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关于延缓衰老的发现
文法学院
摘要:中国传统医学对延年益寿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珍贵的文献记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现代中医药实验表明,中药可以通过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抗DNA损伤等作用延长机体寿命及细胞的传代能力,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关键词:延缓衰老;中药;药理作用机制
衰老是一种自然的过程,生物分子自然交联学说对此作过比较系统的阐述。
该学说在论证生物体衰老的分子机制时指出:生物体是一个不稳定的化学体系,属于耗散结构。
体系中各种生物分子具有大量的活泼基团,它们必然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使生物分子缓慢交联以趋向化学活性的稳定。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在抗衰老抗氧化的研究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探明衰老的本质,寻找有效的抗衰老药物已成为当前老年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现就抗衰老中药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人体衰老的机理
1.1衰老是人体机能变缓的直接表现,也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衰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过度氧化、细胞寿命、衰则全身衰、蛋白质老化、内分泌功能减退、荷尔蒙缺失、微循环障碍,而又有较好之实际效验者,当以肾虚致衰之说为最。
肾虚致衰是肾元之阳气和肾藏之精气亏损、虚少,五脏气血津液生化无源导致的诸多衰老病态和衰老过程。
中医还认为,久病、慢性病没有不损及肾气的,所以又有“病久之疾、穷必及肾”之说。
1.2现代医学理论现代医学认为衰老是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表现,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使衰老的遗传程序学说有了新进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有报道第1,4,7号染色体与X染色体上各自存在着与衰老有关的基因。
[2]关于衰老的学说有很多种,氧化自由基学说为1956年由Aging[3]提出,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学说之一。
,这表明衰老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2延缓衰老中药及其药理机制
2.1抗氧化作用正常代谢过程所产生的自由基如果能很快被机体防御系统所清除,不会造成危害,如不能完全被清除,则会使生物大分子遭到损伤,导致人体衰老,大量资料表明,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能力下降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生化机制,诸如炎症、免疫性损伤、缺氧-再灌流损伤、药物和毒物的损害、营养缺乏、乙醇中毒、放射线损伤、衰老、癌症、休克、氧中毒等均与自由基有关,补充抗氧化剂可使一些疾病得到缓解,无疑为这类疾病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有希望的新路[4]。
人参皂苷可明显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及其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能减少自由基对
细胞的损伤,亦可减少脂褐质在脑、心肌中的沉积达到抗衰老的效果[5]。
研究证实,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中草药尚有:黄芪[6]、银杏叶、大黄、灵芝、枸杞[7]、蛤蚧、红景天、绞股蓝[8]、西洋参、五味子等,一些中药方剂如百年乐、龟龄集、参鳖补膏、五味子冲剂、复方丹参合剂等亦有抗氧化作用。
2.2免疫系统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适度调节,可以延缓衰老。
因此,近年应用免疫调节剂防治老年病与控制衰老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补气药人参抗衰老,除了能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机体代谢功能、自由基清除等生理生化现象从衰老趋向正常外,还对免疫功能衰老的改变极有影响。
[9]。
香菇所含多糖能增强抗体形成细胞,促进吞噬细胞功能,提高免
疫力[10]。
野玫瑰根可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提高脾脏抗体生成细胞的OD值[11]。
枸杞多糖在调控T细胞过度凋亡方面具有下调促凋亡基因表达及上调抗凋亡基因表达的协
同作用,从而逆转衰老时T细胞过度凋亡的趋势,有助于衰老时免疫稳态的恢复和重建[12]。
冬虫夏草可促进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13]。
六味地黄多糖对绵羊红细胞体外诱导的正常小鼠脾抗体形成细胞生成反应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抗体形成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加[14]。
2.3调节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极易受自由基系统的影响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研究发现,很多中药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能延年益寿,延缓衰老。
鹿茸水提物可抑制小鼠脑、肝活性,使脑内单胺类递质增加,从而加强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15]。
丹参酮ⅡA2磺酸钠能清除氧自由基,丹酚酸A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小鼠记忆功能障碍,并使小鼠脑组织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氢氧自由基的生成明显减少[16]。
复方剂乌龙丹、脑血宝
制剂、益智灵、参鳖补膏、健脑补肾丸等亦有改善大脑功能的作用。
2.4调节内分泌系统。
中药可以通过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内分泌功能来延缓衰老。
附子、菟丝子、人参、黄芪、杜仲、冬虫夏草、补骨脂、肉苁蓉等能显著增加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增加唾液皮质醇浓度,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从而改善和平衡老年人内分泌水平,延
缓人体衰老。
灵芝水提取液可通过强化内分泌系统(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甲状腺系统和肾上腺皮质功能来调节机体的多种代谢活动,达到抗衰延寿目的[17]。
3抗衰老中药的药理实验方法
在现代抗衰老中药的研究中,把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体外与体内试验结合起来,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配合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起一系列快速、有效的研究途径和新方法,从而可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
研究药物对正常动物自然衰老和人工衰老的动物模型的有关组织老化代谢产物的影响也是衡量药物抗衰老活性的常用方法之一[18]。
近些年来,皮质醇和睾酮、氨基酸神经递质含量,Na+-K+-ATP酶和线粒体复合酶Ⅰ、Ⅳ活力测定,线粒体ATP的合成[19]等一些指标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4展望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每四个老人中就有一位是中国人.所以抗衰防老的研究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在这方面,中医药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维护诊治,积极防止衰老,延
长寿命有着独特的科学理论,宝贵的实践经验,广博的中药和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20]。
所以,我们在现代医药学理论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在原有的成果上,继续深入的研究,发挥出中医药的优势,研究出好的药品,造福于全人类。
参考文献:
[1]Blasco MA,Funk W,Villeponteau B,et al.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and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 of mouse telomerase RNA[J].Science,
1995,269(5228):1267.
[2]杜历生.衰老机理和延缓衰老的措施[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4(4):108.
[3]Harman D.Aging:a theory based on free radical and radiationchemistry [J].J Gerontol,1956,11:298.
[4]许士凯,王晓东.天然药物抗衰老有效成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9):2497.
[5]朱建明.人参皂苷的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1998,23(2):18.
[6]黄飞华,陈永灿,朱婉萍,边毓士.复方黄芪饮改善小鼠记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4):57.
[7]徐承水,房玉珍.枸杞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0,23(3):16.
[8]涂秀英,曹智勇,聂复礼.绞股蓝抗衰老药理实验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9,11(4):170.
[9]江必武.浅析中药抗衰老的免疫调节作用现代[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13(2):219.
[10]唐粉芳,金宗谦.香菇发酵液对小鼠抗衰老及增强免疫力功能的评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4,8(1):9.
[11]陈新谦.近十年来国内抗衰老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1995,30(9):515.
[12]沈自尹,郭为民,陈瑜.枸杞多糖调控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18(9):628.
[13]王根维,李鲜红,田锋,等.冬虫夏草水提液对小鼠抗红细胞抗体产生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4):301.
[14]齐春会,张永祥,乔善义,等.六味地黄多糖体外对正常及衰老小鼠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15(2):157.
[15]陈新谦.近十年来国内抗衰老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1995,30(9):515.
[16]杜冠华,张均田.丹酚酸A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J].药学学报,1995,30(3):184.
[17]徐承水.灵芝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0,2(2):69.
[18]李仪奎,刘青云,沈映君,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92.
[19]王学美,富宏,刘庚信.五子衍宗丸对老年线粒体DNA氧化损伤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6):331.
[20]李巧兰.论中医抗衰防老的研究.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