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RCP术后护理

ERCP术后护理

ERCP术后护理
ERCP是将电子十二指肠镜插入至十二指肠降段,通过内镜活检孔道将造影导管自十二指肠乳头口处插入,并经该导管逆行注入对比剂使胆管及胰管在x线下显影的技术。

术后护理
1、鼻胆管引流的管理留置鼻胆管不仅能直接引流出感染的胆汁,消除胆胰反流,而且便于胆道冲洗和术后胆道造影。

应妥善固定鼻胆管,同时反复告诫患者在活动及睡觉时,保护好导管,以防意外脱出。

保持充分引流,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形状。

一般每日引流量在200 ~ 800 ml,1 。

置管期间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

引流数天后,临床症状改善,各种指标恢复正常可拔除鼻胆管。

2、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卧床休息,禁食24 h。

术后2 h及次日凌晨分别查血、尿淀粉酶。

若淀粉酶正常,无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方可进食。

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⑴急性胰腺炎与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与造影剂的局部作用、过高的注射压力引起胰管过度充盈、多次插管引起壶腹部水肿、胰管多次注射,以及胆管不扩张有关。

术后护士应观察腹痛情况,有无腹膜刺激征,血尿淀粉酶是否升高。

一旦诊断为造影后胰腺炎,患者应禁食、卧床休息、胃肠减压、扩酸剂、生长抑素及广谱抗生素等,定期复查血尿淀粉酶,
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给予静脉高营养等支持治疗。

⑵急性胆管炎:多发生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患者。

术后密切观察体温,腹痛,黄疸和血常规的变化,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
⑶出血:一般出血多表现为术中切口渗血,少数为迟发性出血。

迟发性出血可能在48~72 h内发生。

术后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呕血、便血,必要时查大便隐血试验和血常规、凝血功能。

⑷穿孔:临床表现为早期出现上腹痛,持续性加重,x线表现膈下游离气体。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腹部情况及有无腹膜刺激征等。

·
⑸低血糖:胆胰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ERCP术后易出现低血糖,发生时间为术后10—20 h。

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如饥饿感、心慌、头昏、出冷汗等。

定期监测血糖。

综上所述,术前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是ERCP成功的重要条件。

⑹术后支架对管腔的支撑作用以及对内膜/黍占膜的压迫引起异物感或支架支撑力过大,可导致管腔过度扩张而引起疼痛,
告知患者出现的原因及自限性。

在对疼痛的观察中要注意支架穿孔的可能,若出现腹膜刺激症状、腹部平片有气液平面应考虑支架穿孔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⑺活动与休息:胆管支架置入术后24 h内,因禁食、疼痛及创伤需卧床,术后若无并发症24 h后可行身体力行的活动,不必担心活动对支架的影响,因为目前的支架均有承受静力与动力的作用。

⑻出院指导:支架的通畅时间越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越长。

术后告知患者,多饮水会对支架起到冲洗作用,防止异物、细菌附着,以及支架堵塞。

活动适当限制,禁止行MRI检查。

一般每隔1周来院复查血生化,每隔1月行X线检查,以观察支架位置。

学会自我观察皮肤、巩膜的黄染情况、自测体温,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发热、腹痛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