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

浅议平面几何入门教学
平面几何教学普遍存在入门难的问题。

在开始学习时,多数学生不明确学习目的,不理解平面几何的教学特点,表现出学习上的不适应性。

在进入论证阶段,多数学生不习惯于推理论证,不会使用几何语言进行叙述,不会用尺规工具进行作图,以致产生畏难情绪。

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几何概念的增多,推理论证要求的提高,这种畏难情绪日趋严重,分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应该利用平面几何入门教学阶段知识难度不大的时机,有计划、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掌握好几何所必须具备的技能、能力和思想方法,而不应急于进入推理论证教学,更不宜把这些训练安排在平面几何教学进入核心阶段——推理论证后去进行。

因为推理论证阶段已是诸种技能和能力的综合运用阶段,到那时再进行上述训练,就为时太晚了。

为解决学习平面几何“入门难”的问题,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面几何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

事实上,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我们从平面几何教学一开始就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平面几何起始阶段教学中,虽然存在教学内容零碎,抽象名词多、概念多,由“数”到“形”引起的突变使学生常常不能适应,部分学生有“几何难学”的畏难情绪,缺乏学好几何的自信心等一些不利因素,但也存在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容易发生兴趣等这些在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
利条件,因此,我们强调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意引导学生突破概念关
首先,要对多而集中的概念按照各自的特点,区别对待,有主有从,突出重点概念的教学。

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让学生多加意会。

其次,在分清概念主次的基础上,要着力搞好重要概念的教学。

概念来源于实践,从感知始,直到领会,揭示概念的定义,把概念定义
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结合图形的符号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牢固掌握,
进而会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计算。

再次,借助语言的辨析与反例的衬托,使学生精确感知概念的某
种本质属性。

三、注意引导学生突破语言关
学生学习平面几何,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几何语言问题。

几何语言极为规范、严谨,按其叙述方法可分为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按其用途可分描述性语言、推理语言和作图语言。

对于文字语言,教学中应力求生动、形象、准确,通过教师示范,强调阅读教材,通过几何图形以及反例等予以强化。

使其掌握“所有”、“凡”、”延长”、“连接”、“截取”、“对应”、“在……之上”等术语的用法。

符号语言是推理论证的基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概念符号化,通过范句、范式、范例,养成使用的规范化,并进行文字语言与结合图形的符号语言之间的互译训练。

四、注意引导学生突破图形关
平面几何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门科学,因而图形教学是它的中心环节。

突破几何图形关,不仅要教会学生具体的画图方法与技巧,熟练地画出几何图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看图、识图能力。

能识图、会画图是学习平面几何的前提。

学生不能准确地认识图形,正确地画出图形,往往成为学习平面几何的障碍。

教学中应在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加强识图、画图训练。

如任意三角形不能画成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能画成等边三角形。

同时注意分清实线、虚线的用法,对学生进行图形变换的渗透。

训练学生的识图技能,选取什么样的图形呢?训练的要求如何才算得当呢?一般应遵循如下两条原则:一是要选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图形,以提高识图训练的针对性和效益性;二是要随时通过调查,摸清各个阶段学生识图技能的实际水平,使识图训练切实可行,确有成效。

作者单位:甘肃金川公司六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