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股票市场占其主导地位,它为一国的经济增长提供直接融资。

股票市场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

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而短期内股票市场的经济增长效应较为微弱,这与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未能及时有效的指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有关。

所以合理的做法是规范健全股票市场、加强宏观调控以促进股票市场的经济增长效应。

关键词:股票市场;中国经济;影响;经济问题;未来发展AbstractThe capital marke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stock market ha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it, which provides direct financing for a coun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ck market and our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s widespre ad concerned in th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long run there is a stabl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stock market and China’s economic increase. But in short time the economic growth effect in stock market maybe relatively weak, which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at we fail to guide the investors invest rationally in time and effect that is the result of the problem exist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of China’s stock market. Therefore, a reasonable approach is to standardize and improve the stock market,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effects in the stock market.Key words:the stock; market ; affect ; the economic problems of China's ; economic future目录1股票市场的概念和起源 (3)1.1股票市场的概念 (3)1.2股票市场的起源 (3)2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 (3)2.1基本完成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3)2.2可供入市的资金十分充足 (3)2.3全面准确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3)3股票市场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和解决 (3)3.1股票市场出现的问题 (3)3.2分析股票市场出现的问题 (3)3.3如何解决股票市场出现的问题 (3)4 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展望 (3)5结论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引言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股票市场又是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的发展,丰富了金融资产结构,放大了社会储存倾向。

从而为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了递增的资本支持。

我国过票市场自1991年成立以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股票市场的融资比重较低,且发展一度呈现畸形状态,本文介绍了关于我国是如何反映经济的以及我国股票市场出现得问题和解决方法。

1股票市场的概念和起源1.1股票市场的概念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按时价进行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市场,包括交易市场和流通市场两部分。

1.2股票市场的起源股票交易市场起源要追溯到1602年,荷兰人开始在阿姆斯特河桥上买卖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这是全世界第一支公开交易的股票,而阿姆斯特河大桥则是世界最早的股票交易所。

在那里挤满了等著与股票经纪人交易的投资人,甚至惊动警察进场维持秩序。

荷兰的投资人在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投资了上百万荷币,只为了求得拥有这家公司的股票,以彰显身分的尊荣。

而股票市场起源于美国,至少已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至今仍十分活络,其交易的证券种类非常繁多,股票市场是供投资者集中进行股票交易的机构。

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或多个股票交易所。

2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今年以来,我国股市又进入一个调整期。

今年股市行情的回落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自我调节、自然回归的结果。

去年股市行情如火如荼,到10月中旬上证综合指数达到6124点的高峰,市盈率达50倍,而当时国际平均市盈率仅20倍左右,美国为18倍;无论谁只要入市就能挣钱;“8000点指日可待,15000点也不是天方夜谭”之类的议论不绝于耳。

这显然是很不正常的。

物极必反,今年市场行情出现适度回落有其必然性。

2.2 股市从平均数上反映公司盈利水平2.1基本完成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截至2008年6月6日,沪市已完成股改或已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总数为796家,占应股改公司总数的98.2%,市值总额已占应股改公司的99.7%,对我国股市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大小非解禁、IPO(首次公开上市)、增量发行、再融资等接踵而至,使市场的供给量迅猛增加,而需求方承受能力有限,使得投资者心理上有点惶恐。

不过,证券监管部门对此已采取了一定措施。

在这方面,监管当局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正确把握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实现股市供需关系的基本平衡。

上市公司质量也明显提高,质优股占绝大部分。

十多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改革、重组、改造的力度非常大,普遍推行了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

这是保证我国股市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还以上交所为例,目前十个银行股占总市值的21%,中石油和中石化两支股票也占总市值的21%,加上金山石化等下属的上市公司,这三大块就占总市值的50%以上,还有宝钢、中远等大型骨干企业,市值超过100亿元的187家上市公司占沪市总市值的87%。

大批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也是很好的。

可以说,目前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是质优股。

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33%,这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炼油和电力行业因产品价格没有理顺而表现为业绩欠佳。

但这是暂时的,成品油和电价调整势在必行,只是最佳方案和出台时机的选择问题。

一旦启动,这些公司的业绩就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

2.2可供入市的资金十分充足最近央行公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达17.5%。

市场人士担心将因此而减少入市资金。

这个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针对吸收存款类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决不是冲着股市而来的。

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形成的机理不是因为央行滥发了货币,而是由于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过多地流入中国,在结汇的过程中央行不得不发行相应的基础货币。

央行的这一对冲手段可以改善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有效弱化其流动性过剩。

但资金的最终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属于通过结汇获得相应人民币的企业和居民。

央行无论如何都回笼不了他们来自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财富增长,也改变不了他们的投资行为和消费意向。

至于银行体系的资金本来就是不容许进入股市的,其流动性的变化与股市几乎无关。

2.3全面准确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长期以来,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误解:一说到宏观调控就意味着要紧缩经济发展。

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是要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

这是国际通用的法则。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这个共同原理的基础上,宏观调控还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为重大的使命,那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五个统筹,着力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进行的宏观调控决不是“紧缩”二字所能代表的。

在具体执行中,我们还有“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等一整套成功经验。

所以,只要正确理解、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就一定能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3股票市场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和解决最近两年,中国金融市场乃至世界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给我们带来了看清很多经济问题的好机会。

中国的股票融资市场一直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金融市场之一。

自从2006年底股票交易价格开始飙升一直到2008年初,无论是城市中的原有股民还是农村富裕户的新型股民都对股票市场充满了一种期待——希望能在股票交易市场猛赚一笔或者至少能够保证盈利跟上物价上涨。

可是好景不长,2008年的春天开始股市一步一个台阶的下滑,一个接着又一个的失望敲碎了几千万投资者的心,几万亿的股票市值灰飞烟灭。

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

3.1股票市场出现的问题股市的建立和改革没有基于中国的现实经济矛盾。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统制经济体制,一切的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个人手里几乎没有多少闲散资金。

改革开放以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掌握科学的生产、管理等企业家必备的条件。

先富起来的人毕竟是少数,并且即使手里有闲散资金的人也不会或不敢投入到股市。

股票是用来直接融资的工具,依靠公司盈利后的利润分配获得收益,购买股票后拥有相应的所有权。

初期的股票市场,曾经实行股票固定收益(其实就是相当于债券的功能),这完全背离了股票的本质作用。

从股市建立初期政策的盲目性我们可以看到,这段时间,信贷、债券完全可以满足金融市场的融资需求,股市的存在根本就是多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民营企业开始规范化规模化,企业再建融资扩股等需要有大量融资;同时个人拥有的闲散资金增多,并且开始要求新的保值增值方式,这个时候股票市场才有存在的必要。

这个时候的股票市场并不能承受很大的规模,而且需要优质企业带动更多的个人加入这个投资场所。

事实上,国家、企业、个人所做恰恰相反,国家把上市当成了摆脱包袱的好选择,私营企业把股市当成了圈钱的场所,个人投资者把股市当作了赌博的好去处。

这些现象说明了直到二十世纪末,从政府高层到平民百姓对股市的作用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政府因此也没有能够进行及时宣传和教育,这就必然导致我国股市先天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