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基本原则
•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立法具有指导作用
•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型的环境关系需要纳入环境法调整 规范,而具体立法可能一度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环境法基本原 则的要求,可以推动立法进程。
• (四)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可以防止法律滥用
• 环境法律规范内容非常庞杂,在法律的实施中容易产生一些偏差。脱 离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而片面地运用具体的法律规范,可能会减损法律 适用的效率,甚至造成法律的滥用。
第二节 协调发展原则
• 一、协调发展原则的概念 • (一)概念 • 协调发展原则又称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是人类在发
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平衡的结果。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应当同社会发展 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不能一味只重视经济发展,忽略社会和环境,应 当选择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观念。 • (二)特征
• 二、人类发展观的发展和转变 • (一)零增长理论 • (二)经济发展优先论 • (三)协调发展观
• 三、协调发展原则的内容
• 协调发展原则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统一实现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体内容为“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 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的统一”。在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 发展是一个统一联系的整体,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相互关 联、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其他法制建设也是这 样。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 把经济建设、城乡建 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统一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力争最佳综合效益。
条环境法律原则,简称预防为主原则或综合治理原则,将环境保护的 重点放在事前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之上,主要是指在环境污染或 生态破坏还未发生时,在国家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 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这一原则 的确立是基于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也是环境法遵循自然的体现之一 。预防为主,不是代替治理措施,也不是治理不重要,而是对于没有 被污染、破坏的环境采取预防措施积极保护,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 染与破坏,要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做到防治结合。 • (二)特征
• 二、预防为主原则的发展 • 三、预防为主原则的内容 • 四、预防为主原则的适用 • (一)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 • (二)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与资
源管理制度 • (三)《清洁生产促进法》----预防为主原
则的新突破
第四节 环境责任原则
• 一、环境责任原则的含义• Nhomakorabea一)概念 • 环境责任原则指在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于因开
(四)破坏者恢复 • 三、环境责任原则的适用 • (一)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环境税费制度 • (二)完善、建立环境保护各项制度
第五节 环境公平原则
• 一、环境公平原则概念 • (一)概念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国际性的法律文件中已暗含
了环境公平的内容。环境公平应当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 1.它意味着在分配环境利益方面今天活着的人之间的公平; • 2.它主张代际之间尤其是今天的人类与未来的人类之间的公平; • 3.它引入了物种之间公平的观念,即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之间的公平。 • (二)分类 • 1.从时间维度,分为代内环境公平和代际环境公平; • 2.从空间维度,分为国内环境公平和国际环境公平; • 3.从内容维度,分为所有主体在环境权利和义务上的公平,简称为环境
导和调整立法、守法、执法、司法等环境法律活动,反应环境法的基 本理念、价值、特点和目的根本性准则。 • (二)特征
• 二、环境法基本原则确立的意义
• (一)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法的核心和灵魂
• 环境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基本依据是其具有独特的法律调整 对象与法律调整方法。其中,基本原则属于调整方法的范畴,是调整 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完备的环境法基本原则对于环境法独立性 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使其具备法理基础。
第3章 环境法基本原 则
主要教学内容:
• 1.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 2.协调发展原则 • 3.预防为主原则 • 4.环境责任原则 • 5.环境公平原则
第一章 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
• 一、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概念 • (一)概念 • 法的基本原则是法的精神和基本价值所在,环境保护法也不例外。 •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环境保护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或体现的,指
• (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弥补功能
• 由于法律上环境概念的不确定性以及环境法调整范围的相对性,具体 法律规范对环境法律关系的调整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通过适用环境 法的基本原则予以弥补。环境法基本原则指导着环境立法、司法和执 法,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可以根据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体现的精神来 进行处理。
权利公平, 以及所有主体在环境权利被侵害时救济权上的公平,简称为 环境矫正公平。
• 二、环境公平原则的内容 • 环境公平原则的内容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 (一)代内公平理论 • (二)代际公平理论 • 三、环境公平原则的适用 • (一)将环境公平作为制定环境政策的指导思想 • (二)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确保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的实现。 • 环境公平原则的适用还应当建立自然资源储备制度,保障代际公平;
发资源而造成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损害以及因利用资源和能源而排放 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等的养护和治理责任,应当由开发者、污染 者、利用者、破坏者承担,而不应转嫁给国家和社会。 • (二)特征
• 二、环境责任原则的形成
• 三、环境责任原则的内容
• (一)污染者付费 • (二)开发者保护 • (三)利用者补偿
• 四、协调发展原则的适用 • (一)将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综合决策和计划调控。 • (二)将协调发展原则贯穿于环境法治的始终。 • (三)协调发展原则作为环境指导思想。 • (四)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
第三节 预防为主原则
• 一、预防为主原则的概念 • (一)概念 • 预防为主是在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上总结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