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分析
=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 总资产收益率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总资产收益越低,净资产收益率也就越低;
2、负债利息率:
=利息总额/平均负债总额 利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利润的高低,因而它同样影响着净资产收益率; 一般来说总资产收益率应大于负债利息率,说明企业利用负债资金不但可以清偿利息,还 可以为企业获得超出利息之外的利润; 总资产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说明企业利用负债资金获得的利润还不足以清偿利息, 还要利用权益资金创造的利润来清偿一部分利息。
单向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盈利能力具体体现为利润额的大小,但 利润额的大小,不能反映投入与产出的 关系,即不能比较不同规模的企业的盈 利能力,故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通常为 反映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指标。如净资产 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
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与作用:
1、用盈利能力指标与标准、基期、同行业平均、预 算等指标进行比较,可评价与衡量经营者的业绩; 2、通过盈利能力的分析可发现经营管理当中所存在 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 步的提升盈利能力; 3、企业偿还债务不是靠现有的资产来清偿债务,而 是要以未来的利润来还本付息,还本付息后的余额, 才是企业通过债务资金真正获得的利润,这是企业举 债的本质动因。因此盈利能力才是企业偿债能力的关 键,故债权人可以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从而判断 其偿债能力; 4、盈利能力是投资人判断股票价值的最基本、最重 要的原则。它直接关系到投资人的红利获得和股票资 本价值的增值。
对每股收益进行分析时: 第一步:将每股收益同历史时期、行业平均 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程度或差异程度。 第二步:将每股收益分解为“普通股每股净 资产”和“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两个影响因 素,当每股收益与历史期间进行比较发生增 加或减少时,可采用因素分析法,进一步评 价分析影响每股收益的增减变化的原因是哪 一个因素影响所致。 (见教材P196例8-6)
财务分析部分
财务分析与会计分析的联系
在前述会计分析中,其目的是为了深入的了解企业的 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内容、 变动、趋势、原因、合理性评价。 这种会计分析,即是一个深入了解的过程,又是一个 研究分析的过程。 但这种分析仅只是停留在对经济活动本身的认识与评 价上,对于财务分析还有许多问题,是会计分析还没 有解决的,如:
1、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2、销售利润率=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
此时,可进一步运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影响 总资产报酬率是哪一个,影响程度有多大。 见教材P187例8-2
三、商品盈利能力分析
影响总资产报酬率变动的因素之一“销售净 利润率”(前面的分析虽然用的是“销售息 税前利润”,但同样可以用销售净利润率或 总收入利润率进行分析),它的变动影响到 总资产报酬率变动,总资产报酬率的变动又 影响到净资产报酬率的变动。 而销售息税前利润率的变动又受多个因素的 影响(也可以是销售净利润率或总收入净利 润率),为真正的了解“净资产报酬率”变 动的原因,故还需对影响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才能真正的了解到 净资产报酬率变动的原因。这种分析称为“ 商品盈利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在财务分析指标中,具有核心地位,它反映了股东投入与产出的关 系,是企业财务管理所最终追求的目标。同时该指标又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可将 其分解为“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从而从盈利、资产 经营、财务结构三个方面,综合评价企业。
对影响资本盈利能力的原因进行分析
1、总资产报酬率:
3、财务结构:
即资产与负债,或负债与净资产之间的比率 当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说明企业利用负债资金不但可以清偿利息,还可以为 企业获得超出利息之外的利润,此时可进一步加大负债资金比重,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 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当总资产报酬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说明企业利用负债资金还不足以清偿利息,此时应当 减少负债资金的比率,以提高资金总体的收益率,从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计算时应当注意使用普通股股数,不能向教材中 所用流通股股数,而是应当包括流通股和非流通 股在内。 在分析时如果分析年度内的普通股发生变化,不 得使用期初数或期末数,而应当使用全年的加权 平均数。 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期初普通股股数+当年新 增的普通股股数*(发行当月至年末的月份/12)
五、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四、产品营业利润分析 在单一品种、单一等级经营下: 营业利润=产品销量*(产品单价-单位 营业成本) 此时可运用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 分析销量、单价、单位成本的影响。
四、产品营业利润分析
在多品种经营下: ——由于不同品种的获利能力不同,因 而不同品种的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比重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将对营业利润 产生影响。 见教材P190公式(方法一)
四、产品营业利润分析
在多品种经营下: 价格对利润的影响: 等级产品结构对利润的影响: 营业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税率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见P191——P192公式 见P192例8-5 以上产品营业利润的分析,是从营业收入利 润率的角度进行的,对营业利润的分析,还 可以以营业成本利润率的角度进行(P193— —P195),其分析的效果与营业收入利润率 基本一致。
(二)对各项费用利润率进行分析的要点:
1、各项费用利润率反映的是企业各项 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该指标越高说明企 业盈利能力越强,同时在利润的绝对额 不变的情况下,可分析企业对各项成本 、费用的控制效果,以及控制对利润的 影响; 2、通常该指标用于以同行业平均、企 业预算、企业标准等指标进行比较。
三、商品盈利能力分析——例题解析
4、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一种形式,所得税越高,则企业净利润就越低,则净资 产收益率就越低。反之,所得税税率越低,企业净利润就越高,则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
对影响资本盈利能力的原因进行
净资产收益率,所受四个影响因素影响 的表达公式(P185) 通过这一表达公式,可进一步利用连环 替代法,来分析每一个影响因素对净资 产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到净资产 收益率变化的根本原因。(见教材 P185例8-1)
二、资产盈利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受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 —为进一步明确总资产报酬率又受什么影响 因素影响(即相当于更进一步的认识,净资 产收益率变化的原因)——则还要进行资产 盈利分析(即总资产报酬率分析)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 平均总资产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
影响总资产报酬率的因素又有两个方面:
四、产品营业利润分析
产品营业利润分析的评价要点: 从以上分析可知影响营业利润的因素有:销 售量、产品结构、产品的质量结构、税率、 成本、价格。 以上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通常销售量、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结构、成本为 内因。 通常税率为外因; 价格应视具体情况而言。
进行财务分析时,主要是评价分析其内因, 内因才是其可以控制或提高的。分析的目的 就是要分析出那些内因中的积极影响和不利 影响。
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与指标:
1、资本盈利能力分析——净资产收益 率; 2、资产盈利能力分析——总资产报酬 率; 3、商品盈利能力分析——销售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 4、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每股收 益、股利发放率等;
一、资本盈利能力分析
即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分析方法:
1、将企业该实际指标与同行业平均、社会 平均利润率等进行比较,来平均企业的盈 利能力的强弱; 2、对影响资本盈利能力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每股收益的计算与分析: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 股股数=(普通股权益/普通股股数)*【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权益】 分解后的上式即相当于: 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净资产*普通股权益 报酬率 即影响每股收益的因素为“普通股每股净 资产”和“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五、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三、商品盈利能力分析
商品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收入利润率
1、营业收入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2、营业收入毛利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3 3、总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企业总收入 / 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5、销售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
二:成本利润率
1、营业成本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成本 2、营业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费用 3、全部成本费用总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费用+营业 外支出)
销售息税前利润与营业收入利润率的比较,可分析利息对利润的影响。 销售息税前利润与营业收入利润率的比较,可分析利息对利润的影响。
(3)营业收入毛利率,反映的是企业单纯的商品经营的获利能力,即不考虑期 间费用、投资等因素的影响。
营业收入毛利率与营业收入利润率比较,可分析期间费用、投资、 营业收入毛利率与营业收入利润率比较,可分析期间费用、投资、其它业务等因素 对利润的影响。 对利润的影响。
(一)对各项收入利润率的分析要点:
1、各项口径的收入利润率,反映不同的内涵,在进行分析时,可比较不同口径 的收入利润率,从而通过各项收入利润率之间的比较,得到分析结论: (1)销售息税前利润是一个未反映利息和所得税影响,即不考虑负债资金成本 因素的盈利能力; (2)营业收入利润率,反映的企业企业通过生产经营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但 考虑了在获利过程中,使用了负债资金的资金成本(利息)的问题;
(4)销售净利润率,反映的是营业收入获取净利润的能力,考虑了所得税、利 息的影响。
销售净利润率与营业收入利润率比较,可分析所得税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销售净利润率与营业收入利润率比较,可分析所得税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5)总收入利润率,反映的是企业整体的获利能力。
总收入利润率与营业收入利润率进行比较,可分析期间费用、投资、其它业务、 总收入利润率与营业收入利润率进行比较,可分析期间费用、投资、其它业务、营 业外收支等因素对利润的影响。 业外收支等因素对利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