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酒》琦君

《春酒》琦君

19《春酒》琦君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2.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品味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和极富情趣的细节描写。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感悟,即通过作者对故乡过年时春酒、会酒的怀念来感悟作者真挚、热烈、深厚的思乡情。

2透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与解析来.理解如此之浓的思乡情。

学法
1.“动笔读文”法。

发现关键词,作出标记,找出关键词在文中的作用。

2.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1917年生在温州,1949年迁至台湾,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

有这样一位作家,一生写过很多思念家乡的作品,直到她90高龄才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

有这样一位作家,故乡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但她没有吟诗,没有作画,也没有唱歌,只是斟上了一杯故乡的“春酒”。

她就是台湾女作家琦君。

今天,让我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细细品尝这杯故乡的“春酒”吧。

二、整体感知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听读课文。

在听朗读的时候,请把文中你不会的生字词标上音,并思考作者回忆了故乡的哪些人和事。

(听读课文。

动笔圈点勾画重点字词、故乡人和事)
(学生思索片刻)
(板书:事:喝春酒、喝会酒
人:母亲、乡邻们)
过渡:刚才同学们讲述的这些美好的回忆,都是同我的童年、母亲和乡邻们连在一起的。

我认为无论是哪一个美好的回忆留给我们的印象都是深刻的。

三、赏读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一)纯真的童趣
问题引导。

过渡:文中有很多描写童年生活的细节,你觉得文章当中哪一个细节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来,读一读,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比方说:我谈的是文中第二自然段的,“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里的“偷偷地”写出了作者孩子般的胆怯与好奇;一个“舔”字活画出一个嘴馋可爱的小女孩的样子,充满童趣。

(幻灯片)
请同学们模仿着老师做的认真思考。

(温馨提示:今天我们仍然是用“动笔读文法”。

要求凡读文必动笔,一边思考一边画。

第一步远望,整体读文,把课文中认为是细节的段落标注,把其中的关键词勾画。

第二步,近观,细分读文,把关于细节的部分认真批注。

第三步,理清联系,看关键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在上下文中的作用。


1.三分钟自主思考,分三步动笔读题;
2.两分钟同桌讨论,运用两说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形成共识。

注意两说合作的三个要点即有陈述,有比较,有评价。

同时强调同桌之间相互追问“是什么”,追问“为什么”。

学生发言展示劳动成果。

师点拨:主要通过追问的方式进行要点点拨,除去这些要点以外,其余不再讲授。

问题预设:(1)“母亲给我在小酒杯里只倒一点点……也是个酒仙呢。


“只”“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充满孩子气的天真与可爱。

“端、闻、走来走去”说明对酒的珍惜。

说小花猫是酒仙以我当时孩子气的心理去揣摩小花猫,可见我也一样馋得要命,足见我可爱的童心童趣。

(2)我是母亲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问:这个比喻恰当吗?用像小猪像皮球像企鹅不是更可爱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吗?(因为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为形体小更见我的可爱。

)另外,如“总是”“一马当先”“眼巴巴”等说明我对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3)“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才过瘾。

”(大家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邻里之间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气氛令人向往。


小结: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发现很多这样的细节都是非常富有童趣的。

(二)美好的母性
过渡:童年时的我因为有了春酒而感到那样的快乐,可童年时的我最喜欢喝谁酿的春酒?
生:(齐声)母亲。

问题引领:相信母亲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写母亲的一些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活动分两步。

第一步,自主思考;第二步,四人组两说合作,一人读发现
另外三人比较、评价。

(六分钟)
注:文中描写了母亲哪些细节?
如:聪明能干──母亲酿的酒最好喝。

热情好客──让出花厅、捧酒助兴、分给别人吃自己不吃等
纯朴贤惠──得到别人夸奖,脸红红的
温柔慈爱──对我善意的提醒。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

小结: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发现了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善良的人,温柔的人,慈爱的人,质朴的人,贤淑的人。

(三)淳朴的乡情
过渡:文中除了写了母亲外,还写了乡邻们,尤其是重点写的是阿标叔。

那么文中是咋写阿标叔的,从这些语言我们看出阿标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预设:(1)花匠阿标叔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

善良纯朴的他正是故乡淳朴浓厚人情的最好体现。

(2)乡邻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时的融洽的气氛
小结:淳朴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的,充满融洽的,充满快乐的故乡。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人情美,风俗美。

这正是琦君永远怀念的故乡。

四、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过渡:此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才是令作者念念不忘的什么味儿?——道地家乡味
(一)道地家乡味
过渡: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生:作者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齐读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
过渡:从古到今,人们写了很多思乡的诗句。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你们一定也积累了很多关于思乡的名句。

古诗文大比拼:13小组看哪一组积累的关于思乡名句最多。

思乡名句预设:(李白借月光表现思念家乡的情感,《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茱萸,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归雁,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曲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崔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忧思。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沧桑。

余光中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呼唤。

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

过渡:这里老师也积累了一些,同学们不妨把它写到你的积累本上。

展示幻灯片:思乡名句
小结:从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当中,我们发现了思乡情结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

那是穿越千年的永远不老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所以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居何处,故乡这个生命的根,精神的根会依然在我们的心中,故乡便是我们自己心灵的归属。

那么,愿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里都有一棵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吧!
五、书写自己的思乡情
那么当故乡和你渐行渐远的时候,当它在你心中成为了遥远的回忆时,萦绕在你心中的那份故乡情结又会是什么呢?请你试着写下一两句话,为自己编织一份美丽的故乡情结,好吗?
示例:故乡情结是飘漾在空中的烤地瓜书的香味;
是童年嚼在嘴边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
是生命中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味。

学生仿写:故乡情结是回荡在心中的悠悠茶香……
六、布置作业
1.阅读其他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2.记录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过节情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