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课件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课件


一、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的基本观点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 皮亚杰,瑞士人,他的认知理论是发展理论中 最重要、最详尽和最有争议的理论。1907年, 他发表在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时年仅10岁。4年 后他又发表了一些关于软体动物的文章。这使 他萌发了在日内瓦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软体动 物的部门供职的愿望,但是博物馆主任知道他 还是一个中学生时就拒绝了他的要求。皮亚杰 对生物学的研究一直很有兴趣,到1920年,他 开始注意到生物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随后 的20年中,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儿童智力的著 作。到他84岁逝学世前儿那童道年德的发,展 皮亚杰已出版40多部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 1948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芝加哥大学,2 年 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不久又获硕士学位。大学 期间,心理学和哲学(特别是道德学)是他最喜 欢的两门课程,他很喜欢 J.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 判断》,修读博士学位时本拟专攻临床心理学, 但因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改而研究道 德认知发展。他的博士论文题为《10-16 岁学童 道德思维与判断方式之发展》,是研究儿童在面 对道德的两难情况时所做的推理,他假设道德的 困境会使他们经由一个固定的顺序发展出更多更 具弹性的道德推理。由于他的论文题目搜集资料 比较困难,所以一直到 1958 年才完成论文获得心 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创下 9 年读完博士的记录。 完成博士学位之前,1953 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副研 究员,1955 年任职于波士顿儿童医护中心。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二)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 • 第一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0-3岁) •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7-12岁 以后)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二)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
• 第一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0-3岁) 没有真正的道德观念,也不能把自己从他人中分 化出来。他们在游戏中可能会制定一些限制(如: 红色的积木必须放在一起)措施,但大多数玩耍 和想像性游戏并没有正式的规划。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 请判断故事中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 这两个孩子中,哪个更坏些?为什么?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7岁女孩的谈话记录: • 问:哪一个坏些? • 答:弄一大块墨水污点在桌布上的那个孩子。 • 问:为什么? • 答:因为污点大。 • 问:为什么他弄脏了一大块? • 答:因为要帮助别人。 • 问:为什么另外一个孩子弄脏了一小块? • 答:因为他常常摸摸东西,他弄脏了一小块。 • 问:那么他们两个人谁坏些? • 答:弄脏了一大块的那个孩子。
点和能力,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 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 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
正。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二、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 (一)人物简介
• 劳伦斯·科尔伯格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布萨诸 塞州波士顿。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二)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
•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 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
• 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 • 遵守规范,判断行为的好坏根据结果而非主观动机; • 评定行为是非时抱极端的态度; • 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 • 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
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一切的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 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 遵守这些规则。
——皮亚杰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 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使儿童成为一个有道德 的人,能遵守社会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人。
• 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 • 禁止做社会规定不允许做的事; • 去做社会规定应该做的事。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道德品质:也称“德行”,简称“品德。”是一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 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 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
对待他人和社会的 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道德 行为
自觉克服困难、做出抉 择的毅力和坚持的精神
道德 意志
道德 品质
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 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 他在安度瓦的菲律普中学上学,高中毕业后不顾 家庭反对自愿当一名商船机务士,从事协助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犹太难民通过英国海防偷渡到 以色列的工作。这次经历让科尔伯格对一个问题 产生了终生的兴趣,即:在什么时候,一个人不 服从法律和法定权威时,但从道德上是有道理的, 这为他日后研究道德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次经历 还给他带来了终生的疾病:他被抓住过,并在塞 浦路斯的一个军营里关押过一阵子,他虽逃脱了, 但却没能逃过一次寄生性肠胃感染,从此以后, 这个毛病时不时地烦他,终生未愈。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 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于是 他拿着他父亲的钢笔玩。后来,他把桌布弄上 了一小块墨水渍。
• B、一次,一个叫奥古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 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一天,他想帮 爸爸把墨水瓶灌满,这样他爸爸回来就可以用 了。但在打开即将空了的瓶子时,他把桌布上 弄上了一块墨水渍。
道德 认知
对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 产生的爱憎好恶的心理体 验
道德 情感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认知:主要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 执行意义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 断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的形成。
u皮亚杰的理论——对偶故事法 u柯尔伯格的理论——两难故事法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对偶故事法 • 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里,家里人
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 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十五只杯子的托盘。 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东西,他推门进去, 门撞到托盘,结果15只杯子撞碎了。 • B、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 他想从碗柜里拿出一些果酱,但是放果酱的地 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他试图取果酱时, 碰到了一只杯子,结果杯子掉下来打碎了。
规则的义务感。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二)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
•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7-12 岁以后)
• 总体特点:不再盲目服从权威,除看行为结果外, 还要看当事人的动机。
• 认为规则和法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和改变; • 根据结果和行为动机判断行为; • 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较高评价自己的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