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考评的工具应涉及到用于评价学生的进步,调节教师的教学以及为家长们提供他们孩子在校学习语文的情况等几个方面。
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应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姿势、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面,并把结果纳入分项测试的成绩中。
我们建议从下面的课堂观察检核表所提供的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当学生在回答提问或进行练习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便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作出积极反馈,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与矫正。
记录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两个方面。
1、学生是否认真(听讲、作业、讨论);
2、学生是否积极(举手发言、提出问题并询问、讨论与交流、阅读课外读物);
3、学生是否自信(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想法);
4、学生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听别人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5、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有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6、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7、学生的读书、写字姿势是否正确,是否有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综合测试、分项测试和学生自定特长考查。
在改革考试制度方面,近年来我们尝试进行了期末的综合书面测试和分项非书面测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课程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的评价也要注意整体性,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学习情况。
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情况、语文学习的能力、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语文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应该进入语文评价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