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改善提案管理制度

现场改善提案管理制度

(4)对本职工作没做到位而进行更正的提案,得分有折扣
(5)改善提案对某领域具有改善、改革的促进作用
2
可实施性
20分
(1)最好能体现实际价值,能产生经济效益
(2)不能实施,但非常有创意也可以参加提案
(3)两个方案实施效果相同(但提案者不属于同一部属内),应考虑实施难度
3
实施效果
35分
(1)根据投入产出的经济性原则计算改善效果
1
科长以上人员
3
指导员、班组长
2
职员、技术员
4
作业员、修机检查员
提案名称
改善前描述
改善过程描述
改善后效果描述
实际改善效果
确认印
序号
评价项目
初审得分
复审得分
综合得分
1
创新度(0~25分)
2
可实施性(0~20分)
3
实施效果(0~35分)
4
推广性(0~20分)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一般
鼓励
最终得分
终审简评
奖励情况
20~25分
2
可实施性(20分)
困难
提案的内容对目前条件或其它方面的支援、投资都几乎无法实施
5~10分
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施
通过一些其它方面支援或投资即可实施
10~15分
实施的难易程度
不需任何投资或支援即可实施
(2)改善效果要有数据说明,具有可操作性和衡量性
(3)品质改善时,可从合格率、直行率、不良品金额等方面来衡量
4
可推广性
20分
(1)改善方法可否运用于其它工程或其它品种,是否可以在部门内或公司水平展开,若可以,则依水平展开范围进行评定
(2)改善后提案方法可否实施标准化
第12条 改善提案的评审标准,具体如下表所示。
第10条 改善提案评审由改善提案促进会根据以下改善提案评定表进行分类汇总,然后按各类别进行评定。评审总共4项计100分,根据改善提案内容及评定基准给予评定分数,合计后为最后得分。为体现全员的统一平台,按改善提案提出者的工作业务内容及工作范围划分为四大类别进行评审,如下表所示。
评审类别
序号
职位描述
备注
备注:1.团体提案,在提案者中填写组长,其他成员另外附上。
2. 。
第7条 提案受理范围与不受理范围的规定。
1.改善提案受理范围。
(1)管理体制:有利于公司文化建设,有利于现场、行政、财务等管理,提高团队上气等合理化建议或方案。
(2)品质改善:降低不良损失额,降低材料不良率,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等方面的提案。
(4)改善提案活动经费管理、奖励活动的组织与主持。
第3章 改善提案的处理
第5条 改善提案处理程序如下表所示。
改善提案处理流程表
处理步骤
日程
负责
备注
个人或团体提出改善提案
当月
个人或小组
团队提案要设组长
改善提案填写申报
当月31日前
指定人员
已实施的直接申报,未实施的部门内确认实施效果后申报
提交改善提案
次月2日前
改善提案评审标准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基准
评分
1
创新度
(25分)
模仿
本期提出
0~5分
在此之前有类似的方法或制度
应用
本期提出
0~5分
对本职工作没做到位进行更正的提案
5~10分
在此之前没有类似的防范、提案或制度
10~15分
创新
在应用条件的基础上
15~20分
能更高层次考虑问题(即超出本职工作范围)
改善提案对改革的促进有非常大的作用
(3)降低成本:效率提升,作业方法改善,工艺流程改善,治工具或设备改善,物流改善,布局改善,降低消耗品使用量,其他成本降低方法的提案。
(4)生产技术:生产方式改善与变革的方法与建议,新生产技术的建议、实施方案等提案。
(5)有关安全生产、生产环境改善、5S改善提案。
2.不受理范围。
非建设性的批评、抱怨、涉及人身攻击内容,以及无具体改善内容或内容重复的提案等将不予受理。
事务局
初审
次月15日前
事务局
指定人员
复审
2月一次
评审委员
宣传张贴
次月20日前
事务局
实施
次月15日后
推进委员
备案存档
次月15日前
IE部
输入电脑
奖励
事务局
改善持续推广
全员
第6条 改善提案提交需填写专用表格,如下所示。
改善提案专用表
编号: 页次:第 页/总 页
工号
姓名
提案日
受案日
担当
课长印
提案者印
职位
描述
现场改善提案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
现场改善提案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编 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为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士气,积累并推广群体的智慧,不断提出对工作改善的建议与方法,促进全员参与改善,提高改善意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创造优秀的、持续改进的制造部门,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定义
1.改善提案是指针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辅助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所有不合理或需改善的地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可实施的方案。
2.IE是指生产现场的工业工程管理,IE部主要负责生产现场的工业工程管理的部门或组织。
第2章 改善提案委员会组织机构与职能
第3条 改善提案委员会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改善提案委员会组织结构图
3.改善提案内容与现行的作业标准、加工标准有冲突时,应先经相关人员确认后,列出临时标准后实施,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后修改现行标准。
第4章 改善提案评审
第8条 为了营造各部门内公平、合理竞争的环境,各级评审担当者及改善者本人(或团体)须保持高度素养,对改善提案的评审必须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9条 团体提案以主导人员(以组长负责)为主体进行评审。
(4)定期参加改善提案的相关会议。
(5)负责培训、指导本单位员工的问题意识、改善意识。
3.评审委员
(1)定期参加提案评审工作。
(2)在评审过程中必须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
(3)定期参加改善提案的相关会议。
4.事务局
(1)各种会议的组织。
(2)改善提案的宣传工作,改善提案的整理、存档等工作。
(3)改善提案活动实施的总结、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1
车间主任以上人员
2
职员、技术员
3
指导员、班组长
4
作业员、修机检察员
第11条 评定基准,如下表所示。
改善提案评定基准表
序号
评定指标
单项分值
评定基准
1
创新度
25分
(1)必须是本期提出的
(2)在此之前没有类似的作业方法、加工方法或管理体制等
(3)能更高层次考虑问题(即超出本职工作范围)可考虑加分,提倡全局意识
第4条 改善委员会职能
1.委员长
(1)指导改善提案体制的方针、年度计划与目标。
(2)跟踪改善提案体制的实施情况、成果。
(3)任命相关人员、审定奖励成果及活动经费。
(4)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
2.推进及执行委员
(1)负责与提案者的日常联络、提案跟踪与指导。
(2)负责提案的初审工作及提案的推广工作。
(3)负责各提案实施效果的跟踪、确认与评估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