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气血津液详解
“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3、气的来源与生成
先天之精气 肾 藏 精
自然界之清气 肺 主 呼 吸
水谷之精气 脾 胃 运 化
人体之气
二、气的运动
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气的运动与脏腑关系: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脏腑升降出入运动的表现。 脏腑气机升降运动的动态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关 键。
第三章、气血津液
概述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 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既是人体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又为脏 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提供必须的物质和 能量。所以,精、气、血、津液也是脏 腑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中医的“人体模 型”
(1)脏腑——人体结构功能的主体
(2)气 血 津液
分布 行于脉中
行于脉外
化生血液 功能 营养全身
防御外邪 温养全身 调控腠理
3.2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为运行于脉中,循环流注全身,具有营养与滋 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血府”,血液运行的管道,具有约束血液运 行的作用。
二、血的生成及运行
(一)生成
行呼吸——上走息道,推动和协助肺的呼吸(与呼吸、语言、发声有关)。
功能 行血气——贯注心脉,助心行血(与气血运行、心脉搏动、肢体寒温运动以及人的视、听等 有关)。
资先天——对元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
宗气的分布与功能示意图
呼吸道
助肺司呼吸
宗气
丹田
心脉
助心行血气
与人的视、听、言、动等相关。
资助先天元气
3.营气
含义: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又称营阴。 营 生成: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分布:行于脉内,循血脉流注于全身。 气
功能 化生血液:营注脉中,与津液调和,化为血液。 营养全身:循血脉流注于全身,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提供营养物质。
4.卫气
含义:行于脉外,具有护卫机体作用的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又称卫阳。 生成: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慓悍滑利部分化生卫气。 卫 分布:行于脉外,不受脉管约束,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布散全身。 气
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肝受血而能视, 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手受血而能摄”
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 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
• 女,29岁 • 因分娩大出血,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大汗淋漓而致晕厥,舌淡,脉浮大而散。
• 辨证:气随血脱证
• 杜某,女,23岁 • 一月前发生呃逆,逐渐加剧,除睡眠外,
几无片刻休止,言语对答时,亦无歇止。 胃脘胀闷隐痛,向胁肋放射,纳食减少, 时而泛吐酸水,口苦而干,头胀痛,舌质 淡红,苔白根腻,脉弦。
脏腑气机升降中以肺脾肾为重要,特别是肾。
“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矣;非升降,无以生长化 收藏”
气机运动的协调,称为“气机协调”
气的运动失调 脏腑气机失调
气滞: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 气陷:气的下降太过,上升不及。 气脱:气的外出太过,不能内守。 气闭:气闭结于内,不能外出。
脏腑活动的产物 脏腑活动的物质基础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3)经络——运行气血、联络 脏腑器官的通路
3.1 气
一、气的含义
1、哲学概念 气一元论 气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 2、医学概念 (1)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 (2)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 之气
四、气的分类
先天之精气
水谷之精气自然界之清气 NhomakorabeaA.元气
B.宗气
C.卫气 D.营气
1.元气
含义:又称“原气”、“真气”、先天之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 生成:“元气根于肾”,由肾中精气所化,又赖水谷之精培育和充养。
分布:发于肾,经三焦分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 气
• 辨证:气逆证(肝胃不和,胃气上逆)
三、气的主要功能
推动作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 能;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及排泄。(生 理病理) 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体温的相 对恒定;促进血、津液的正常运行。(生理病理) 防御作用:护卫肌表,抵御外邪。(生理病理) 固摄作用:固护、统摄和控制体内的液态物质。如血、 津液等。(生理病理) 气化作用: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即精气血津液各自 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实质上是新陈代谢,物质与 能量转化的过程。气化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营气和津液-水谷之精——脾胃 物质基础
肾精 – 精血同源
➢ 脾胃: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 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
➢ 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为血,肾精化生 元气,促进脾胃运化,有助于血液化生。
(二)运行
心 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肺 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 肝 主疏泄——协调气血运行
藏 血——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 脾 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
主于心;肺调之;藏于肝;统于脾;行于脉
三、血的主要功能
1、营养和滋润(濡养) 2、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3、运载
血的濡养功能
面色
肌肉
皮肤
毛发
1.面色红润
2.肌肉丰满壮实
3.肌肤毛发光滑 4.神志活动正常
神志活动
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 木,运动不灵活 惊悸,失眠,多梦或烦躁,恍惚,昏迷
功能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
2.宗气
含义:积聚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
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结合而成。
走息道 --上出喉咙。
宗 分布:宗气聚于胸中 贯心脉 --推动气血运行。
布散全身。
气
沿三焦下蓄丹田,以资元气,注入气街下行于足
防御作用: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功能 温养作用: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调节作用:调控腠理的开阖,司汗孔开合,控制汗液的排泄,调节体温。
营气与卫气
营气
卫气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
概念
有营养作用的气。 有保卫作用的气。 营气属阴,又称营阴。 卫气属阳,又称卫阳。
生成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