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总体布置与运动校核

汽车总体布置与运动校核

后悬架钢板弹簧-布置在车架纵梁外侧与车轮之间。 减振器-应尽可能布置成直立状。
整理ppt
14
后悬架装置布置示例
少片簧钢板弹簧后悬架
整理ppt
15
后悬架装置布置示例
某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后悬架
整理ppt
16
5、制动系布置
制动踏板布置-考虑人体特性要求, 制动管路布置-要注意安全可靠、整齐美观。
整理ppt
整理ppt
2
总布置草图绘制
(满载状态)
画总布置基准线-总布置坐标系
车身与驾驶区布置 货车车箱布置
动力总成(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布置
驱动桥-传动轴布置
转向-悬架布置
制动系布置
油箱、备胎、行李箱和蓄电池等附件布置
整理ppt
3
一、整车布置基准线(面)-零线的确定
基准线-坐标系画法?
前轮中心线
X∥地面线
发动机前置-后驱动
Z αF
K
O O1
r0 rr
A
车架上平面线
a
αF(0.5°~1.5°)
L
X
O2
r0 rr
b
B
发动机的上下位置-影响质心高度、离地间隙和驾驶员视野; 同 发动机的前后位置-影响前后轴荷分配、轿车前排座位的乘坐 时
舒适性、传动轴长度和夹角、货车的面积利用率;

发动机的左右位置-影响底盘系统的受力和发动机悬置
人体样板上的胯点要与初选的座椅上的“胯”点重合; 人体样板的踵点应安放在油门踏板处的地板上的踵点。
然后根据选定的坐姿角α、β、γ及δ在图样上进行布置, 检查初选的b值等是否合适。
驱动桥半轴中心位置-与驱动轮中心重合; 差速器壳体中心线位置-最好与汽车中心线重合,以使左、右半轴通用
整理ppt
10
3、转向装置布置
转向盘的位置-保证驾驶员能舒适地 进行转向操作
转向器的位置-转向器布置在前钢 板弹簧跳动中心附近
转向器用万向节和转向传动轴将它 们连接起来
转向轴在水平面内与汽车中心线之 间的夹角不得大于5°
1、动力总成(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布置
发动机前置-后驱动
发动机前端面
K
αE
前轮中心
b c
∥车架上平面线
γ1
发动机曲轴中心线 传动轴中心线
注:发动机曲轴中心线一般设计成与 车架上平面线向下有一个小夹角αE
(货车1°~4°;轿车3°~4° ),
即前高后低,以减小传动轴夹角γ1 !
整理ppt
8
总布置-动力总成布置
转向摇臂与纵拉杆和转向节臂与纵 拉杆之间的夹角,在中间位置时应尽 可能布置成接近直角。
整理ppt
11
4、悬架布置
CA1091前悬架
前悬架钢板弹簧布置在纵梁下面,且成前高后低状。。 减振器应尽可能布置成直立状,
整理ppt
12
前悬架装置布置示例
EQ1090E前悬架
整理ppt
13
后悬架装置布置示例
某轿车非对称钢板弹簧后悬架

整理ppt
9
2、传动系布置
发动机前置-后驱动
αE
γ1
αr
γ2
车架上平面线
主减速器主动轴线位置-与车架上平面有一个夹角αr(4°~7°),即 向上翘起,以减小传动轴夹角,并使万向节传动轴两端夹角相等。轿车常 将传动轴布置成U形方案(图1-19),可降低传动轴轴线的高度,有利于 客厢地板和后排中间座椅的布置(减小地板凸包);
人体样板通常有三种尺寸: 第10、50、95百分位,分 别代表矮小、中等、高大 的人体身材;
➢ 它们的躯干尺寸相同,但小腿和大腿尺寸不一样; ➢ 人体样板用有机玻璃或胶合板制作,比例为1:5(设计
初期)、1:2和1:1。
整理ppt
21
(2)人体样板(续)
布置人体样板时,首先要确定其踵点与胯点的位置;
17
6、踏板布置
考虑人体特性要求
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 油门踏板一般比制动踏板稍低: 油门踏板保证驾驶员应当用脚后跟支靠在地板上:
整理ppt
18
7、油箱、备胎、行李箱和蓄电池等 附件布置
油箱-油箱应远离消声器、排气管和裸露的电器接头及开关,
备胎-应保证备胎拆装方便,并有利于汽车质心位置的降低。轿 车备胎);货车备胎
O
车架上平面线*
汽车中心线
O
地面线
*:货车、客车-车架上平面(车架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 客车(承载式车身)-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上翼面; 轿车-车身地板平面或通过前轮中心的水平线
整理ppt
4
轿车总布置基准线-坐标系
Z
前轮中心 O
X
地面线
整理ppt
5
总布置基准线-坐标系画法
货车与客车的车架上平面线X∥地面线,一般设计成与地面线有一 个小夹角αF(0.5°~1.5°),即前低后高,以保证汽车在驱动行驶时车 厢能趋于水平。画总布置草图常将车架上平面线置为水平线,而地面线 为斜线;轿车不必如此,X∥地面线皆为水平线!
Z αF
前轮中心线 前轮垂直线
O
O1
r0 rr
a
车架上平面线
后轮中心线
αF(0.5°~1.5°)
r0
后轮垂直线
X
O2
rr
b
A
L
B
整理ppt
6
总布置基准线-坐标系
Z
前轮
中心线
αF
前轮垂直线
后轮中心线 后轮垂直线
O
车架上平面线
XY
Y 前轴中心线
αF
地面线
后轴中心线
汽车中心线
Z
汽车中心线
整理汽车总布置设计
总布置设计 总布置设计结果
性能参数、总布置图(总布置草图、校对图)
总布置图作用
总布置草图:通常包括1:5总布置草图(满载)和1: 1总布置尺寸控制图;
总布置校对图:
整理ppt
1
总布置考虑的主要项目
整车各项性能的设计计算 发动机与传动系布置; 转向装置、悬架和制动系布置; 车身内部(载货、客)空间布置; 驾驶区座椅、踏板和变速杆等布置; 燃料箱、备胎、行李箱和蓄电池等附件布置; 底板、仪表板等车身基本骨架形状; 发动机舱、室内装置和后行李舱等局部空间布置; 悬架、轮胎(车轮)的工作范围
行李箱-应保证有足够的有效容积 客货两用轿车将后排座椅设计成可翻式,形成大容积的行李箱。
蓄电池-蓄电池与起动机应位于同侧:
整理ppt
19
8、车身内部布置
(1)人体尺寸分布规律
➢百分位数: ➢例如,成年男子身高第50百分位数为1688mm,即第50份 点上的数值为1688mm,表明有50%的人身高低于此值。
➢人体的基本尺寸(图1-21、表1-15,21项的均值和标准差 ) ➢车内空间、操纵机构、座椅的布置均以之作为依据 ; ➢以均值决定基本尺寸,标准差决定调整量; ➢男子身高为例,取μ±1.645σ,表明90%男子的身高在 1553~1822mm范围内。
整理ppt
20
(2)人体样板
将躯干、大腿、小腿、脚 等模型板利用铰链联接, 用来进行车身内部布置的 平面人体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