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高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登高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一个战乱频繁的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 零零地站在高山之巅,回望自己四处飘泊、穷困潦倒的一生。面对祖国山 河,黎民苍生,老人百感交集,让我们伴着这低沉的音乐用诵读去感怀这 位老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颔联意象它们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悲愁”?
萧萧:树叶纷纷落下,落在林间,落在山涧,落在路边,落 在诗人脚下,更落到诗人心里。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 也是年事已高,也进入了人生的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 中,感受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悲愁。借哀景写悲愁。 滚滚:长江滚滚显示出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 得短暂,表现出诗人年暮沧老,理想难以实现的悲愁。 萧萧,滚滚:重读并且尽量拉长余韵,显示出落叶缤纷的样 子和波澜壮阔的景象。 这样的分析后,我们再把这四句读一读,加深对意象的理解, 注意你们的重读和延长。
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 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 哪个词语?
凄楚、悲伤、悲愤 孤独、沉郁、顿挫
《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 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 逃之感! — ----—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国维他说这首诗“无一景”不显示出悲 愁的,请同学们把一二两联中的景物都找 出来?
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比如说这个“天”本身是没有主观色彩的,但 和“高”结合就不一样了,再和诗人的处境结 合起来,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 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高:应重读,
首联意象它们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悲愁”?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 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 更主要是心灵的悲凉。急:应重读,并且短促 猿啸哀,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啸:应重读重 读并且尽量延长余韵,哀:应低沉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 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鸟飞回,一只与鸟群失散的鸟,到处盘旋,形单影只, 从而表现出作者很孤独。清、白:应重读 回:应低 沉并延长,显示出徘徊之意
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1
登高
杜甫
1. 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苦痛和忧思。
重难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
思想感情。
子美 ,被称为 杜甫,字____ ___,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 诗圣 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杜工 诗史 。 部集》。作品被称为____
1、读书与壮游时期(35岁之前) 2、长安十年时期 (35到44岁) 3、战乱流离时期 (45到48岁) 4、漂泊西南时期(49到59岁)
杜甫身逢战乱,从49岁开始,一直到59 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 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 蜀途中。(漂泊西南)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 夔州(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 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 家仍是一片混乱。(时局不安)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
宋代的罗大经曾这样评说这两句话: “万里,地之远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尾联哪些词表现诗人什么悲? 艰难:一是指个人的艰难,诗人远离家乡,常 年在外飘泊,贫病交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 双重打击。 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事艰难,诗人自 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 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苦恨是指极度的悔恨 ,悔恨自己年事已高,无 法挽救国家危难。 新停:深重的悲愁,想要借酒消愁,却因疾病 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 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为了表达对杜甫无限的缅怀崇敬之情,我 为这首诗拟了个上联,请同学们结合诗歌 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对个下联? 上联:落木无边,登高难释家国恨。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试着吟诵 并体会诗歌的感情。 2、结合意象,选择《登高》中你最喜 欢的一联,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要求 不少于80。 3、背诵《登高》
明确:风、天、猿、渚、沙、鸟、落木、 长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温暖和煦、喜悦高兴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凋零衰老、忧愁悲伤
诗人给这些景物添加了一些修饰和描述的词语, 景物就赋予了作者主观情感,就产生不一样的 感受。这种赋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就叫做 意象。
再来看这首诗的意象,它们体现出诗人 怎样的“悲愁”?可以从这些意象中选 一两个进行分析。
请同学们从三四两联中找出直接体现诗 人“悲愁”的词语?


艰难
苦恨
潦倒
后两联哪些词表现诗人什么悲?
颈联哪些词表现诗人什么悲?
万里:浊酒一杯加万里,浓重的思乡之情; 悲秋:悲凉的秋天,惨凄的时节,内心悲; 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 他乡的意思 常:作客是长久的,不断的。杜甫从事从事48岁 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 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百年:杜甫是登台的年纪,就是老年; 多病:疾病缠身,拖着多病的身体; 独登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苦无依;而登台 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杜甫独自一人
(朋友远逝) ——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 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登 高
杜甫
潦 倒 新 停 浊 酒 杯
艰 难 苦 恨 繁 霜 鬓
百 年 多 病 独 登 台
万 里 悲 秋 常 作 客
不 尽 长 江 滚 滚 来
无 边 落 木 萧 萧 下
渚 清 沙 白 鸟 飞 回
风 急 天 高 猿 啸 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