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载体及助剂
第四章 载体和助剂
载体的概念
载体是活性组分及助剂的骨架,通常为 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多孔性物质
载体的类型
依据来源分类 天然物质 人工合成
载体的类型
依据比表面大小
低比表面积载体:比表面积<20m2/g(无孔低 比表面载体,如石英粉、SiC及钢铝石,比表 面积<1m2/g以下,硬度高、导热性好、耐热性 好,常用于热效应较大的氧化反应;有孔低比 表面载体,如浮石、SiC粉末烧结体、耐火砖、 硅藻土及烧结金属等,特点是在高温下有稳定 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导热系数)
依据载体的相对活性分类 相对活性载体 绝缘体:硅藻土、膨润土、蒙脱土、海泡石、
蛭石等 半导体:TiO2、ZnO、Cr2O3等氧化物;活性
炭及石墨等炭类物质 金属——骨架镍、镀层金属等
载体的作用
提供有效的比表面和适宜的孔结构 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从而可以减少活性
组分的用量。
中存在一个OH,800oC以上时为1nm2存在一个 OH 600oC以下比表面和孔容不变,700oC开始比表 面和孔容减少,1000oC时二者趋于零。
常用载体简介
硅胶
常用载体简介
活性炭 主要成分C,含有少量H、O、N、S和灰分等 具有不规则的石墨结构,活性炭表面存在羰基、
醌基、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
常用载体简介
碳化硅 碳化物系陶瓷,熔点高于2000oC,具有高热传
导率,高硬度,耐强热、耐冲击,但在氧化气 氛中容易被氧化。耐氧化性次序为 SiC(1500oC)>B4C≈TiC(600oC)
常用载体简介
碳化硅 碳化物系陶瓷中只有SiC可用作载体
பைடு நூலகம்用载体简介
金属载体 制备形成壳层催化剂 金属载体催化剂的制备:关键是表面处理
加温氧化 酸碱腐蚀 电沉积、电解 涂层
常用载体简介
金属载体催化剂特点 导热率高,特别适于强吸热或强放热反应体系 易加工成型,孔率最高可达90%以上,利于排
除内外扩散,床层压降小 强度好,外表面增加 可依据条件采用不同金属或合金作为载体
常用载体简介
金属载体催化剂 例:镀Pt的Ni-Cr合金用于汽车尾气净化
形成流化态,气体的流速要 大于临界流速,小于带出流 速,工业上常采用的流化速 度一般微0.2~1.0m/s
催化剂载体的设计
选择载体的原则和依据 催化剂生产的经济成本与载体原料来源
的难易
助剂
助剂的概念
助剂(助催化剂):调变主要组分的催 化性能,自身没有活性或只有很低活性 的物质,以少量加入催化剂后,与活性 组分产生某种作用,使催化剂的活性、 选择性、寿命等性能得以显著改善
重度等的要求 固定床反应器:颗粒大小主要由催化剂内表 面的利用率和床层的压力降决定,工业固定床 反应器一般采用3~10mm的粒径,内表面通常 不能被充分利用
催化剂载体的设计
流化床反应器:反应的热效 应很大或催化剂需要周期性 的再生,采用流化床反应器, 采用微球催化剂,颗粒度与 流化床的的临界流速和带出 流速有关
载体效应 影响活性组分的分散度 与活性组分产生相互作用 溢流现象
载体的作用
均相催化剂的负载化 可以采用玻璃、硅胶、分子筛等无机物,
以SiO2使用较多;也可采用苯乙烯树脂、 纤维素等有机物,以聚苯乙烯树脂使用 较多
载体的作用
均相催化剂的负载化 物理吸附法:制备简单,但牢固程度较差 化学键合法:通过离子键、配位键或σ键将
助剂引起催化剂电导率和电子脱出功的 变化;有时会使活性组分的微晶产生晶 格缺陷,造成新的活性中心。
助剂的类型
调变性助剂 扩散助剂:有机物质(矿物油,石墨,淀粉,
纤维素等),加热时放出气体而获得高度多孔 产物;大孔载体 选择助剂:促进主反应、抑制副反应,如轻油 制氢镍催化剂中加入K2O 加速催化剂预处理的助剂:如Cu加到Co或铁 催化剂中,可提高还原速度
催化剂载体的设计
选择载体的原则和依据 反应的控制步骤与传递过程对载体的要求
实际反应过程中,催化反应的总反应速 率一般受传质或传热的影响,载体选择重要。
催化剂载体的设计
选择载体的原则和依据 反应的热效应对载体导热系数的要求
催化剂粒子和流体之间的最大温度差为
催化剂载体的设计
选择载体的原则和依据 考虑到反应器的类型对载体的颗粒度、形貌、
催化剂载体的设计
依据比表面大小 大比表面积载体:比表面大;孔结构多样;对负
载的活性组分有影响;载体本身有时就有活性。 非多孔:如炭黑、Fe2O3、TiO2、ZnO、Cr2O3等,
通过添加粘结剂经过压片或挤条后在高温焙烧制 得。 多孔: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分子筛、氧化 镁及膨润土等,常具有酸碱性,影响催化剂的性 能,载体本身有时也提供活性中心。
载体的作用
提高催化剂抗中毒性能 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常会因各种原因而失
活,尤其是一些金属催化剂,如在反应 物中含有可以与活性组分发生结合反应 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活性会明显下降, 即催化剂中毒
载体的作用
提高催化剂抗中毒性能 例如,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的活性组分Ni与S
或Cl接触时会形成稳定的硫化物或氯化物,若 将金属活性组分负载于载体上,可以提高催 化剂的抗中毒能力,不仅由于载体使活性表 面增加,降低对毒物的敏感性,而且载体还 有分解和吸附毒物的作用。
反应,不仅活性及热稳定优于传统的 Pt/Al2O3,而且反应的起始温度显著降低。
常用载体简介
整体型载体 (monolith)
常用载体简介
整体型催化剂的载体材料
常用载体简介
整体型载体 主要特征:无气体径向扩散,径向传热量
低,对于放热反应而言,会使温度及反应 速度迅速提高 用于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载体
常用载体简介
活性炭 具有发达的细孔和大的比表面,热稳定
性高 对于贵金属有强吸附能力,还原气氛中
稳定,耐热,废催化剂中的贵金属可燃 烧回收,强度好。
常用载体简介
二氧化钛 具有锐钛矿、板钛矿和金红石三种结晶状态 板钛矿不稳定难以合成;锐钛矿在较低温度下
生成,比表面较大;锐钛矿在600~1000oC加 热变为金红石,比表面急剧下降
助剂的类型
结构性助剂(structural promoter) 调变性助剂(textural promoter)或
电子助剂
助剂的类型
结构性助剂 为惰性物质,以很小的颗粒形式存在,起到分
隔活性组分微晶,避免它们烧结、长大,维持 催化剂高活性表面不降低,如合成氨的铁催化 剂中加入的Al2O3,合成甲醇用ZnO催化剂中加 入的Cr2O3等,Ni催化剂中加入La2O3等
载体的作用
提高催化剂抗中毒性能 重油加氢裂化过程采用双功能催化剂,抗氮
中毒能力是加氢催化剂的重要指标;早期采 用Ni/SiO2-Al2O3催化剂,需先用Mo系催化剂 除去氮化物;而采用0.5%Pd/HY可以避免氮 化物中毒现象
载体的作用
使催化剂活性组分稳定化,避免其 升华。
载体的作用
络合物催化剂与高分子载体相结合的方法, 制备较物理吸附法复杂,结合牢固
常用载体简介
氧化铝 工业催化剂中用的最多的载体,价格便宜,耐
热性高,比表面大且可调节,表面有吸附性能, 具有酸碱性,活性组分的亲合性很好。不仅可 作为载体,还可以直接作催化剂和催化剂组分。 目前已知的Al2O3有8种晶型,工业上用作吸附 剂和载体的多为η、γ、α-Al2O3。
γ- Al2O3, η- Al2O3最常用,表面积高(250350m2/g),稳定性好、有缺陷的尖晶石结构, η- Al2O3有较强酸性、适于酸催化反应。Al2O3 表面常带正电荷、有吸附负离子的能力,也有 较大电负性、使金属原子带正电荷,与金属有 相互作用、可改善催化性能。
常用载体简介
氧化铝 通过金属加强对氢的化学吸附,有贮氢
载体的类型
一些载体的比表面及孔容
载体的类型
依据酸碱性分类
载体的类型
依据载体的相对活性分类 非活性载体,多为具有非缺陷晶体及非多孔聚
集态物质,如α-Al2O3, 氧化硅,氧化锆,尖 晶石等 相对活性载体,本身具有潜在的活性,可以利 用或抑制。包括绝缘体、半导体及金属
载体的类型
载体的作用
提高催化剂的抗烧结性能,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例如,在加氢和氧化反应中使用的Cu和Ag熔
点低的金属(Tm=1300K)催化剂,大致在 200oC以下既发生烧结,但使用载体后300~ 500oC才发生烧结,耐热性大大提高。利用共 沉淀法制备的Cr2O3上的铜催化剂,由于提高 了分散度,在250~800oC下仍不发生烧结
常用载体简介
氧化铝
高比表面的Al2O3作为载体可用于石油重整催 化剂(Pt,Pt-Re),加氢脱硫催化剂(CoOMoO3-NiO)、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等
低表面的α-Al2O3可作为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 苯氧化制顺酐(V2O5-MoO3-P2O5-Na2O)等的 载体
常用载体简介
氧化铝
助剂的类型
结构性助剂 应具备的性质 不与活性组分发生反应形成固溶体 具有高度的分散性能 有高熔点
助剂的类型
结构性助剂的判别 活性比表面 反应活化能
助剂的类型
调变性助剂(多为电子性助剂) 改变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引起许多化学
效应和物理效应
助剂的类型
调变性助剂(多为电子性助剂) 对金属和半导体而言,可以观察到这类
载体的作用
提供活性中心 通常情况下,载体无催化活性,这样可以避免
副反应的发生,例如对于高熔点、低表面的载 体。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反应过程,可以利用载 体的表面性质(如酸碱性)提供适宜的活性中 心,以改善催化剂的反应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