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宁煤王俭简介
简介:
王俭,男,汉族,1960年10月生,宁夏中宁县宁安镇白桥村人,中共党员,矿业工程硕士,在读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2007年获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自治区十届人大代表。
神华宁煤王俭凭借对煤炭事业的执着,抓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历史机遇,以战略思维科学发展,用创新思路加速发展,运作了一大批煤炭、煤化工、煤炭深加工以及综合利用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宁夏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征程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成绩:
王俭担任神华宁夏煤业集团董事长以来,始终把企业的发展融入地区经济和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战略,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不断加快宁东重点项目建设,五年完成投资480亿元,建成特大型矿井6对,大型煤化工项目2个,生产建设规模突破1亿吨,为拉动宁夏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神华宁煤王俭带领企业加强战略研究,深化内部改革,强化基础管理,原煤产量由2004
年底的2070万吨增长到5025万吨,增长了2.4倍;营业总收入由44.28亿元增长到171.9亿元,翻了近两番;利润由2320万元增长到24.47亿元,增长105倍;上缴税费由3.41亿元增长到22亿元,增长7倍。
他倡导发展煤化工产业,引进德士古煤气化、西门子GSP煤气化技术,德国鲁奇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甲醇制丙烯技术,ABB公司气相聚丙烯工艺等世界一流的煤化工工艺,加速吸收、消化和再创新,引领国内煤化工技术发展。
几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中煤协会科技进步奖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
享受国务院和宁夏政府特殊津贴,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杰出人才。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神华宁煤王俭积极扶持区内供电、化肥、供热及居民使用,让利6亿元,连年招录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减轻了社会负担。
他关心采煤沉陷区建设,实施“两堂一舍”改造工程,完成石嘴山、灵武两个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开展经常性扶贫慰问活动,安置16593户员工,提高了采煤沉陷区员工的生活质量。
享受国务院和宁夏政府特殊津贴,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杰出人才
作为神华宁煤集团董事长的王俭,他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战略部署,在全力推进自治区“一号工程”实践的征程中,主持完成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总体规划、宁东煤炭开发规划、宁东煤化工基地建设规划。
他撰写的《建设宁夏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实现宁夏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和《神华宁煤集团精细化管理实践》等理论文章,在《中国煤炭》、《煤炭经济研究》等杂志发表后,引起了高层领导的极大关注,为自治区领导战略决策“一号工程”建设
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他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下,宁东基地被国家列为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和6个煤化工基地之一。
集团公司现开工建设煤炭、煤化工重点项目37个,企业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由2002年的4.5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2.53亿元,年均增长86.29%。
羊场湾煤矿一期建成投产,成为西北第一对千万吨级特大型现代化矿井,枣泉煤矿一期500万吨/年建成投产,鸳鸯湖矿区5对矿井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
原煤产量由2002年的1574万吨增加为2007年的3368万吨。
集团拥有和正在办理矿业权的煤炭资源量达295亿吨,采矿权资源储量29.87亿吨。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胡锦涛、吴邦国、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
依托宁东煤炭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产业升级战略,不断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基甲醇、煤基二甲醚、煤基烯烃、煤炭间接液化等煤化工项目,培育优势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宁夏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神华宁煤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他的努力下,目前,25万吨/年甲醇和21万吨/年二甲醚建成投产,煤化工产业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
60万吨/年甲醇项目地下管网全部完成,地面工程陆续开工。
煤基烯烃项目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鸳鸯湖矿区铁路专用线古鸳线、鸳化线、鸳鸯湖枢纽站、甲醇专用线已具备通车条件。
倾注了王俭同志智慧和汗水的煤化工项目,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已初具规模,并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确保投资、工期、质量实现有效控制,打造一流精品工程,在神华宁煤王俭的领导下,集团公司建立了精细化管理体系,完善绩效考核、优化财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采购管理和效能监察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
扁平化管理机制,推动了集团公司建设“五型企业”步伐,有效保证了重点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建设。
神华宁煤王俭心系员工群众,关心员工生活,干干净净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他以坚定的政治信念、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投身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他不断充实知识能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正在为自治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着自己应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