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循环系统
激活前血小板
红细胞
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胞
激活血小板
红细胞
献血对身体有影响吗?
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 献血的体重标准定在男性为50公斤、女性为45公斤。 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 将原来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 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 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充上;血浆蛋白质,一两天 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快恢 复到原来水平。故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
毛细血管
(一)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占55%, 血细胞占45%。 血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蛋白质、无机 盐、葡萄糖等。 负责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一)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
显微镜下的红细胞
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
白细胞(感染 白细胞增多)
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
2、不唱成人歌曲; 3、唱歌的场所空气要新鲜,避免尘土飞扬; 4、冬天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 5、夏天玩得很热时不要马上吃冷食; 6、得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
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
幼儿新陈代谢旺盛,呼吸浅,频率快,肺换气 功能差。 幼儿的气管、支气管的纤毛运动能力不如成人, 自净能力差,若空气污浊,幼儿易患肺炎。 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并尽量多让幼儿在户外 活动。
加强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呼吸系统的抵抗力。 锻炼可以促进幼儿肺和胸廓的发育,使 之肺活量加大,呼吸由浅而快逐渐变为 深而慢。
【课堂讨论:为什么不要让幼儿玩扣子、 玻璃珠等小物件,更不能放入口中?幼 儿吃果冻时要注意什么?幼儿呼吸道入 异物时该如何处理?】 对婴幼儿,可以倒提其两只脚,让孩子 头朝下,轻拍其背部。救护者用手掌在 患者的背部正中拍4~5 次。...
每天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
鼻子,既可以清洁鼻子,又可以改 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子对 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及 各种呼吸道疾病。
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不蒙头睡觉。
安静进餐、口中不含异物。
幼儿的声带要保护
幼儿的声带还不够坚韧。
1、不大声哭喊或扯着嗓子唱歌;
分析血液在循环途径中的变化情况,发现动 脉血管里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静脉血管里 流的也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动脉中流的是 静脉血,而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因此, 不能根据血管的名称来判断血液的名称,应 该根据血液中含氧量的多少来判断是动脉血 还是静脉血。
关于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病因尚未明确,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 于正常范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 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悸、失眠、 紧张烦燥、疲乏等。以后可逐渐累及心、脑、肾器 官,严重时可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 脑血管意外等病变。 高血压又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心肌梗塞病人中50%是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人 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因此高血压的危险性在于 突然死亡或致残。 高血压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正确的方法:先轻轻捂住一侧鼻孔,
擤完,再擤另一侧。擤时不要太用 力,不要把鼻孔全捂上使劲地擤。
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挡
打喷嚏虽是日常生活小事,但却是传播疾病的 重要途径。有人曾经统计,普通一个喷嚏可以 喷出1—2万个飞沫,排菌量达0.45—15万个; 有人检查一感冒者,打一个喷嚏竟排菌8500万 个。随喷嚏喷出的飞沫还可以悬浮于空气中数 天之久,到处漂移传播疾病。
正确的做法:用手帕或纸巾轻捂口
鼻打喷嚏,如果一时找不到遮挡物, 可用手代替,完事后立即洗手。千 万不能面向别人打喷嚏。
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用手挖鼻孔要禁止
用手挖鼻孔是一种坏习惯,它能使鼻毛脱落、 黏膜损伤,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挖鼻孔常使鼻 腔感染,严重者细菌还能经面部血管回流颅脑 内,造成危险的并发症。长期用手挖鼻孔,可 使鼻孔扩大,形成“朝天鼻”,不仅影响美观, 还会引起同伴嘲笑,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给病人输液时,为什么将药液输入静脉 ,而不输入动脉?
静脉血是流回心脏的, 静脉输液时,药物可随 血液流到心脏,之后在 心脏内通过动脉分布到 全身。 如果动脉输液的话,药 物只能随动脉血分布到 部分组织或者器官。
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动脉血管里流 的一定是动脉血吗?静脉血管里流的一 定是静脉血吗?能不能根据血管的名称 来判断血液的名称?
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擤鼻涕方法要正确
教给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防止鼻咽部的炎 症侵入眼和中耳。 鼻腔通过鼻泪管与泪囊相通,鼻腔有了炎症, 擤鼻涕时方法不正确,就可能把细菌挤进鼻泪 管,而使鼻泪管、泪囊发炎。 鼻腔还通过一根管道与中耳相通,即耳咽管。 擤鼻涕时方法不正确,鼻腔内压力太大,细菌 进入耳咽管,也会殃及中耳,引起中耳炎。
二、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一)幼儿心脏的特点
幼儿的心肌薄弱,心脏容量小,为满足 新陈代谢的需要,心率较成人快。
不同年龄心跳次数的平均值 年龄 每分钟心跳次数 新生儿 140 1—12月 120 1—2岁 110 3—4岁 105 5—6岁 95 7—8岁 85 9—15岁 75
淋巴循环(淋巴液在淋巴系统中运行) 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
(一)血液循环
重要任务:运输物质出入组织,保证机 体新陈代谢的进行。 1、心脏(位于胸腔内,夹在两肺之间, 心尖偏左;似本人拳头大小。)是动力 泵。
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由中膈分为 不相通的左右两半。
2、血管(四通八达,遍布全身。)运输血液 的管道。 A.动脉:管壁较厚,引导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
一道防线。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的 作用。
鼻是嗅觉器官。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B.咽: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分别
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C.喉: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是呼吸气体
的通道,又是发音器官。
(2)下呼吸道——第二道防线(纤毛运动
送痰)
A.气管:位于食道前方。 B.支气管
(1)淋巴管、淋巴液
淋巴管遍布全身形成一套管道系统,它是由 起始端为盲端的毛细淋巴管和小淋巴管、中 淋巴管、大淋巴管,以及淋巴总管组成。 淋巴循环途径:淋巴由毛细淋巴管开始,流 经各级淋巴管并通过淋巴结,最后汇入两条 大的淋巴导管,再流入左右锁骨下的静脉。
(2)淋巴结
淋巴结是遍布于人体各处的淋巴管行程上大 小不一的小体,多分布于人体的颈部、腋窝、 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内含有的吞噬细胞,能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体内某一部 位出现病变,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如人 体左上肢出现炎症,那么人体左脑窝的淋巴 结就会肿大,所以观察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和 部位,可以为诊断疾病提供线索。
成人
呼吸频 率 40~44 (次/分)
25~30
22左右
16~18
(2)呼吸不均匀
学前儿童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差,往往是深 度与表浅的呼吸相交替,这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
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
(1)培养小儿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加强适宜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4)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 (5)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 (6)保护幼儿声带
二 、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本节内容: 一、呼吸系统概况 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问题:
1、为什么说掏鼻子、挖鼻孔是一种坏习惯?人在 受凉感冒时为什么会流鼻涕? 2、为什么要用鼻呼吸?张口呼吸有什么坏处? 3、有时我们在吃饭时说笑,会呛着,这是为什么? 4、为什么不要让幼儿玩扣子、玻璃珠等小物件, 更不能放入口中?幼儿吃果冻时要注意什么?幼儿 呼吸道入异物时该如何处理?
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用鼻呼吸,戒除用口呼吸。
为什么要用鼻呼吸?张口呼吸有什么坏处?
张口呼吸空气没有经鼻腔过滤而由口腔直接被 吸入肺部,容易诱发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长期用口呼吸会影响面部的正常发育,呈现特 殊面容,表现为张口呼吸,鼻翼萎缩,嘴唇肥 厚,鼻唇沟变浅,上唇卷曲,牙列拥挤,腭盖 高拱,上前牙前突等,影响面部美观。同时, 由于牙弓的改变造成咀嚼肌张力不足,咀嚼功 能可下降,经常用口呼吸还可使口腔粘膜干燥 易裂,甚至影响到肺泡组织。
a.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管:细长。
b.右支气管:短粗、较陡直,易坠入异物。
2、肺:呈圆锥形
(1)左肺:上下两叶。
(2)右肺:上中下三叶
(三)呼吸系统的机能
1、呼吸运动——胸腔偶节律地扩大与缩小。
呼吸的深浅和快慢是可以自主调节的。
2、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 体量。
体检中常测定的一个指标。大小随年龄、性别 及健康状况而异。 3、气体交换——在肺泡及组织细胞处进行。
献血后,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一般经 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献血后适当补充 营养是必要的,但无须大吃大喝。适当增加营养以 提供足够的造成血原料,补充的重点是造血所需要 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等。 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规定每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至400毫升,两次献血 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
(3)扁桃体 扁桃体也称增殖腺,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扁桃体发 炎。扁桃体参与机体免疫。
扁桃体算是呼吸道 的防卫机关之一, 可以过滤病菌并产 生抗体,保护呼吸 道和食道不受病菌 侵入,而在三到五 岁时正是最发达的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