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六、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总说明1.1、编制原则1.2、编制依据1.3工程概况第二章、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2.1施工部署2.2现场平面布置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1 施工准备3.2 测量放线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3.3 施工导流及围堰、施工排水3.4 渠道土方工程施工及措施3.5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3.6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3.7 混凝土管道施工及措施3.8泵房工程3.9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安装3.10材料控制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4.1质量目标4.2质量保证体系4.3项目部与相关的各级人员职责4.4质量保证措施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5.1指导思想及目标5.2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5.3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4控制“三因素”、严把“七关”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护措施6.1工期目标6.2施工总进度安排6.3保证工期进度措施第七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7.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目标7.2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7.3水土流失防防治措施7.4生产废水处理措施7.5施工噪声防治措施7.6施工粉尘防治措施7.7生活垃圾处理措施7.8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7.9文物保护措施7.10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第八章、项目班子组成及资历情况8.1项目班子组成8.2管理人员配备8.3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的职能与资历情况第九章、主要施工机具及劳动力使用计划9.1主要施工机具使用计划9.2劳动力使用计划第十章、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效果 10.1“四新”应用的组织措施10.2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10.3新材料的应用10.4先进机械、仪器设备的应用10.5计算机辅助管理及网络技术10.6流水施工法的应用第十一章、施工节能降耗主要措施11.1目的11.2节能降耗的实施第十二章、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第十三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十四章、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第十五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第十六章、防汛度汛措施附件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件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件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附件四:进度计划附件五:施工总平面图附件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总说明1.1、编制原则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精心组织施工。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确定明确的质量目标,确保质量目标达到预定的标准。

根据业主对本标段的工期要求,编制合理详实的施工方案,实事求是安排工程进度,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在施工中选派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认真实施文明施工,做好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施工方法、把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

1.2、编制依据根据*************施工第1标段施工招标要求以及设计图纸的要求。

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建设部及其它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和规则。

结合现场踏勘调查和投标人多年来类似工程积累的施工经验、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及人力、财力等资源实际状况。

1.3工程概况*************是集引水水源工程及田间配套工程为一体的,以灌溉为主的多目标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该灌区由*******6个分灌区组成,其引水水源为山东省李家岸灌区。

山东省李家岸灌区位于德州市东部,南起黄河,北到漳卫新河,是山东省引黄第三大灌区,该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21.5万亩,多年平均有效灌溉面积仅为257万亩。

灌区主干渠渠首李家岸闸位于黄河左岸,设计引水流量100m3/s,多年平均可引水天数为266天,灌区近十年来,实际年均引水天数是105天,引水平均流量45.5m³/s,潜能远没有发挥出来。

根据李家岸灌区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沧州市可引水天数最多可达110天,设计最大引水流量为30m3/s,入境水量可达2.12亿m³,考虑山东境内输水损失后,该线路占用引黄指标为2.49亿m3,李家岸引黄入沧州市水量2.12亿m³,按照“以供定需”的原则,可以解决沧州市90万亩的灌溉问题,其中,实现地表水源置换井渠双灌区面积42万亩,实现封填井660眼,实现压采水量4620万m³。

本项目为*******第四标段包括罗寨支沟、潞灌扁担渠清淤,清淤工程量41280m³,潞灌乡后王、东塘、旁堤刘1号、2号、3号、4号、5号坑塘清淤,清淤144754m³,罗寨新建扬水站1座,后王、东唐务、旁提刘新建引水闸3座,泵站2座,小迟庄空心板桥1座,龙塘新建泄水闸1座,田间敷设PVC125管道4457米,Ⅳ型过路管涵7座,Ⅶ型过路管涵6座,同时包括对扬水站、泵站机电设备工程的安装。

第二章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2.1施工部署2.1.1工期部署我公司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由公司最优秀的人员组建项目领导班子,挑选有长期合作关系、战斗力强的劳务队伍,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严格控制工程使用的各类物资质量,科学管理、合理部署,确保本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各项目标的实现。

2.1.2空间部署确保业主对工程工期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因目前本工程土方开挖工程已基本施工完毕,所以重点控制基础及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地上结构施工阶段,装修工程和机电管线安装施工阶段,综合调试阶段,竣工验收后交接这五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节点工期。

考虑季节、周边环境等对施工的影响,统筹兼顾,综合安排施工作业,冬雨期尽量避开不利于施工的工序,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2.1.3施工流程施工工艺部署原则是: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机电设备专业。

结构阶段:先主体混凝土结构、后围护结构。

装修阶段:先屋面、后外檐、最后室内;基础、结构施工时穿插机电管线的预留预埋。

2.1.4场地部署场地部署根据场地周围现状的特点立足紧凑性、阶段性、可移换性,充分考虑工期、质量、劳动力、周转材料、大型机械设备、临建设施等资源投入情况,科学合理布置临时设施、运输道路、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等。

场地部署根据进度及时进行调整,将施工对周边环境、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最大限度满足项目部、业主及各分包单位,做到经济适用、投入低、效益高。

2.1.5资源部署1、人力资源项目部管理人员:选用我公司内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高素质专业管理人员,组建一支优秀的项目团队。

劳务队伍和专业分包队伍的选择:根据我公司编制的《专业工程承包和劳务分包合格名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择。

2、资金我公司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能保证工程资金有效运转,将为工程的正常施工提供坚强的后盾,可避免工程因资金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

3、机械设备我公司具有较强专业施工能力,具备充足的机械设备资源。

我公司将根据工程需要,科学合理部署机械设备,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主要材料物资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各项目标,主要材料及设备均采取社会公开招标,严格按我单位《物资采购工作程序》对分供方考核和评价,选择质量稳定、信誉好的分供方,并组织业主、监理、我公司对样板(样品)进行验收。

5、总承包协调管理我公司将充分发挥我公司作为总承包商的综合能力,对分包单位进行组织协调、管理到位、解决问题、做好服务,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在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成本等方面,全面实现项目的综合管理目标。

2.2现场平面布置2.2.1施工平面布置要点施工的现场总平面布置尤显得重要。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根据甲方业主的安排,施工所用的水、电可从沿线就近接入。

项目部办公地点安排租用沿线交通便利、便于工程管理地段的民房。

其它临时用地中的材料加工场地、材料堆放场地和施工机车停放场地的具体位置占地面积可布置于施工场地内空旷、水电接入方便的地方,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运送。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1、力求科学、合理、充分利用现有场地现状,最大限度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既定的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科学管理六大目标实现。

2、项目部办公室除办公使用之外也做为仪器设备存放的仓储之所,施工队伍的居住采用在现场周边租用民房。

3、因地制宜,在现场附近安排材料堆放场地、材料加工场所及机具停放地。

4、施工生产用水在进场前要同建设单位联系,安装临时水管,提供水源。

5、施工生产用电请示业主给予安排接引,晚间加班施工也可用发电机发电。

6、苗木栽植采用随进随栽,尽量减少放置时间和场地。

如栽种不完,要选地假植保活。

7、在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场地要做好宣传牌,标志牌,警示牌,现场设专人监护。

8、场地平整的机械设备采用租用措施,可减少机具设备放置场所。

9、在材料防止场地搭临时性工棚,供工人值夜,做好防盗、防火、防风、防水等保护措施。

2.2.2现场采取措施1、利用建设电位在现场设置的电源,作为现场集中临时设施用电的来源。

2、施工沿线用电则配置柴油发电机,以满足现场用电的需要。

3、生活用水有集中临设处接自来水、装水表计量;生产用水就近解决。

2.2.3 现场平面布置进入施工现场开工前在工程西边东南角处搭建临时建筑用于办公、放置材料及小型工具。

1、施工区施工区为广场区域内,主要设备有混凝土搅拌机、模板、成品放场地,在混凝土搅拌机附近设水泥库、砂石料堆放场地。

2、办公区办公用房在施工区域外布置,主要有经理室、技术组、材料组、质检组、生产组、安全组、机修组。

3、生活区主要有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公共厕所、浴室等根据本工程规模及工程内容,我公司重点对施工现场的布置做了安排部署。

2.2.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表四)第三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3.1 施工准备(一)现场调查1、施工场地调查调查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地势、场地拆迁平整及排水设施状况、地表障碍物及架空线路、地下管道等构筑物的分布情况及产权人,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施工安排和布置时结合现场调查实际综合考虑的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并进行必要的防护。

2、施工条件调查对工程施工条件的调查,掌握当地气象、水文、给水、供电、通讯、排水、道路、施工场地以及交通运输等施工条件,以及水泥砂石料等各种建筑材料和工程物资的供应情况。

3、周边环境调查调查工程现场周边建筑设施、当地居民及交通人流等情况,施工安排时充分考虑给沿线群众带来的不便和干扰,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现场核对组织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的现场核对,掌握水准点和坐标点的位置,设计的工程位置是否与现场地形地质相符。

(二)现场准备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临时设施规划要求进行临时房屋、施工道路、施工用电、施工及生活用水、混凝土拌和站、钢筋及模板加工厂地建设等临时设施工作。

设置好材料堆放场,布置好施工机械停放场,清理施工现场地表等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