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系统萎缩MRI演示文稿

多系统萎缩MRI演示文稿

桥臂异常信号:与神经细胞丢失,胶质细胞增生有关,桥 臂对称性T2加权高信号。
脑干各径线测量
OPCA(MSA-C型)
同年龄正常人脑干各径线
MSA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美国密歇根大学Gilman等提示的MSA的4组临床特 征和诊断标准 临床特征(1)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和(或)排尿功能障碍;
T2WI 冠状位
T2WI 桥脑萎缩,十字征
T1WI 桥臂及小脑萎缩,四脑室扩大
T2WI 桥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脑萎缩,桥脑十字征
MSA-C型与MSA-P型影像比较
桥脑十字征,以MSA-C型多见 壳核裂隙征,以MSA-P型多见 壳核背外侧低信号,以MSA-P型多见 两侧桥臂对称性异常信号,无显著差别 桥脑、桥臂、延髓及小脑萎缩,以MSA-C型多见 壳核及中脑萎缩,以MSA-P型多见 四脑室、桥前池、桥小脑角池扩大,以MSA-C型多见 侧脑室扩大,以MSA-P型多见 三脑室扩大,无显著差别
于1969年首次命名。 既往MSA包括Shy-Drager综合征(Shy-Drager syndrome,SDS
,MSA-A型)、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MAS-C型)和纹状体黑质变性(striatonigral degeneration,SND,MSA-P型)三种类型。 目前MSA主要分为两种临床亚型,其中以帕金森综合征为突出 表现的临床亚型称为MSA-P型,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突出表现 者称为MSA-C型。
MRI主要征象
脑干、小脑中脚(桥臂)及小脑萎缩,壳核 萎缩;四脑室、桥前池、桥小脑脚池扩大 桥脑“十字征”:呈十字形略长T1长T2异 常信号,FLAIR呈高信号 两侧桥臂对称性异常信号(略长T1长T2异 常信号,FLAIR呈高信号) 两侧壳核“裂隙征”:两侧壳核外侧缘裂 隙样高信号 两侧壳核背外侧低信号
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发音困难;四肢肌张力齿轮样 增高,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3级,腱反射(+++),双侧 掌颌反射(+),双侧巴氏征(+)
桥脑十字征
壳核裂隙征
T1WI横断位 三脑室、侧脑室扩大 T2WI矢状位 脑干萎缩 桥前池、四脑室扩大
T2-FLAIR 横断位 桥脑十字征,小脑萎缩
即纹状体黑质变性,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及自主 神经衰竭。Adams和Salam-Adam认为这三种疾 病具有异质性的同一种疾病,故将其称为纹状 体-黑质-小脑自主神经变性。
在多系统萎缩中,有89%出现帕金森综合征, 78%出现自主神经功能衰竭,50%出现小脑性共 济失调,少数出现锥体束征,眼外肌麻痹和认 知功能障碍。
血常规及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
导入本院图片 T2WI桥脑十字征,两侧桥臂对称性略高信号,桥小脑角池及桥前池扩大
T1WI两侧桥臂对称性略低信号,增强桥脑未见异常强化灶
病例2
临床资料 男,61岁,主诉:头晕11年,行走不稳4年 患者出现头晕,伴视物旋转,无头痛及恶心、呕吐;无 肢体活动障碍 在杭州某医院检查诊断“小脑萎缩” 10年来有性功能下降,并出现晕厥一次 近4年来出现行走及站立不稳。 临床拟“帕金森氏病”收入住院 血常规及脑脊液检查正常
病理基础
桥脑十字征:桥脑核及其发出通过桥臂到达小脑的纤维变 性,而齿状核发出构成小脑上脚的纤维和锥体束未受到损 害。桥横纤维和桥臂的变性和神经增生使其水量增加,形 成MRI的T2加权桥脑的十字形高信号。
壳核裂隙征:壳核神经细胞丢失,胶质细胞增生造成壳核 萎缩,壳核和外囊间隙增大,或者由于铁沉积和小胶质细 胞增生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导致。T2WI及FLAIR表现为壳核 背外部低信号及外侧缘裂隙状高信号。
MSA相对特征性影像表现
桥脑十字面包征 桥臂(小脑中脚)对称性异常信号 壳核裂隙征
病例1
临床资料
女性,57岁,主诉:反复夜间不自主运动伴记忆下降3年
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夜间有讲梦话,伴双手不自主运动,无 明显攻击性,无梦游情况;无口吐白沫及舌咬伤;无二便失 禁
自觉近3年来记忆力减退,以近记忆下降明显
桥脑、小脑萎缩,桥前池、环池及桥小脑角池扩大,桥脑十字征
桥脑、桥臂、小脑萎缩,桥小 脑角池及四脑室扩大
壳核背外侧低信号
病例3
患者,女,58岁 主诉行动迟缓4年,震颤、小便失禁3年
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逐渐出现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肢体僵 硬感,无明显肢体震颤,伴有尿频、尿急
外院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美多芭”治疗,症状改善 不明显,并逐渐出现行走不稳,经常跌倒,精细动作欠灵活, 伴口齿不清,饮水呛咳,有强哭强笑
多系统萎缩MRI演示文稿
优选多系统萎缩MRI
多系统萎缩概述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成年期发病、 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 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 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等症状。是由Graham和Oppenheimen
临床表现
患病率为4.4/10万,发病年龄平均50岁,明 显早于特发性帕金森病,病程3~9年。
锥体外系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功能障 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及锥体束损害等表现。
尚有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眼球活动受限,眼 球快速扫描运动障碍、喘鸣、远端肌阵挛等。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首发症状,主要受损表现不同,本病 可分为三个临床亚型
关于十字征
十字征最早由Savoiardo等于1990年报道,并曾 经被认为是OPCA的特征性表现。但此后陆续有文 献报道不仅在OPCA,而且在MSA的其他亚型中也 有类似征象,只是OPCA出现十字征的时间更早
关于壳核裂隙征
需要注意的是,在常规1.5T头颅平扫上,T2加权 像壳核裂隙征及桥脑十字征较为明显。但此征象在 更高磁场上可能失去意义。Lee等对10名健康受试者 进行头颅MRI扫描发现也可出现壳核裂隙征,而在 3.0Tflair及1.5T磁场T2加权像上并未出现壳核裂隙征 。提示在3.0T磁场强度下,T2加权像壳核裂隙征是 一种非特异性、正常的影像表现,这可能与磁场强 度增加导致高分辨率,是其充满液体的组织间隙易 于显示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