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钢尺、钢钉、铁片、铁锤,列举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
铁钉、铁锤是用什么做成的,教室里同学们用的桌椅又是用什么做成的?
钢、铁、木材都是制造物体的材料叫物质.
二、新课教学
1 •质量
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用“m‘表示.同
学们说我们刚才列举的那些物体中还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日常生活中哪里听说过质量这个词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质量和那些质量相同吗?
今天所学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生活中提到的质量表示品质的意思,
不可混为一谈.
首先,我们把尺子弄弯,质量发生变化了没有?
没有.因为尺子弄弯以后,里面所包含的钢这种物质是不会变的,而且钢的含量也
没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如果我们给这把尺子加高温度,让它熔化掉,质量变了吗?
尺子熔化了,就是说这把尺子由固态变为液态,但里面所含钢的量不会有所变化,
因此质量不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态的改变而改变.
把尺子交给同学,让大家往后传递这把尺子,在传递过程中,尺
子发生什么变化?
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尺子的质量变了吗?
没有,因为虽然尺子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尺子本身所含的钢的量没有变,因而
尺子的质量没有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综上所述,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形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师]大家总结得非常好•我们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有大有小,既然有大小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要有单位,那么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呢?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要单位是千克,用字母“kg ”表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辅助单位:如克(g)、毫克(mg)、微克(卩g)、吨
⑴.
1斤=0 . 5 kg 1 斤=10 两
3 3 3
1t=1000 kg=10 kg 1kg=1000g=10 g 1 g=1000 mg=10 mg 学生看109页小资料
2•质量的测量一一天平
生活中常用秤
(出示天平)同学们先来认识天平.
[投影]托盘天平
天平的最下部分是底座;从底座向上看有一根横梁,在横梁的中间有一刀口把横梁支撑起来,使它可以自由摆动;在横梁的中间还有一个向上的指针;靠近指针尖端有一个分度盘;在横梁的右端有一个调节螺母;此外还有两个天平盘,用刀口和支架支撑在横梁的两端:每架天平还有自己的一套砝码.
同学们在使用天平测质量,操作之前必须熟记下面的要求.
[投影]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测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因为手上有汗泥,将砝码弄湿、弄脏后会使砝码生锈、损坏,其质量会发生变化.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容易腐蚀天平托盘,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实验]用天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天平应水平放置
天平在使用前必须先调平•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
质的密度.
2 .密度的公式、单位
质量
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密度 -:
体积
[投影]密度的公式:p =m/V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p 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 / m)
m 质量千克(kg)
V 体积立方米(m)
说明:密度P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 / m5)•如果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
单位是立方厘米(cm),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 / cm).
3 3 3
1 g / cm = 1 x 10 kg/ m.
提醒学生注意:
(1)要理解公式中p、mV的物理意义,记住公式.
(2)明确p、m V的关系,同一类物质m和V的比值不变即p值相冋,不冋类物质的p值一般不冋.
(3)p = m/V是密度的疋义式、计算式而不是决疋式,某一种物质的p (密度)值与m及V无关.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
看114页小资料
水的密度是多少?
谁还能说说密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
[生]密度就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如铝的密度为2. 7X 103kg
/m,它的意义就是 1 m的铝的质量足2. 7X 10 kg(或说1 cm铝的质量是2. 7 g).
[师]同学们在查密度表的时候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冋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生]密度相同的不一定足同种物质,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
[生]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的时候,密度也可能不一样,如水和冰.
[师]冋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总结得也很好.下面冋学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束.
[投影]教材P14例题.
提醒同学们练习完后对照教材R5的解法,并注意教材中提示注
意的问题.
三、课堂练习
练习:根据公式卩=m/ 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B .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
C .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备注: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将“左”改为“右”。
使用天平测细小物体质量,要注意天平的最小称量。
若被测物体的
质量小于最小称量,应采用“测多数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求得,这种方法通常也叫“累积法”。
例如,一张邮票、一粒纽扣、一颗黄豆、一小段棉线等的质量,都可用“累积法”测量。
二、对密度公式p= m/V的正确理解
1.物体的密度由公式p= m/V计算。
2•同种物质,密度相同,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成正比,即当p
一定时,mi/m2= V/V2
3•不冋的物质,密度不冋,当体积一定时,物体的质量m与密度
成正比,即当V —疋时,m i/m2= p/ p,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与密
度成反比,即当m—定时V1/V2 = p/ p。
【例题3】物体a的体积是物体b的体积的1/2 ,将物体a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物体b 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a的密度p 与物体b的密度p的比值:A
A.2:1
B.1:2
C.4:1
D.1:4
三、测定物质密度的有关技法
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用替代的方法,也能测出物质的密度,例如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常用水的体积来替代被测物体的体积。
而水的体积是用天平先称出其质量后,运用V水=m水/ p计算得来,这样就不需要
量筒了。
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采用溢水法。
将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
中,细心收集被溢出的水,并用上述方法计算出体积,该水的体积就是这个固体的体积。
对液体采用标记法。
将同一容器分别盛水与待测液体至同一记号处 (或盛满),容器内水的体积就是待测液体的体积。
【例题4】给你天平、量筒和水,要测出石蜡的密度,还需要哪些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步骤。
【解析】
该实验的关键是测出石蜡的体积,由于石蜡不下沉,可用细线把它
和一铁块捆在一起浸入水中,用排水法测出体积,因此该实验还需要的辅助器材有:铁块、细线。
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石蜡的质量m
(2)将量筒内装入一定体积的水。
(3)把铁块放入量筒内,计
下水面位置的读数V1。
(4 )把铁块和石蜡用细线栓在一起,放入量筒内,让石蜡和铁块
全部浸入水中,在记下水面的位置的读数V2。
(5)算出石蜡的体积2蜡=V:—V i,贝9 p蜡=口蜡/ ( V a—V1)
四、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1)比较密度:根据公式P物一m物/ V物,求出P物,再与该物质密度p比较,若p 物V p则为空心,若卩物=p为实心。
(2)比较体积:把物体作为实心物体对待,由公式V= m p,求出V,再与V物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