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功能性食品》课程论文 2015.5免疫球蛋白的开发和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功能性食品成分之免疫球蛋白的分类,研发情况,检测标准,开发技术,产品应用状况及前景。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免疫球蛋白检测加工开发应用一、功能性食品介绍:1.1 功能性食品的产生背景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越来越繁多,对食品功能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维持人的生存,消除饥饿,到现在的食品功效学研究,从构建、维持和修复机体组织,到可以帮助我们降低疾病风险,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多种老年疾病。
食品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研究事物的成分,开发功能性食品已成为国际上食品研究瞩目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基于此,功能性食品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且在食品市场中占据了极大的份额。
1.2 了解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肌体功能,不易治疗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有时也称为保健品食品。
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
对功能性食品有以下几点要求:(1)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2)其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
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需营养素的要求。
(3)功能性食品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
(4)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1.3 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1)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2)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毒副作用。
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3)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要自由摄取。
1.4 功能性食品在我国的市场现状近年来,我国的功能性食品行业虽然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虽然我国保健食品企业的总体规模偏小,但这一问题正在逐步改善。
2011年年底中国约有2000家保健食品企业,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占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38%,投资在1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企业占6.66%,投资在10万元至100万元的小型企业占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在逐年提高。
二、免疫球蛋白介绍2.1 了解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简称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
由浆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和其他体液(包括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还可分布在b细胞表面。
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大类: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
且IgG,IgA和IgM还有亚类。
其中IgG,IgD,IgE均为单体,分泌液中IgA(SIgA)是双体,IgM是五聚体。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由两条相同的轻链和两条相同的重链所组成,是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分子;由高等动物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经抗原的诱导可以转化为抗体。
可溶性免疫球蛋白存在于体液中,参与体液免疫;膜型免疫球蛋白是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
免疫球蛋白不仅存在于血液中,还存在于体液、粘膜分泌液以及B淋巴细胞膜中。
它是构成体液免疫作用的主要物质,与补体结合后可杀死细菌和病毒,因此,可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
食物来源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来自乳、蛋等畜产品。
2.2 免疫球蛋白与疾病所有的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并不都是抗体。
免疫球蛋白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特异性和多样性。
它们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
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时也有致病作用。
临床上的过敏症状如花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青霉素导致全身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等都是由免疫球蛋白制剂能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可作药用。
如注射人血清或人胎盘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可防治麻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
免疫球蛋白是一个多藣有分子:(1)可结合抗原;(2)可作为抗原诱发抗体的产生;(3)可激发一系列如补体激活、吞吐噬调理、信号传导等次级反应。
各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
例如,IgM 是体液免疫应答首先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SIgA是机体黏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
IgE是同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有关的Ig。
IgD以膜结合形式存在于B细胞,在B 细胞分化发育中起重调节有作用。
2.3 免疫球蛋白的使用1、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要长期保持体内所含丙种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须每隔2周注射1次。
2、应用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该药随所含抗体量的不同而预防效果各异。
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各种疾病是不可能的。
3、如果反复注射丙种球蛋白,因其本身可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一种对抗丙种球蛋白的抗体,即抗抗体,一旦再注射丙种球蛋白,就会被抗体中和,不能发挥其抗病作用。
4、人体自身能够合成丙种球蛋白,如经常使用外来药品,就会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
5、由于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万一在来源上把关不严,反而造成血源污染,使健康人体传染上疾病,况且对人体来说,外来的丙种球蛋白毕竟是“异物”,个别人注射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由此可见,不能把丙种球蛋白作为强化剂、补药来使用,因为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通过反复注射该药来长期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2.4 免疫球蛋白的副作用1.疫苗可能接种失败,给母肾的功能增加压力。
2.可能会使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给治疗带来困难。
3.可能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有潜在危险。
2.5 免疫球蛋白的提取方法初提:1.硫酸铵分级沉淀法 2.乙醇分离法提纯:1.离子交换法 2.亲和色谱法 3.凝胶过滤法制备:1.色谱分离法 2.超滤分离法三、免疫球蛋白IgG检测标准3.1 国标(GB):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片剂、胶囊、粉剂类型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当取样量0.1g,稀释至25mL,进样量20uL时,检出浓度为0.5mg/ml。
原理:根据高效亲和色谱的原理,在磷酸盐缓冲液条件下,免疫球蛋白IgG与配基连接,在pH2.5的盐酸甘氨酸条件下洗脱免疫球蛋白IgG。
试剂:流动相A:pH6.5,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
流动相B:pH2.5,0.05mol/L甘氨酸盐酸缓冲液。
IgG标准贮备液:称取IgG标准品0.0100g,用流动相10.0mL,摇匀,浓度为1.0mg/mL。
IgG标准系列溶液:取IgG标准贮备液,用流动相A(3.1)稀释成含IgG 0.2,0.4,0.6,0.8,1.0mg/mL的标准系列。
临用时配制。
仪器和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具紫外检测器和梯度洗脱装置。
HPLC参考条件:色谱柱:PharmaciaHI-TrapProteinG柱,1mL。
波长:280nm。
进样量:20uL。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3.2 牛初乳及其制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分光光度法范围:本方法规定了牛初乳及其制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牛初乳及其制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0.2mg/ml。
原理:免疫球蛋白IgG。
试剂与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
实际用水应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要求。
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4)4%聚乙二醇缓冲液IgG标准贮备液抗IgG抗体贮备液仪器与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340nm,配有微量比色皿。
微量移液器。
反应管,0.5mL.冷冻离心机。
分析天平,感量0.1mg和0.01g。
恒温水浴锅。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3.3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G简介:本方法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 含量的方法,成功测定了不同剂型、片剂、粉剂及胶囊、牛初乳保健品中IgG的含量。
以37cmX50 -m i.d.未涂敷熔融石英毛细管为色谱分离柱,50 mol/L四硼酸钾+65 g/L聚乙二醇20 000 1 moi/L氢氧化艳调pH10.0 为运行缓冲液,于214 nm波长处检测。
详细研究了影响实际样品中IgG分离及准确定量的关键因素,如添加剂的种类、浓度、运行及样品缓冲液的浓度及pH等。
采用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方法的精密度为:2.1%(n =7),检出限为6.25 mg/L(S/N=3)。
线性范围为50 ~2000 mg/L;400 mg/L IgG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4 % 峰面积的RSD为2.9 %(n =7)。
6 min 内即可实现保健食品中IgG的分离与测定。
结果与产品标示值基本吻合。
四、免疫球蛋白IgG加工技术4.1 聚(乙烯基酯树脂一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用于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简介:以乙烯基酯树脂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r腈(AIBN)为引发剂,十二醇为制孔剂,经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乙烯基酯树脂一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
用y.缩水甘油基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整体柱进行衍生化处理后,整体柱上的环氧基团经0.25 mol/L H:SO。
水解制成二醇柱。
考察了pH值及缓}申液浓度对免疫球蛋白在该整体柱上的保留行为的影响,并对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进行了分离。
同时在不同浓度的缓冲液中对鸡卵黄中免疫球蛋白进行了分离,并比较了间隔臂对鸡卵黄中免疫球蛋白的分离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含间隔臂的整体柱比不含间隔臂的整体柱对鸡卵黄免疫球蛋白有更好的洗脱分离能力。
此外,还考察了该柱对免疫球蛋白的吸附能力,免疫球蛋白在该柱上的最大吸附量为35u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