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卷

精选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卷

万州二中高2018级高二下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此选项填涂在答题卷规定位置)1.题1图中关于种群特征概念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C.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D.春运期间,上海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④⑤2.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根瘤菌中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分别有多少种A.8、4、4、8 B.4、4、4、4C.5、4、4、5 D.8、4、5、4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不再变化B.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群落内竞争激烈4.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B.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B.有些金丝桃,因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D.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7.题7图为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4%D.X1、X2、X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B.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C.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D.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9.下列关于生态学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体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C.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沟通,对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沟通效果不明显D.制作的小生态缸必须是透明且密封的,并给予适当的光照10.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A.原核生物的tRNA合成无需基因指导B.真核生物tRNA呈三叶草结构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进入细胞核D.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DNA11.近期我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引发公众的关注。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A.开发新能源,降低空气中PM 2.5的含量B.减少汽车使用,降低汽车尾气排放C.大力植树造林,减少沙尘暴的发生D.提倡火力发电,提高燃煤使用量12.在大量使用1(化肥)、2(农药)、3(普通洗衣粉)、4(石油)和(高含硫煤炭)这几种物质中,能促使赤潮发生的是A.1和2 B.1和3 C.2和4 D.3和51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的创作灵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14.取1个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细胞,这4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 )A.2 B.3 C.4 D.前三项都对15.下列有关题15图的生物学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个体的概率是B.乙图若为某动物的受精卵,则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正常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C.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aY四种16.题16图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据题意推断甲病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Ⅰ2的基因型为bbX A X aC.Ⅱ5的基因型为BbX A X A的可能性是0D.Ⅳn同时患有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161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B.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C.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在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18.由一个DNA分子一条链转录出来的mRNA中碱基的构成是:25%U、35%C、15%A、25%G。

那么,该DNA分子中碱基的构成情况是A.15%A、25%G、25%T和35%CB.30%A、20%G、30%T和20%CC.25%A、35%G、15%T和25%CD.20%A、30%G、20%T和30%C19.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以DNA的一条链作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以mRNA作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C.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能转运多种氨基酸D.一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合成相同的多肽或蛋白质20.下列有关题20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体现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最先由萨顿提出B.基因的表达包括图中的a、b和c过程C.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该酶催化d过程的进行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21.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 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 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bb×AB B.AaBb×AbC.Aabb×aB D.AABB×ab22.为了鉴定图中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

下列方案可行的是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B.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23.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 B.9/19 C.1/19 D.1/22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前提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C.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 t=N0λt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25.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A.肽键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C.氢键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2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B.摩尔根等人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7.用32P标记了某种生物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28.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 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和16% B.34%和18%C.16%和34% D.32%和18%29.经测定,甲、乙、丙A.双链DNA、单链DNA、RNAB.单链DNA、双链DNA、RNAC.双链DNA、RNA、单链DNAD.RNA、单链DNA、双链DNA30.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及转录此mRNA的基因中碱基数至少依次为A.33 11 66 B.36 12 72C.12 36 72 D.11 36 66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21.某生物研究所对我国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题21(1)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调查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取▲法。

若标记个体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高”或“不变”或“偏低”)。

②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直接原因是▲。

③在环境条件不被破环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中文名称)。

(2)据调查,该草原生态系统100年前发生过大火,所有植被被焚毁。

在历经了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已知该草原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

研究人员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题21(2)表(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它以此类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