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富士康现场管理分析与改善提案

富士康现场管理分析与改善提案

富士康现场管理分析与改善提案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富士康现场管理分析与改善提案姓名王志玉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年级12-3指导教师徐钦2015年4月23日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目录摘要.................................................................................... . (Ⅱ)1 绪论 01.1 公司简介 01.1.1公司概括 01.1.2我的富士康工作经历 0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01.3 现场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1)1.3.1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2 现场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2)2.1 工作研究 (2)2.1.1方法研究的内容 (2)2.1.2流程程序分析 (3)2.2 5W1H提问技术 (3)2.2.1 ECRS优化原则 (3)2.2.2 布置和经路分析 (5)2.3 动作经济原则 (7)3现场管理技巧 (8)3.1 4M1E (8)3.2 5S管理活动 (9)3.3 八大浪费 (11)4 郑州富士康科技集团表面二厂喷砂车间的优化设计 (12)4.1 表面二厂喷砂车间主要问题分析和建议124.1.1 表面二厂喷砂车间布置物流的主要问题 (12)4.1.2提出改进方案的建议 (12)4.2 表面二厂喷砂车间的流程优化 (14)4.3 郑州富士康表面二厂车间的布置优化 . 155.表面二厂车间现场生产改善提案 (16)5.1表面二厂车间现场状况 (16)5.2 8S现场生产改善 (16)5.3其他建议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摘要现场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专业管理、个领域都要通过现场管理去贯彻实施。

它可使企业全面改善经营环境,提高整体经营素质。

配合工业工程的系统思想,使企业达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生产的目的,是企业管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富士康的四大管制:工管、经管、品管、生管;四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本文以富士康(郑州出口加工区)科技集团SHZBG iPEG表面二厂车间的现场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IE(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基础IE、设施规划、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以流程程序图、布置经路分析图等为工具,对富士康(郑州加工区)科技集团SHZBG iPEG表面二厂车间的流程和车间物流进行了分析,遵循5W1H、ECRS和动作经济原则的优化分析原则,就分析出的各种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分析改进前后的车间工作效率。

最后达到优化车间作业流程,减少物料搬运,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关键字:现场生产管理、动作经济原则、改善1 绪论1.1 公司简介1.1.1公司概括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出口加工区)是由台湾著名企业家郭台铭在大陆投资兴办的,公司坐落在郑州市经济开发区第八大街出口加工区。

2008年正式投产使用。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新能源、新材料、云运算服务等研发制造与通路并重的高新科技企业。

自1988年投资祖国大陆以来,在总裁郭台铭先生带领下,集团一路奋战,持续完善国际化版图和产业布局,不断挑战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的更高目标,2013年居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第30位。

1.1.2我的富士康工作经历2014年9月14日我和同校的校友一行三十余人一起来到了郑州富士康(加工区),经过三天的培训后被分到了表面二厂,我们厂主要负责做402(公司产品代号)手机后壳的表面处理,后来有幸被分到了周边课,这才接触到了一些管理方面的事情。

经过将近一年的富士康工作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在与人交际和管理方面。

这篇论文就是围绕我在富士康工作经历来写的。

下面简单写几点公司机构和企业文化。

富士康周边的四大课:管理课、成本课、企划课、生技课。

富士康的四大管制系统:经管、工管、品管、生管。

富士康品质概念:品质就是顾客愿意用双倍的价钱来买你的产品,而且很高兴。

富士康对于人才的管理:任、用、取、留。

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生产线在富士康是属于最基层的,也是为公司创造利润的直接来源,因此对车间的管理也变得由为重要。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富士康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在为期近一年的时间里,针对富士康的管理模式做了专门的探究。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以下同)是一门主要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管理技术,模具是工业之母,IE是工业之父。

IE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

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

它是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创新,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专门化的综合技术,且内容日益广泛。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IE,富士康对生产管理和改善是十分重视IE的,可能这也是富士康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今天的原因吧。

以下就围绕富士康(郑州)加工区内部IE 来进行分析与探究。

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它以提高生产率和整体效益为目的,利用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大技术来提高企业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是“现代企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企业腾飞的基石,它通过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各中因素,帮助企业挖潜、革新、消除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方面的浪费,寻求工作量少、经济、,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寻求更好,更经济,更容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

其基本目标是要避免浪费,包括时间、人力、物料、资金等多种形式的浪费,通过方法研究,寻求最佳工作方法、使生产活动按先进的方法、规定的程序、标准的时间进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3 现场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现场管理不是单一的管理,而是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在生产现场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内容、多因素构成的系统整体。

具体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最佳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现场管理是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系统合理布置的补充和深入。

1.3.1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工具是基础IE及布置优化的相关理论。

研究对象是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加工区)SHZBG表面二厂生产车间,主要是针对该车间的流程优化和平面布置规划。

第一章主要是介绍工业工程和现场管理的背景,第二章主要是介绍本文使用的各种方法理论,包括程序分析、5W1H提问技术、ECRS优化原则、布置和经路分析及现场管理的部分内容。

第三章主要分析车间内的管理有哪些方面以及有哪些细节。

第四章主要是对车间进行优化设计,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第五章对比改进前后的生产效率,及改进后的效果。

因此,可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设施,通过技术方面的辅助规划,达到企业流程的重组优化,是制造系统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而设施布置与优化设计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技术之一。

工业工程作为系统优化的手段和技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追求系统整体效率为目的,近几年来在实践中越来越被各企业所重视。

设施布置技术,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2 现场管理的内容与方法2.1 工作研究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内容是对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分析,设计,改善和管理。

早期主要是对工厂中的工作方法进行分析、调查、研究,以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合理的标准时间(劳动定额)。

(1)它的基本原理是:①在做同一件事时,通常总是有许多不同的做法,然而,若对各种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如经过对人、财、设备、能源、厂房、信息等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平衡后,总会发现有一种方法在当时、当地条件下是最可行、最可取的;②选取最佳方案后,在工作过程中,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按科学方法训练过与未经训练者相比,总是经过训练并掌握了科学方法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2)工作研究的任务工作研究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①寻求最经济、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生产率。

要提高生产率,主要是消除无效劳动和各种资源(时间、原材料、能源等)的浪费;②公正地评价和分配成果。

通过制定最佳的工作程序、操作规程和合理的标准时间,职工的工作有所遵循。

同时也能客观地、定量地评价职工的工作,更好地实行按劳分配;③一旦采用了科学方法,则必然可以将工作中的操作、使用的工具,作业时间等确定出标准;2.1.1方法研究的内容方法是人们进行工作和生活所运用的整体手段的组成部分,不论在工厂,工作单位和学校,人们都要使用方法来完成自己所要做的任何事。

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物资,能源,时间以及资金的消耗和浪费,从而降低成本;⑴方法研究的定义:对现有的或议拟的工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严格的考查,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⑵方法研究的目的⑶方法研究的程序2.1.2流程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是程序分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分析技术。

它以产品或零件的制造全过程为研究对象,把加工工艺划分为加工、检查、搬运、等待和储存等五种状态加以记录。

流程分析是对产品和零件整个制造过程的详细分析,特别适用于对搬运、存储、等待等隐藏成本浪费的分析。

2.2 5W1H提问技术“5W1H”提问技术是指对研究工作以及每项活动从目的、原因、时间、地点、人员、方法上进行提问,为了清楚地发现问题可以连续几次提问,根据提问的答案,弄清问题所在,并进一步探讨改进的可能性。

“5W1H”提问方法如表2-3所示。

5W1H是管理工作中对目标计划进行分解和进行决策的思维程序。

它对要解决问题的目的、对象、地点、时间、人员和方法提出一系列的询问,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表3中前两次提问在于弄清问题现状,第三次提问在于研究和探讨改进的可能性,改进时常遵循ECRS四大原则。

2.2.1 ECRS优化原则ECRS分析法,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排(Rearrange)、简化取消(Eliminate):首先考虑该项工作有无取消的可能性。

如果所研究的工作、工序、操作可以取消而又不影响半成品的质量和组装进度,这便是最有效果的改善。

不必要的工序、搬运、检验等,都应予以取消,特别要注意那些工作量大的装配作业;如果不能全部取消,可考虑部分地取消。

合并(Combine):合并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变成一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