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RCP术后护理常规

ERCP术后护理常规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常规
术前准备
1. 术前一天查病人有无禁忌症并明确检查目的。

2. 了解B超、CT等检查结果和既往手术情况。

3. 做好受检者的思想工作,解除顾虑,讲清楚配合检查的体位、衣裤穿式、闭气照片、体位翻身等注意事项。

4. 受检前禁食6小时以上,以保持胃、肠腔清晰。

5. 检查前10分钟口服二甲基硅油3~5ml,亦可头天晚上服二甲基硅油片8 片, 以驱除胃肠内积气。

6. 用%的达克林为咽喉表面麻醉剂,每隔2分钟喷雾一次,共三次。

若受检者能承受,也可不用咽喉麻醉。

7. 脱去正中带扣的衣服,解开裤带,取下眼镜及假牙。

8. 插管前3~5分钟肌肉注射654-2 10~20mg或胰高血糖素,如操作时间过长,可重复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不宜超过2mg
5. 检查前10分钟口服二甲基硅油3~5ml,亦可头天晚上服二甲基硅油片8 片, 以驱除胃肠内积气。

6. 用%勺达克林为咽喉表面麻醉剂,每隔2分钟喷雾一次,共三次。

若受检者能承受,也可不用咽喉麻醉。

7. 脱去正中带扣的衣服,解开裤带,取下眼镜及假牙。

8. 插管前3~5分钟肌肉注射654-2 10~20mg或胰高血糖素,如操作时间过长,可重复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不宜超过2mg
术后护理
1. 引流管护理:鼻胆管引流的留置鼻胆管不仅能直接引流出感染的,消除胆胰反流,而且便于胆道冲洗和术后胆道造影。

应固定鼻胆管,同时反复告诫患者在活动及睡觉时,保护好导管,以防意外脱出。

在鼻胆管出处用胶布做一记号,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如怀疑导管有少许脱出,不宜强行往里输送导管,应固定好导管,观察胆汁引流情况,并报告医生处理。

2. 胆汁观察:充分引流,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

一般每日引流量
在200〜800 ml,如若引流量减少或无胆汁引出,应疑为导管堵塞或脱出,经X 线透视证实,予冲洗通畅或重新置管。

冲洗时应严格,冲洗速度和压力。

切忌用力过猛、冲洗速度过快或压力过大,造成胆道内压力骤然增高,引起患者不适,
发生逆行感染或毒血症等不良后果。

置管期间注意维持水和酸碱的。

引流数日后,
临床症状改善,各种指标恢复正常可拔除鼻胆管。

3. :术后患者卧床休息,禁食24 h,术后2 h及次日凌晨分别查血、尿酶。

若淀粉酶正常,无腹痛、、黄疸等情况方可进食。

由清流质过渡到低脂流质,再到低脂半流质,避免粗食物摄入,防止对术后十二指肠乳头的摩擦导致渗血,后可进食普食。

重症者可适当延长禁食和卧床时间,建立通路,予支持治疗。

并发症及预防
1. 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与的局部作用、过高的注射压力引起胰管过度充盈、多次插管引起壶腹部、胰管多次注射,以及胆管不扩张有关。

术后应观察腹痛情况,有无征,血尿淀粉酶是否升高。

注意倾听患者的,仅有淀粉酶高于正常而无腹痛、、及腹部压痛者诊断为高淀粉酶血症。

经过禁食、应用和生长抑制素等处理。

一般在3〜5恢复;高淀粉酶血症加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增高等表现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一旦诊断为造影后胰腺炎,患者应禁食、卧床休息、胃肠减压、扩酸剂、及广谱抗生素等,定期复查血尿淀粉酶,观察用药的,给予静脉高营养等支持治疗。

2•急性胆管炎多发生在胆管梗阻变的患者。

术后密切观察,腹痛,黄疸和的变化,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

予吸氧,者物理降温或降温,注意神志、体温的变化,抽血做血培养及药敏,做好基础护理,保持、清洁。

必要时,在积极抗感染同时采取有效的引流或手术治疗。

3. : 一般出血多表现为术中切口渗血,少数为迟发性出血。

术中出血经过局部注射及局部喷,或用电凝或用金属夹。

迟发性出血可能在48〜72 h内发生。

术后观察患者有无、、,必要时查和血常规、凝血功能,如患者面色苍白,大便频繁,黑便甚至,应立即报告,快速补充液量,应用,并做好术前准备。

4. :临床表现为早期出现上腹痛,持续性加重,X线表现膈下游离气体。

观察
体征的变化,腹部情况及有无腹膜刺激征等。

一旦发生,大多数患者经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等保守治疗而痊愈,若保守治疗失败,及时手术治疗。

5. :胆胰腺疾病合并患者ERCP术后易出现低,发生时间为术后10〜20 h。

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如饥饿感、心慌、头昏、出等;定期血糖,术后患者床旁备含糖或水,若出现低血糖,可立即口服或遵医嘱推注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