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师生关系现状研究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师生关系现状研究

管理探索Һ㊀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师生关系现状研究①
高㊀洋
摘㊀要:教育过程纷繁复杂环节众多ꎬ涉及的因素很多ꎬ师生关系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ꎮ师生关系决定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ꎬ严重影响着教学的质量ꎬ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教风ꎮ近年来ꎬ随着终身教育㊁学习型社会等一系列现代新型教育理念的提出ꎬ我国迅速吸纳接受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普及推进ꎬ展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ꎮ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条重要实现途径已经越来越为大众所广泛接受ꎮ相应的ꎬ成人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也成为被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ꎮ本文就目前国内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现状和特点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ꎮ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ꎻ师生关系ꎻ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4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8-0007-02
㊀㊀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ꎬ师生关系决定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ꎬ直接反映出教学单位的学风和教风ꎮ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师生关系ꎬ对于一个学校提高教学质量ꎬ推动各项教学教务改革ꎬ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ꎮ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ꎬ成人高等教育在生源㊁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ꎬ研究我国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师生关系的现状ꎬ首先要从其师生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入手ꎮ一㊁成人高等教育生源情况比较复杂
(一)对象不同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不同ꎬ这一点是两种教育体系最显著的区别ꎮ生源情况的复杂性ꎬ这是造成所有其他差异的起点和根源所在ꎮ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中ꎬ有的是在职的工作人员ꎬ有的是普通高考落榜的学生ꎬ还包括一些社会青年ꎮ他们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各种差异ꎮ第一ꎬ他们的年龄层次不一样ꎬ有的比老师年龄还大ꎬ同一个班上聚集着几代人是很普遍的现象ꎮ第二ꎬ他们的知识基础不一样ꎮ目前ꎬ我国成人高考的报考要求是 高中同等学力 ꎬ以前我们一贯的认知 高中同等学力 是默认高中或是中专职高技校等ꎬ但是报考要求的文件上ꎬ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更具体明确的要求ꎬ那么在实际操作中ꎬ只要通过成人高考的入学考试ꎬ就可以证明该考生已经具有达到入学资格的能力ꎬ和其他人以同样的标准选拔进来ꎬ哪怕本身是初中学历也可以录取ꎬ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起点储备的巨大落差ꎮ第三ꎬ他们的道德修养也不一样ꎬ入学之前大家有不同的背景ꎬ彼此的人生阅历和社会阶层形形色色ꎬ和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几乎整齐的学校教育经历大相径庭ꎬ因而有着不同的学习和日常行为习惯以及思想道德观念ꎬ三观不同必然带来其他一系列认知上的差异ꎮ
(二)接受程度不同
录取的同一届学生ꎬ大家的入学基础不同ꎬ就算是通过了同样的考试ꎬ但一次性的考试不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ꎬ到了长期的日常学习中ꎬ基础差异就逐步显现出来了ꎮ一般来说ꎬ高中毕业生的基础相对比较扎实ꎬ职高技校所教授的知识已经开始分流ꎬ初中生不仅存在知识结构的不足ꎬ还有年龄上的差异ꎮ这些客观因素都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接受程度不同ꎬ教学效果也不一样ꎮ
(三)接受态度不同
这样的一群人在同一个班级接受同样内容的教育ꎬ呈现出来的态度也不一样ꎮ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参加了一段时间的工作ꎬ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不足ꎬ希望能有一个充电的机会ꎬ可以更好地投入下一阶段的工作中ꎮ这一部分人知道自己要什么ꎬ怎么获得ꎬ因而学有目标ꎬ学有途径ꎬ他们会重视和老师的互动ꎬ主动和老师接触ꎮ老师也可以从这一部分学生的反馈信息中得到新的启发和灵感ꎬ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ꎬ提高自己的教学和业务能力ꎮ这一类学生本该是成人高等教育设立之初的目标生源ꎬ可是实际上来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大多数学生ꎬ主要是希望达成一条学历提升的途径ꎬ从而获得待遇提高的筹码和资质ꎬ对于学业本身不是太重视ꎬ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动力ꎬ来上课就是为了等下课ꎬ入学后就等着拿毕业证ꎬ无心向学ꎬ对老师的某些管理还会有逆反情绪ꎮ
(四)低龄化倾向严重
近年来还有一种新的情况和趋势ꎬ随着学校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提前分流ꎬ越来越多低龄学生的家长为孩子选择了成人高等教育这一条门槛较低的高等教育途径ꎮ这一部分学生年纪小ꎬ几乎是处于茫然的状态被家长送来ꎬ对于成人教育的模式之前不了解ꎬ实际进入后也不太能够适应ꎮ生源情况的复杂对校方来说ꎬ相应带来了一系列后续管理方式和流程上的复杂性和困难性ꎮ
二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组织难度较大(一)学校层面
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ꎬ成人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官方认可的正规教育途径之一ꎬ但是成人教育学院在高等教育院校中的实际地位还是十分微妙和尴尬的ꎮ一般高校目前都会设

①基金项目: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度校级科研一般项目(编号:KY201820)ꎮ
立成人教育学院ꎬ成人教育学院在机构设置上是一个独立的院系ꎬ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院系平行并立ꎬ但是实际具体的设置和人员分布却大相径庭ꎬ一般就是作为一个管理型的部门而设立ꎬ配备的人员都为管理岗位ꎬ人数上也受到限制ꎮ成人教育学院在整个学校中属于比较特殊的部门ꎬ和学校的主流教学业务差异大ꎬ关联小ꎬ离真正成为学校重视的部门院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ꎮ
(二)学生层面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都是成年人ꎬ很多学员都在上班ꎬ自己本身的社会关系和活动比较复杂ꎬ出勤率和学习的精力投入程度都要大大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ꎮ有时一个课堂上只坐着寥寥几个人ꎬ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难以开展ꎬ更不用提如何设计和组织多种形式的课余学生活动ꎮ在这种情况下ꎬ能把关键性的教学教务基础步骤一一通知落实到位ꎬ几乎已经占据了成人高等教育日常管理的大部分内容ꎮ
(三)教师层面
大多数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一般只设有较少的几个行政管理人员岗位ꎬ并没有配备学院自己的专职教师ꎮ各专业课程授课教师的选用ꎬ多为依靠该高校其他普通高等教育院系的相关专业ꎬ或是校外聘用的相关专业人员ꎮ因此ꎬ每学期的排课ꎬ一定要等那些其他院系的老师们先完成自己本身所属院系分配的教学任务后才能考虑ꎬ从人员和时间上ꎬ都无法主动控制ꎬ也很难维持稳定的师资群体ꎮ对外聘教师就更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机制ꎮ在这种客观情况下ꎬ既无法严格执行师资的聘用标准和管理流程ꎬ也对实际的教学水平无法掌控ꎬ更谈不上考核评价了ꎮ
三㊁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特点
成人高等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都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形象和作用有所区别ꎬ因而师生关系也有独特的特点ꎮ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种ꎮ
(一)师生关系比较疏远冷漠
成人教育学生的出勤率较低是一个普遍现象ꎬ使得师生之间原本就互相接触不多的机会变得更少ꎮ即使抽出时间来到了课堂上ꎬ大多数学生也无心听讲ꎬ往往都在低头做自己的事ꎮ一学期的课上完ꎬ师生互相都还非常陌生ꎬ更谈不上进一步的交流和对学业的深入研讨ꎮ在这个问题上ꎬ业余形式的学生比脱产形式的学生情况更严重ꎬ常常是双方走在校园里都无法确认彼此的师生关系ꎬ仅仅是隐隐觉得有些眼熟ꎬ师生关系基本没有建立起来ꎮ
(二)师生关系带有功利色彩
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很多就是抱着来混一张文凭的心态ꎬ认为自己交了学费ꎬ学校就会给自己毕业ꎮ而不少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老师也抱着 打酱油 的心态ꎬ学生既然不认真听ꎬ自己也不必有认真备课和课堂讲授的动力和压力ꎬ只需完成既定的课时工作量即可ꎮ一些学生平时不来上课ꎬ但是为了考试通过ꎬ找关系走后门讨好任课教师和管理教师ꎮ师道尊严完全缺失ꎬ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社会服务商品买卖关系ꎬ没有内在的感情基础ꎬ只有各取所需㊁平等互利的交易规则ꎮ
(三)师生关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相互反转
由于年龄层次的差异ꎬ不少学生的年纪比老师还大ꎬ拥有更加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ꎬ多多少少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权威性的信任ꎮ大多数成人高等教育的授课教师就是象牙塔里专职教师或是行政管理人员ꎬ虽然专业理论知识丰富ꎬ但是普遍缺乏实践操作经验ꎬ有些知识点甚至和目前社会上日新月异的实际发展情况是脱节的ꎮ在部分讲授内容中ꎬ确实会出现学生比教师所知更为丰富确凿的现象ꎮ这时就要求学生和老师都能够及时调整心态ꎬ形成教学相长ꎬ角色互换的新局面ꎬ互相请教ꎬ翻转课堂ꎬ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ꎮ
四㊁成人高等教育师生关系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和普通高等教育本身就不同ꎬ是把学生作为成人来对待ꎬ从而配备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比普通高等教育小很多ꎬ从客观上造成了从事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老师能完全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的事实ꎬ基本上把表面功课事务完成就已经不容易了ꎬ没有余力深挖与学生的关系ꎮ
一般教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有一种 先入为主 的成见ꎬ首先就认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生源起点比较差ꎬ知识能力底子薄ꎬ纪律规范方面难以管束ꎬ难教难管ꎬ往往是吃力不讨好ꎬ本身对于成人教育的学生就有抗拒心理ꎮ部分学生本身也有自卑心理ꎬ觉得被老师和其他学习形式的学生看不起ꎮ因此ꎬ师生在实际的交流互动中彼此的 傲慢与偏见 使双方都不能敞开心胸㊁平等相待ꎬ结果自然也就不尽理想ꎮ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全民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ꎬ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ꎬ其中的师生关系也会随着成人高等教育的各方面变化而不断产生出全新的内容和意义ꎬ影响并指导着成人高等教育中其他因素的实施和发展ꎮ想要打造文明校园ꎬ创建学习型社会ꎬ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ꎮ
参考文献:
[1]郝喜俊.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探究[J].黑河教育ꎬ2015(1).
[2]李楠ꎬ刘娅.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J].科技资讯ꎬ2015(10).
[3]李长吉ꎬ陶丽.师生关系研究三十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3(1).
[4]李瑞华.浅谈和谐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当代教研论丛ꎬ2017(1).
[5]王俊菊ꎬ朱耀云.中国师生关系观的历史嬗变与现代审思[J].当代教育科学ꎬ2010(19).
[6]殷鸿炜.论职业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ꎬ2010(16).
作者简介:
高洋ꎬ女ꎬ江苏南京人ꎬ硕士ꎬ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副研究员ꎬ研究方向:教育管理㊁戏剧戏曲学ꎮ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