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解度曲线图像题

溶解度曲线图像题


解度/
g 0
温度/C
O
20 40 60 80
20
40
60 80


全国各地溶解度曲线考题汇编
1.(3分)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

请你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质
的溶解度。

(2) _______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60℃时,将80 g 甲物质放入100 g 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5分)下图甲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解度g
温度C
镁条
的饱和溶液甲乙
(1)甲图中,t 2℃时,A 、B 、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P 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 (2)t ℃时,将B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 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 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 可能为A
、B 、
C 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

3.(3分)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在t 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图2中a 、b 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________℃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 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4.(3分)溶解度曲线能使我们直观的了解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同时,我们还能在曲线图中找到许多“共同点”,4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氯化钠和硫酸锂在0℃的溶解度均为____ g ;
2)它们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都 (选填“很大”或“不大”) 3)分别从它们的溶液中获得大量晶体,都可以采用 的方法结晶。

5.(3分)右图是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曲线图回答问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A 、B 、C 符号)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0°C 时物质的溶解度都为0g
C . 图中所列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10°C 时,100 g 水中溶解 g 硝酸钠才能形成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精确到0.1%)。

6.(3分)图2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g;
(2)60℃时,在100g水中加入9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
(3)将8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至室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溶液。

7.(4分)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曲线上Q点表示 ________ ;
(2)在l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_____B(选填“>”、
“=”或“<”);
(3)30℃时,将10 gA物质加人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不
饱和溶液,若再加入A物质 _____g或降温到℃,则都能恰好
形成饱和溶液。

8.(4分)根据图回答:
(1)S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_℃时S
A=S B>S C;
(2)随着温度的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3)要将B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填冷
却或蒸发)
(4)t3℃时,90 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_________________g。

9.(6分)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0~100℃)的变化见下表:
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之间;
②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填“>”、“<”或“=”);
③某同学欲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分离出硝酸钾,他应采取的方法是
④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80g硝酸钾,形成硝酸钾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10.(8分)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⑴图中B点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
3℃时,每100g溶剂
和S1 g溶质形成不饱和溶液。

A点的意义:。

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⑵若A、B两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加20克
水,A点的溶解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A、B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前者大”、
“后者大”或“相等”)。

⑶当温度降低时,A点变动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原来比较(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⑷若使M点的(100+S1)g溶液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至℃;增加溶质 g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