之外,家长与幼儿教师适时的沟通可以增进相互的资源转移。
临近年末,我班被分配了年终晚会童声录音的任务,由于既往未实施过相关活动,我对于录音这样的事情还是有所抗拒的。
但是当我将相关通知发送至家长微信群里时,却有家长私聊了我,让我受宠若惊。
一个不怎么讲话的家属告诉我,他有录音的门路,随之便妥善地安排好了相关事宜,大大减轻了我,幼儿教师的相关负担。
由此可见,并非所有微信群的沉默都是没有看见,各位神通广大的家长只是在等待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
对于一开始并不积极参与幼儿园家园互动的家长们来说,幼儿教师最好的沟通办法就是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也许到了某一次,某一天,某个特殊的活动下,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就会成为那积极的几个人。
3.幼儿身体不适情况反思
本学期中,我班幼儿常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不良情况,导致多次隔离等不良事件。
就此反思,本人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入园前即告知家长,小班儿童的年龄阶段本身就处于容易感染疾病的阶段,且首次进行群体生活,更加容易患病,给家长们做好心理建设及心理铺垫;其次,在幼儿园中时刻关注幼儿的情况,一旦有不适,即同时保健医生,并告知家属带回,严重时可要求家长开具可以上学证明,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放过一个有可能的传染源;最后,因为大多数疾病有潜伏期,发病期,在幼儿园里发病并不意味着传染源来自幼儿园,把握这个核心内容,向焦虑的父母不断解释,但有所底线,这将会使家长有时不仅会考虑幼儿园的因素,也会自我反思,减轻了幼儿园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