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衡和电离平衡PPT演示文稿

平衡和电离平衡PPT演示文稿


1.00
1.20 0.40
0.013 1、实验1,反应物在10~20min内平均速率是______ 0.0065 mol· L-1 · min-1 ,B在10~20min内平均速率是_______ mol· L-1 · min-1
例1:某化学反应2A B+D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 行四种不同条件的反应,B、D起始浓度为0。A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电离平衡
复习课
一、知识网络
定义及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
化 学 平 衡 与 电 离 平 衡
化 学 平 化学 衡 平衡
实验
影响ν 的因素:内因和外因(c、T、P 和催化剂等) 简单计算
化学平衡的定义、平衡的标志和特征 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c、P 、 T影响规律 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理论体系:溶解结晶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有关计算:起始浓度、平衡浓度、转化率

实验 序号
1
n
温度

0 2.0
10 1.60
20 1.34
30 1.14
40 1.00
50 1.00
60 1.00
800℃
2
3 4
800℃
800℃ 820℃
2.0
n3 2.0
1.20
1.84 0.80
1.00
1.50 0.50
1.00
1.26 0.40
1.00
1.20 0.40
1.00
1.20 0.40
【例2 】 下列说法中,可以表明N2+3H2
2NH3已达平衡的是( AD)
A、1mol N≡ 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形成 B、 1mol N≡ 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断裂 C、 1mol 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N-H形成 D、 1mol 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N-H断裂 ⑫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内因、外因) 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外因:c、P、T ①c:c(反)增大或c(生)减小,→, c(反)减小或c(生)增大,←。 ②P:P增大,平衡向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的方向移动。 当P减小呢?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呢? ③T:T升高,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T降低呢?
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地改变ν (正)和ν (逆) ,对平衡无影响。
⑬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c、P orT 等),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例3】在一密闭烧瓶中注入NO2,在25℃时建立下列平衡: 2NO2 N2O4+Q,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情况: ①颜色②平均摩尔质量③质量④压强⑤密度中不变的是( A ) A.③⑤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例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 一定条件下:2R (g) +5Q (g) 4X (g)+nY (g)反应完 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5.7% , 则方程式中n值为( A ) A、2 B、3 C、4 D、5

实验 序号
1
n
温度

0 2.0
10 1.60
20 1.34
30 1.14
40 1.00
50 1.00
60 1.00
800℃
2
3 4
800℃
800℃ 820℃
2.0
n3 2.0
1.20
1.84 0.80
1.00
1.50 0.50
1.00
1.26 0.40
1.பைடு நூலகம்0
1.20 0.40
1.00
1.20 0.40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电 离 平 衡
电离平衡与水的电离及其影响因素(c、T) 概念及实质
盐类 的水解
影响因素及应用
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水解的规律及应用 原理和操作(准备、滴定、数据记录及处理) 计算公式、误差分析
酸碱 中和 滴定
二、知识点
1、化学反应速率ν ⑪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 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⑫表达式: ν =△c/△t=△n/(V· △t) 单位:mol· l-1· s-1 OR mol· l-1· min-1 ⑬注意事项: ① ν 都为正值; ②在相同时间内,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ν , 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都表示了该反应进 行的快慢。各物质的ν 之比等于其系数之比。
②可逆反应达平衡的标志:ν (正)=ν (逆),各浓度不变
③化学平衡的特征: 等、动、定、变、同
【例1】在一定T下,反应A2(g) +B2(g) 的标志是( B ) 2AB(g)达到平衡状态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AB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 D、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当降低温度呢? ③P:(只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而言)P增大,ν 增大,ν (正)、 ν (逆)都增大。(因为P增大,容器的体积缩小,各物质 的浓度都有增大,所以ν (正)、ν (逆)都增大。 ) 当P降低呢?
【例3】甲、乙两容器内都在进行A+3B→ 2C的反应,甲中每分钟 内A减少了4mol,乙中每分钟内A减少了2mol,则两容器中的反 应速率( D ) A、甲快 B、乙快 C、相等 D、无法判断
1.00
1.20 0.40
2、在实验3中,为什么在第40分钟以后 A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了?
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 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
⑪化学平衡的定义、平衡的标志和特征 ①定义: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同一物质的正反应和逆 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例4】100mL6 mol·L-1的硫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 下,为了减小反应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 物中加入适量的(BC ) A.Na2CO3固体 B.H2O C.K2SO4溶液 D、盐酸
例1:某化学反应2A B+D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 行四种不同条件的反应,B、D起始浓度为0。A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
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和外因) 内因: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 外因: ①C:增大浓度,ν 增大。增大反应物的浓度,ν (正)增大,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ν (逆)增大。 当减小浓度呢?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呢?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呢? ②T:升高温度,ν 增大。T升高,ν (正)增大,ν (逆)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