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2课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2课


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潮流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趋 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命题分析】 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对史学基本
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应用。可从是否符合生
产力水平,是否符合历史趋势、发展规律,是 否符合民意等视角思考。 【答案】 B
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应该分析当
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 多个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 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跟踪训练
(2012· 菏泽高二测试)最能体现出商鞅变法性 质的措施是( )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
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旁白(高兴地):八年后的一农户家里,张灯
结彩,热闹非凡,主人忙着迎接客人,邻里 纷纷道贺,你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张三:祝贺你啊,同魏国这一仗,你立了大 功,国君赏了你二级爵位,还有9亩田宅,
过去只有贵族老爷才有资格享受这些,真羡
慕你啊! 主人(一脸喜庆):同贺同贺!去年你向国库 上缴了那么多的粮食,不也受到奖励了吗? 李四:
量衡、“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
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 国家治理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 大影响。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三、学习延伸(教材P25) 1.查阅《史记· 商君列传》,找一找商鞅变法
能够成功的原因。
提示:(1)根本原因是顺应了从奴隶社会自封
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潮流。
(2)从话剧中可以了解到商鞅变法哪些方面的
成功?
(3)想一想商鞅变法取得巨大成就的有利因
素。
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思路引领】 注意将话剧对话信息与商鞅变法在政治、经
济、军事、风俗等方面的措施及影响相结合
思考。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尝试答题】 (1)题目:“商鞅变法的巨大成功”或“变法
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和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 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制定 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1)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
和“法治”。
(2)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如重农抑商、统一度
①烧毁宣扬_____思想、不符合新兴地主利 儒家 益的诗书。
②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用法
律形式把各项改革内容固定下来。 (6)社会风尚习俗改革:禁止父子及成年
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
策。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特别提醒: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废除奴隶 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
C.废除“世卿世禄制”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 有制
解析:选D。从经济基础上维护哪个阶级的
根本利益是思考判断改革性质的关键,备选
项中只有D项属于经济基础范畴,故D项正
确。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史料探究
2012年5月某学校高二一班历史活动课上, 同学们展示了自编的商鞅变法期间发生于秦 国民间的话剧: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商鞅规定,贵族没有立军功者,要剥夺其贵 族身份。
(3)基层管理: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
定__________,以此强化统治。 连坐法 (4)普遍推行县制:废除分封制,分全国
为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
强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努力 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
徭役;限制工商业。
(3)统一度量衡: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 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特别提醒:商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积极倡导 者,在当时顺应了诸侯兼并混乱的客观形势,
有利于积累实力,但直接约束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轻视商业的传统观 念,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阻力之一。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1.根本目的: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在
当时的兼并战争中占据主动,取得优势。
2.主要措施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规定按 _______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 军功 的人中选用。 (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 军功: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3.弃魏投秦:秦孝公招揽人才,卫鞅投奔秦 国。向他提出自己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被任
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4.推行变法: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卫鞅两次 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1.目的: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
2.主要措施
(1)“为田开阡陌封疆” ①内容: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 ___________,允许土地买卖。 土地私有 地主阶级 ②作用:维护了新兴__________的利益,提
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促 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 的力量。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经典示例技法荟萃
典型例题
例 (2012· 青岛一中月考)“商君虽死,秦法
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
当时的形势要求。孝公对王道不感兴趣。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2)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这种思想适应了战 国时兼并战争的需要,有利于孝公称霸大业,
孝公不仅对称霸之道感兴趣,而且法家思想
还成为秦国变法的指导思想。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二、本课测评(教材P25) 1.商鞅变法的举措主要有哪些?
提示:(1)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陌;重农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技巧点拨】
改革总是对既得利益再调整
的过程,因此往往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但
判断一场改革的成败,改革者个人的命运不
是标准,而应该看改革的目标是否达到及其 政策是否贯彻执行。商鞅变法的深远历史影 响与商鞅个人的历史命运正深刻说明了这一 结论。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另一方面,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 持的原则是: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
入,富国强兵,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其“燔诗书”高压政策,符合法家思想,在 当时一定程度上有维护秦国统治的作用。但 也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 籍也是一种摧残。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要点探究轻巧突破
全面认识商鞅变法
1.背景: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新兴地主
阶级的要求。
2.核心内容:鼓励“农战”,实行“法治”。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诸位,自新法以来,咱老百姓安心务农,家 给人足,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生活改善很
多呀!今年,我又买了几亩良田,粮食多得
吃不完。
主人:秦国不仅富了,而且在七国中,还是
强国。我打了多年仗,只有这几年才真正扬
眉吐气,次次凯旋而归啊!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综合探究】 (1)请为话剧拟定一个题目。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课程标准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 其特点。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早年立志:商鞅原名公孙鞅,出生于卫国
贵族家庭,又称卫鞅。热衷于_____学说, 法家
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魏国之行:卫鞅投身于魏国丞相公叔痤的 门下,受到赏识,但未受到魏惠王的重用。
(2)国君的支持。 (3)人民的信任。 (4)措施得力,策略得当等。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2.请比较这几种不同的观点,结合古史记载 与近人意见,谈谈你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究竟赞同哪一种观点?
提示:“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 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从 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破坏了奴隶制的生 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制的土地制度,促进了 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
再授爵,提高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 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 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 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3. “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 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3.实质: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 主阶级统治。
4.地位: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
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 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5.影响: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