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保护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森林保护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森林保护培育项目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以《森林法》、《森林保育规程》(GB/T15781-2009)和xx年度森林保育作业设计为依据,以保护、利用和充分发挥森林三大效益为目标,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方向,通过开展森林保育,达到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目的。

(二)主要依据1、xx年xx市召开全市森林保育现场推进会通知2、《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18337.3-2001)3、《森林保育规程》(GB/T15781-2009)4、《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2005)5、国家林业局《中幼龄林保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林造发[2010]20号)(三)设计原则和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促进发展、持续发展”和“先近后远、先急后缓、集中连片”的原则,以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目标,全面提升林分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目的。

通过保育,以形成更为合理的森林群落结构,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为林木生长提供一个良好有利的生长环境,同时做好林地清理工作,消除火灾隐患。

(四)作业区规模根据第2标柯街镇及涉及联合和扁瓦2个村森林保育试点计划指标,本次森林保育作业面积3500亩。

(五)保育作业设计共区划14个作业小班,保育方式为间伐修枝割灌,分3种作业方式,分别为割灌除草、生长伐(在近熟林阶段进行,伐除无培育前途的林木,加速保留木的直径生长,缩短工艺成熟期)、生态疏伐(在中壮龄林阶段进行,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进一步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加速保留木的生长与培育良好干形)。

保育面积3500亩,其中,生态疏伐1419亩,生长伐1494亩,割灌除草587亩。

(六)项目进度安排计划工期为x个日历日。

(七)标准地大小及个数1、根据作业设计,按林分类型、立地条件和保育方式,对照标准地面积为1亩,每个小班设计一个对照监测样点,共设计31个对照监测样点:作业区设计20个监测样点,其中:生态疏伐:设计15个监测样点。

卫生伐:设计5个监测样点。

2、标准地周界测定标准地为正方、正向(遇到任何情况都不得改变标准地与样方的形状、方向和边长)标准地定位点为标准地西南角点,用罗盘仪定向、皮尺量距,从西南角点起按方位角 0°~90°~180°~270°的顺序和边长 20→30→20→30m来确定标准地的西北角点、东北角点、东南角点和相应的四条边界的正确位置。

(八)标准地调查1、调查时间:保育前调查、保育后调查 (1年内),保育后第3年、第5年调查。

2、标准地因子调查:包括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与坡位等。

并对群落样地拍照留档,填写调查卡片。

3、标准地林分调查(1)记录林分状况:个体所属层次(包括乔木层/亚乔木层/更新层)、健康状况(包括正常/折技/倾斜/翻倒/频死/枯立/枯倒)。

(2)树木编号:由县(市)名称+地名+样方号+树号组成,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挂上预先统一制作的树号牌,起示范作用。

(3)林分调查:乔木层,测量样地内胸径≥5cm的活立木。

灌木层,在标准地西北点和东南点选取10×10m样方各1个,并在其范围内对灌木层进行详细调查,记录灌木种名、平均高度、株树、平均地等;草本层,在标准地四角和中心设置5个lm×lm的小样方(小样方编号方式必须以木桩标记草本小样方的位置),在每个草本小样方内,记录所有草本维管植物的种名、平均高度、盖度和多度。

(4)、林分健康状况调查:对林分的灾害情况(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气候灾害)进行调查。

(九)保育、作业方式及技术措施设计本次设计保育的对象为人工中幼龄,由于林分普遍存在密度大,林木枯枝多,有的伐根萌生的林木丛状分布,因此对林分进行保育是十分必要的,概要林分状况和立地条件本设计保育方式分为保育间伐、修枝、割灌等措施;作业方式主要针对保育间伐分类,分为生态疏伐、生长伐、卫生伐。

1、保育方式1.1保育间伐:包括生态疏伐、生长伐、卫生伐。

1.2割灌除草:在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中幼龄林中进行。

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

作业时,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树木,以及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以有利于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

2、作业方式本次森林保育共设计3种作业方式:2.1生态疏伐:对坡度小于25度、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兼有生产用材的防护林采用生态疏伐法(或综合疏伐法)。

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受光的要求,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伐除木。

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灌木。

一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应保留在0.6-0.7。

2.2卫生伐:坡度大于25度的防护林原则上只进行卫生伐,对遭受病虫害、风折、风倒、冰冻、雪压、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林分开展,清除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被害木。

2.3 割灌除草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

作业时,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树木,以及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以有利于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

3、主要技术措施3.1标号:根据“伐劣留优、去弱留强、去稠留匀”的原则。

采伐前,由林场技术员按照设计要求对所有选定的采伐木在其胸高处进行划圈标号,按号采伐,严禁采伐未标号木。

3.2伐树、打枝、制材:对选择的采伐木进行采伐,要求伐根高度不超过5cm,越低越好。

注意伐树倒落方向,避免砸伤保留木。

打枝要将伐倒木的全部枝、丫从根部开始向梢头依次打枝,应紧贴树干表面进行砍枝,做到材尽其用,提高出材率。

由于砍伐木较细,作业区出材量较少,无规格材、仅有少量不规格材。

3.3修枝:修枝时要求切口平滑,防止撕裂树皮,以免影响林木生长。

对林分内侧枝自然死亡较多的树木,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2,自然整枝较强、侧枝自然死亡较少的树木,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3。

工具主要使用手锯、剪刀等。

3.4集材归楞:保育下的非规格材、小杆和侧枝,采用人力集材的方式进行集材。

归楞应尽量做到分级归楞,对所有木材进行检尺登记入簿。

3.5林地清理:对林地保育后所剪、所伐的林木,及时清理、妥善处理并加以利用,确保林地卫生,防止病虫害发生,防止森林火灾。

3.6保育强度:根据林分状况和立地条件,一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蓄积间伐强度控制在15%以下,保育采伐后的郁闭度降低不大于0.2,所选择林分密度最少在0.8以上,团状分布林分郁闭度可适量降低。

3.7作业安排:作业人员要跟班作业,成立以李有益为责任人的中龄林保育项目领导组,加强项目管理。

强化技术指导,确保作业质量。

六、作业安全措施及承诺(一)成立保育组织小组成立由项目负责人李有益任组长、施莲萍任副组长、涉及到的各队队长和相关技术人员参加的森林保育工作小组,全面负责负责此次森林保育工作。

(二)作业安全措施1、加强作业培训,严禁工区用火,做到安全作业,跟踪技术指导,随时解决问题。

由保育试点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培训带班人员,负责列保育试点区内的保育作业全程工作,督促作业人员控制在保育作业过程中对林区生态系统的破坏,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严防森林火灾。

林地小组要加强指导检查,发现不按照设计作业,责令停工整顿,并追究当事人责任。

2、对作业人员的要求。

作业人员必须具有林区保育工作作业经验,身强力壮,身体健康同时每个工组需要配备一名懂割灌、打枝的操作手,以便提高工效。

3、加强资源监督管理,对破坏森林资源、出现滥砍乱伐等违规、违法案件的严肃惩处。

(三)管理制度为了科学有序的开展森林保育经营工作,确保作业工队人身安全及规范操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特制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按领导小组职责分工,由一名场级领导主抓安全生产管理。

2、严格按照森林保育操作规程对作业工队进行岗前培训、安全教育及试点作业。

3、作业工队由领导亲自带队作业,确定两名安全监督员,确保作业全过程规范操作和人身安全。

4、每天作业前进行安全检查。

5、认真做好作业前培训、作业过程中监督、作业结束后检查的工作原则,确保质量达标,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四)安全作业承诺为了确保项目全工期无任何安全事故,我单位作出如下承诺:1、确保认真组织好作业期间的安全预防工作,确保作业期内无任何安全事故,如果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由本单位自行承担一切后果。

2、建立健全现场安全、作业安全、各类机械安全等安全作业制度。

3、所有技术人员,配备资格证配备证上岗。

4、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事故的应急方案。

5、材料、设备的堆放,必须整齐稳固。

6、各种机械的操作使用,必须按机械本身的操作规程执行。

违约责任承诺:如果安全防范措施没有达到投标的要求,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作业进度,我司将对此造成的工期延误不予顺延。

而且愿接由于工期原因造成的相应倍偿措施,具体可参考前面工期赔偿细节。

如果由于安全防范措施没有达到投标的要求,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我司愿接受质量原因造成的相关惩罚措施。

七、工期保证措施及承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对工程作业进度实行严格控制,以总进度网络计划为依据,按不同作业阶段、不同作业方式分解为不同的进度分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进行作业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一)开竣工日期以合同约定为准。

(二)工期保证措施1、资源保证全面的技术指导、工程机械设备、材料的及时供给和主要工种劳动力的协调配合是圆满完成作业进度的关键,因此确保工程如期完工的首要条件就是保证各项资源有计划的按时供给和调配。

1.1技术力量保证为顺利圆满的完成本项目工程,我司组织了具有丰富经验的李有益担任项目负责人并组项目小组,同时选派经验丰富的施莲萍担任工程技术负责人,调配各类高素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和作业班组,组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组织稳定的作业队伍负责本工程项目的作业。

1.2机具、材料供给由动力工长负责按计划调配各类作业机械的进出场顺序、时间、配合作业进度需要安装各个作业阶段所需用的机械设备,并派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机械检修,确保工程作业连续顺畅的进行。

材料供给由材料员根据月度供应计划及供应协议,按时购进及存储作业所需材料,并跟踪检查供应实际情况及作业现场需要,在缺货时,采取串换、调剂等措施,保证物资供应满足作业进度及质量的需要,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1.3劳动力保证措施1.3.1合理分配劳动力,在公司劳动力的统筹安排上,优先考虑工程的劳动力。

1.3.2为作业工人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做好生产的准备工作,使工人一上操作面就可展开工作,不产生窝工现象。

2、计划管理发挥内部计划调节的主导作用,经常了解资源与需求,及时解决供应矛盾,使材料消耗,供应调度、仓储库存环节处于计划控制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