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 2019年春[9008]《组织行为学》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 2019年春[9008]《组织行为学》大作业答案
29、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 】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需要 安全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30、21、按照双因素理论,下列选项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工Leabharlann 环境 工作富有挑战性 工作上的成就感
多项选择题
31、14、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看,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有【 】 自发性 目的性 持久性 因果性 可变性
静态管理 成本管理 固定管理 动态管理
6、4、提出Y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 海德 罗斯 马斯洛 麦克里格
7、19、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 事业生涯开发 事业生涯选择 事业生涯管理 事业生涯设计
8、24、公平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麦克里兰 马斯洛 弗鲁姆 亚当斯
能力
世界观 性格
气质
兴趣
39、1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特征的内容的有【 】 动机 价值观 世界观 兴趣 需要
40、12、组织行为学的边缘性主要表现为【 】 多层次相交切性 多学科相交切性 多学科相交叉性 多层次相交叉性 多学科相平行性
41、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具有【 】 边缘性
应用型
两重性
特殊性 统一性
E. 日本 英国 美国 法国
20、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
事物 个体
团体 组织
21、11、影响人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变化的因素有爱好和兴趣、价值观及【 】 家庭 学校 传媒 抱负水准
22、8、依据组织的结构特征,沟通可分为【 】 B.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 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
积极性 创造性 主动性 客观性 14、13、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在【 】 《企业管理学》 一书中提出 《人的动机理论》 一书中提出 《工作和激励》 一书中提出
《动机论》 一书中提出 15、20、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
服务 创新 激励 从众
16、25、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有计划的、全局性的,旨在 提高组织性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是【 】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9008 学年学季:20191
单项选择题
1、17、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是指【 】 首因效应 知觉防御 晕轮效应 投射
2、1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D. 马斯洛 奥德弗 麦克里兰 赫兹伯格
3、27、按照沟通的方向来分,沟通可分为【 】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4、15、现代组织结构理论产生于【 】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5、6、事业生涯管理是一种【 】
42、13、领导决策民主化的特征有【 】 决策体制的合理化 决策方法的科学化 决策观念的民主化 决策的法制化 决策研究的公开化
43、8、以下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有【 】
需要层次理论 ERG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 双因素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44、16、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有【 】 矩阵制 事业部制 直线制 直线职能制 职能制
50、4、简析群体决策的利与弊。 参考答案: (1)优点: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增加观点的多样性;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增 加合法性;(2)缺点:浪费时间;从众压力;少数人控制;责任不清。
51、7、简述组织老化的标志及克服组织老化的对策。
参考答案: (1)标志:机构臃肿;反应迟钝;文山会海;模式僵化。 (2)对策:定期审议;破格行为;走动管理;越级建议;人员平移;灵活用工;组 建团队。
25、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 】
F. 人的行为反应的规律性 人际关系的规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规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26、10、一般认为,一次冲突大约要经历的阶段有【 】 四个 五个
六个 三个
27、26、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标准是【 】
群体凝聚力 群体规模 群体规范 群体转移
28、5、有效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社会发展 个人至上 组织至上 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32、5、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主要有【 】 信息沟通
动机
个性特征
威胁
组织文化
33、6、领导威信的特点有【 】 间断性 不可抗性 持久性
外在性 内在性
34、17、领导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有【 】
信息健全原则 集体决策原则 系统分析原则 对比择优原则 可行性原则 35、4、依据沟通的表现形式,沟通可以分为【 】 非言语性沟通
45、7、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主要包括【 】 智能结构 专业结构 知识结构 个性性格结构 年龄结构
46、9、组织文化建立的原则有【 】 环境原则 价值原则 激励原则 目标原则 卓越原则
47、18、一般说来,组织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
阶级性 民族性 整体性和个体性 创新性 历史连续性
48、15、领导行为理论包括【 】
23、23、对个人今后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 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做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 】
事业生涯选择 事业生涯管理 事业生涯开发 事业生涯设计
24、29、首因效应是一种【 】 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 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 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 人们保护自己的思想方法倾向
59、5、何谓组织文化?试分析组织文化的特性和所包含的内容。
参考答案: (1)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 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 规范的总和。 (2)特性:阶级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个体性;历史连续性;创新性。 (3)内容: (1)组织目标或宗旨,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2)共同的 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3)作风及传统习惯,为达到组织的最高目标和价值 观念服务;(4)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确保组织文化的贯彻。 60、3、领导威信有何作用?如何提高领导威信? 参考答案: (1)领导威信的作用:决定了领导者影响力的强弱;是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条件; 有利于推进组织改革;有助于融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利于吸引人才。 (2)提高领导威信的方法:威信的形成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形成非权力影响 力中的品格、感情、知识、能力等要素,所以可以通过树立优秀品格、提高知识水平 和专业技能、建立工作实绩、以身作则等方法来建立和提高领导者的威信。
57、1、小道消息的特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减少小道消息的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 (1)特点:首先,它不受管理层控制;其次,多数组织员工认为它比高级管理层通 过正式沟通渠道解决问题更可信、更可靠;第三,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利 益。 (2)目标:建构和缓解焦虑;使支离破碎的信息能够说得通;把群体成员甚至局外 人组织成一个整体;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和权力。 (3)建议: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公开解释看起来不一致或隐秘的决策和 行为;强调目前决策和未来计划积极方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一面;公开讨论事情 可能出现的最差结局。
领导权变论 领导行为二元四分论 领导行为方格论 领导作风论 领导素质理论
主观题
49、1、何谓组织认同感?组织认同感对组织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组织认同感: 是员工对其组织的认同程度,包括三个部分: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 任和接受;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作用:(1)有认同感 的员工很少离开工作岗位;(2)有认同感的员工通常表现出色;(3)有认同感的员 工会坚决支持和贯彻执行组织的政策;(4)有认同感的员工能充分地发挥工作的积 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
(2)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侧重于人的需要、理解和认识等心 理因素对激励的影响,在心理学上属于认知学派。内容型、过程型激 励理论对认知的心理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对行为结果及其反作用说 明得不够。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建立帮助管理者能采取可以操作的 激励措施,因而受到欢迎。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与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并不矛盾,行 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是在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基础上的发展运用。
9、30、在组织行为学中,将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的倾向称为【 】 A. 群体促进效益 协同效应 社会惰化效应 责任分摊效应
10、28、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景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
为方式的【 】
依赖 看法 期望 规定 11、16、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 】
归因理论 X理论 Z理论 Y理论 12、22、在群体压力下,个体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这种效应是【 】 群体促进效应 从众效应 协同效应 社会惰化效应 13、18、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最充分的发挥是【 】
53、
2、简述创造性行为的特点与类型。
参考答案: (1)特点:首创性;有用性;适应性;主动性。 (2)类型:技术发明型;科学发现型;艺术塑造型;组织管理型。
54、3、简述影响事业生涯选择的因素。
参考答案: 影响因素:(1)首先要受个人条件的影响;(2)要受到父母的影响;(3)要受到 朋友、同辈群体的影响;(4)要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5)学校教育对职业选择 也有直接影响。
组织变革 组织战略 组织演进 组织发展
17、7、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的现 象称为【 】
C. 协同效应
综合效应 沟通效应 互动效应
18、9、领导权力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控制权、专长权和【 】 指挥权 奖惩权
人事权 决策权
19、3、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 为学最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 】
52、5、何谓冲突?处理冲突的应用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由于互不相容的目标、认识或情感而引 起的相互作用的一种紧张状态。(或者说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社会 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相互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2)应用策略有:运用竞争;运用合作;运用回避;运用迁就;运用折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