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介绍天津市蓝宇科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高成型科技型企业,具有一支以博士后、博士为科研领头人,以当地几所大学为技术依托的研发力量。
公司目前共拥有员工28人,全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有26人,占员工总数93%,硕士学位(含中级职称)以上的有9人,占员工总数32%,博士学位(含高级职称)以上的有5人,占员工总数的18%。
依赖于一支通过长期培养而建立起来的技术团队,目前公司拥有多位在管理、仪器、光電子、机械及计算机方面独具特长的技术专家,形成了具有过硬开拓能力的专业技术团队,使得企业生机勃勃,向高新技术领域不断推进。
从2000年起,公司筹备组就开始了对紫外差分光谱(D O A S )的基础性研究,2003年注册,自主研发了FB系列烟气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其中FB-4000(烟气监测部分)是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其核心技术采用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测量SO2、NOx的浓度。
该系统综合光、机、电及计算机于一体,直接用算法避开飞灰和水蒸气对污染气体测量结果的影响,与传统方法(例如稀释法和抽取法,均采用较为复杂的过滤、冷凝等装置进行处理)相比,不仅消除了飞灰和水蒸气对污染气体测量结果的影响,而且大大降低了维护费用。
仪器通过了实际环境下的长时间使用,进一步完善了仪器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
完成了业内权威专家对本项目的产品鉴定,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公司成立后,管理层实行了旨在推进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全面贯彻“创新是发展之本、市场是发展之源”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和挖掘了我们在光机电和计算机结合的技术优势,形成了富有技术特色的发展之路。
由公司自主研发的FB系列烟气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2003年4月18日在天津市计量技术研究所进行测试(放化字第20030020号),测试结果表明产品符合仪器标准技术要求。
2003年6月,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公司FB系列烟气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颁发企业产品执行标准证书(QHD528—2003)。
该系统又于2003年8月15日通过了天津市计量技术监督局的认证考核,取得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CMC)。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于2003年9月29日在环保总局举行了“FB系列烟气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我国著名的环保专家、全国人大常委魏复盛院士参加了鉴定会并担任主任委员,给系统”核发了“环境保护科技成果证书”。
2003年12月份,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推荐该产品参加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质监总局等四部委联合组织的“2004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推广计划的评选工作,在环保产品当中被评为A类并给予30万元的无偿资助,该目录已于2004年5月向社会公布,项目编号为“2004ED144002”。
2004年5月,我们的第一套“FB-1000烟气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在大港石化成功安装,并投入运行。
2004年9月和2005年6月公司分别参加了“2004年中国国际环境保护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国际环保监测仪器展览会”。
以及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暨会议”,引起了与会专家和用户的浓厚兴趣;作为全天津市首批试点企业,公司于2005年8月通过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2A”认证,此项认证的取得不仅提升了企业的产品形象,也使企业管理迈向更成熟的阶段;2006年6月21日,公司自主研发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仪通过中国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审查,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2006年6月,公司获得了天津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并授予“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证书”;2006年7月,FB系列烟气监测仪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产品认证”。
二、产品介绍FB系列烟气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是依据HJ/T76-2001《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监测方法》和HJ/T75-2001《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等标准要求,充分利用行业内先进的监测技术及原理,结合本公司对关键技术的科研成果深入开发而成。
它由烟气组分监测子系统(含SO2、NO X等)、颗粒物浓度监测子系统、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O2含量、烟气流速、温度、压力、湿度等)及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子系统构成,具有系统功能完善可靠、安装维护简单、使用成本低、性价比高等优点,是各行业烟道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用户的理想选择。
1、FB系列CEMS系统特点:◆采用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美国EPA环保署和国家环保局联合推荐使用的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环办[2003]49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应使用DOAS法监测环境空气)测量烟气组分浓度,避免和消除了水分、颗粒物及其它污染物对被测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支持多组分监测, SO2及NO X浓度的测量使用一个监测探头,且增加监测参数不增加任何硬件成本;◆不需传统采样探头取样,实现直接在线测量,简化了测量仪器,降低了设备投资成本;◆单边安装,结构简单,重量轻,既解决了仪器监测光路准直问题又节省了安装费用,更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和校准;◆与稀释采样法的“点”测量相比,直接测量法属于“线”测量,测量范围较宽,数据稳定性好,更能客观地反映烟道内的实际情况;◆运行成本低,与一般采样式测量系统年需5万元左右运行费用相比,本系统的运行费用每年只需1万元左右;◆仪器具有零点和参考标准自动校准功能,并配有反吹系统和保护外壳,具有较强的防污染能力,延长了系统的维护周期;◆系统集光机电一体化监测技术、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于一体;◆系统可自动完成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存储,并自动生成监测数据的时、日月及年报表,并可定时打印;◆监测数据可通过网络上传至环保部门,系统可兼容拨号上网、GPRS及局域网连接等多种信号传输方案;◆设备具有自动诊断和自动报警功能。
◆备有FB-1000、FB-4000和一拖二等不同型号,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配置,其中FB-4000型烟气组分监测系统为构建FB-1000型CEMS的核心模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独立安装使用,具有标准电源接口、数据通讯接口,是系统集成、工程配套的首选仪器。
本项目在监测仪器技术方面的创新是采用自适应算法,根据接收光谱的整体波形以及最大、最小值自动调整积分时间延长了光源(氘灯)使用寿命。
结构方面的创新主要有三点:一是采用单边直接插入探头安装形式使得安装简单,维护费用低;二是标定与测量采用了同一光路的气体标定方案,使得标定简便,测量精度高;三是运用了新颖的光源基座定位方案,使得光源(易损件)更换迅速,毋需调整。
采用DOAS方法消除飞灰、水蒸汽的影响。
对于飞灰、水蒸气的影响,传统方法(例如:稀释法和抽取法)均采用较为复杂的过滤、冷凝等装置进行处理,不仅改变了测量气体的原始成分,而且大大增加了用户的维护成本;而且在测量新组分气体时往往需要额外增加一套分析仪器,不便于扩展,而我们采用差分吸收光谱法处理吸收光谱的高频部分,利用每一种气体所特有的吸收谱进行计算以得到此种气体的浓度。
它具有:不需要复杂的过滤、冷凝装置,而直接用算法避开飞灰和水蒸气对污染气体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大降低了维护费用;增加一种新气体的测量功能,只需改变算法,扩展极其方便。
同时,该方案解决了污染气体有效吸收波段重合引起的影响。
如果重合比例较小,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波段来决定被测气体的浓度,从而降低不同种气体之间“串扰”的影响,这与传统光谱方法(紫外荧光法、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原理类似;如果重合比例较大,则通过基本原理部分所述的处理方法来确定被测气体的浓度,彻底实现了利用同一台仪器,同一光路测量多组分气体的浓度,如需增加其他对紫外光谱吸收的气体测量功能,只需增加一部分软件即可,在硬件上不需要增加任何设施。
2、项目技术现状目前,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如瑞典荣生和美国的热电子公司已经研究开发出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的SO2和NOx在线监测系统,我国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也在从事该方面的研究,但与国外同类仪器相比,在技术水平和性能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我国在线测量电站锅炉排放烟气中SO2和NOx等的国产仪器还处于研制阶段,烟气在线测量仪器这一市场外国公司占统领地位,但由于国外此类仪器价格一般过高,而且销售多采用代理的方式,售后服务不到位,很多使用单位对此类进口仪器越来越不满意,而对自主研发的国内仪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本项目属于光谱法在线组分环保监测分析仪,主要应用于固定气体污染源的监测(如火电厂、各个燃煤取暖锅炉)。
烟气SO2自动分析仪的原理按照分析方法分类有电导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动态范围较窄)、紫外吸收法、紫外荧光法、火焰光度法和定电位电解法(传感器寿命较短)。
按照采样方式分类主要有:(1)直接抽取法(包括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和紫外吸收法,主要为日本产品,国内有北京天融科工贸有限公司的产品等);(2)稀释法(包括烟道内稀释和烟道外稀释,主要为欧美产品,国内如北京长峰益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3)在线直接测量法(将一束红外光或紫外光直接照射到烟气上,利用SO2的特征吸收光谱进行测量)。
其主要国内生产厂家有:安徽铜陵蓝盾光电子有限公司。
另外,国内的大连中环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太原中绿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采用的分析方法均为定电位电解法。
北京牡丹联友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也有类似产品。
直接抽取法和稀释法是传统方法,占有大约九成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原理落后、工艺复杂,正在被以光谱法为代表的在线直接测量法所取代。
本项目采用的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是目前最先进的方法,因为刚刚起步,目前市场份额不大,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市场前景1、市场需求状况由于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高达66%以上,大量煤炭消耗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在“十五”期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并于2002年9月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
为实现排污目标,我国已开始实行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制度。
在2001年11月国家进行的863计划中,SO2的连续在线监测被列为所有开发项目的第一位,国家要对全国18000个重点污染企业,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和消减,以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因此要求18000个污染大户要逐步安装在线连续的监测系统,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加强实时监控。
另外,在线监测行业具有强大的政策背景,市场容量非常大,如上所述仅在“两控区”内的“污染大户”就有18000家,考虑到脱硫配套,市场的需求远在40000套以上;根据1996年统计,工业锅炉就有51万台,其中,20t/h 以上的工业锅炉约有12万台;根据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在线监测的市场容量远在30万套以上,市场价值上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