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概论(课程提纲)

艺术概论(课程提纲)

《艺术概论》A课程提纲
课程描述:
《艺术概论》是一门艺术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课,针对艺术类本科低年级的学生开设。

旨在较深入、系统地掌握艺术理论的基本内容,较充分、全面地了解关于艺术的重要思想、观点、方法,并尽可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到今后的艺术实践活动当中。

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将不断拓展学生的艺术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更期望进一步塑造和完善学生的艺术心灵、文化素养、审美品格。

本课程将力求深入浅出,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相融汇。

教学要求:
1、仔细阅读课本,对课后思考题进行思考。

课本知识点、术语等将在闭卷考试
中抽查,思考题将在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抽查。

2、课堂讨论题目将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讨论。

3、阅读课本各章节后所列参考书目与《课程提纲》中所列必读书目、参考阅读
书目。

4、关于艺术的本质(理念说、模仿说、表现说、艺术生产理论)或艺术的起源(模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你赞同哪种说法或你有什么自己的提法,请撰文论述之。

论文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第六周交,将与平时成绩一起占期末成绩总分30%。

第八周将进行课堂专题讨论。

5、期末考试(闭卷)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到时提前通知。

6、评分标准:到课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期末考试将计入最后成绩。

课程提纲:
第一讲(9月9日)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导言艺术的概念演进
一、“艺术”的字义寻解
1、美术与艺术概念厘清
2、艺术的中西方词源寻根
必读书目:
《艺术导论》李晓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参考阅读书目:
1、《艺术概论》王宏建,绪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

2、《美术史的观念》邵宏,第三章艺术的概念衍变,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年10月第1版。

3、《书画论集》第四辑陈振濂《先“学”后“术”——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办学新思路》。

4、《美术研究》2003年第4期、2004年第1期陈振濂《“美术”语源考——“美
术”译语引进史研究》。

第二讲(9月16日)
导言艺术的概念演进
二、艺术的含义确认
三、艺术的学科建立
必读书目:
《艺术导论》李晓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参考阅读书目:
1、《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范景中译),导论论艺术和艺术家,天津人民美术
出版社,1991年。

2、《中国艺术学》彭吉象主编,下编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第一章道——中国传
统艺术的精神性,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3、《美术史的观念》邵宏,第四章作为学科的“艺术史”及其相关学科,中国
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第三讲(9月23日)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探讨
一、探讨艺术本质问题的三种古典理论
二、揭示艺术本质问题的现代理论基础
必读书目:
《艺术导论》李晓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参考阅读书目:
1、《艺术哲学》丹纳(傅雷译),第一章艺术品的本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2、《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3、《艺术哲学》刘纲纪,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4、《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第四讲(9月30日)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探讨
三、针对艺术本质问题的当代理论争鸣
第二章艺术的重要特征
一、形象性与主体性
必读书目:
《艺术导论》李晓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参考阅读书目:
1、《艺术哲学》丹纳(傅雷译),第一章艺术品的本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2、《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第五讲(10月7日)
第二章艺术的重要特征
二、情感性与想象性
三、创作性与审美性
必读书目:
《艺术导论》李晓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参考阅读书目:
《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第六讲(10月14日)
第三章艺术的发生起源
一、寻绎艺术起源的四种代表学说
必读书目:
《艺术导论》李晓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参考阅读书目:
1、《艺术哲学》丹纳(傅雷译),第二章艺术品的产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2、《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第七讲(10月21日)
第四章艺术的发生起源
二、劳动生产实践与艺术发生起源
三、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意义上的探究
必读书目:
《艺术导论》李晓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参考阅读书目:
1、《艺术哲学》丹纳(傅雷译),第二章艺术品的产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2、《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3、《艺术人类学》易中天,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4、《艺术的起源》格罗塞,商务印书馆,1984年。

第八讲专题讨论(关于艺术本质与艺术起源之我见)(10月28日)
必读书目:
《艺术导论》李晓峰,第一章、第三章,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第九讲(11月4日)
第八章艺术的特殊功能
一、审美愉悦功能——兼谈艺术的“奢侈”
二、审美认识功能——兼谈艺术的“无用”
必读书目:
《艺术导论》李晓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参考阅读书目:
1、《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2、《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功能论第1-34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
第1版。

第十讲(11月11日)
第八章艺术的特殊功能
三、审美教育功能——兼谈艺术的“欺骗”
1、《艺术概论》学科建设与研究现状
2、复习
必读书目:
《艺术导论》李晓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参考阅读书目:
1、《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2、《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功能论第1-34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
第1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