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踏案例分析

安踏案例分析

安踏案例分析(一)安踏总裁丁志忠一、个人资料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创办人),香港安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福建省慈善总会理事、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晋江制鞋工业协会会长、晋江慈善总会荣誉会长。

1970年12月生于泉州晋江学历:初中毕业尽管他的学历仍然是中学毕业,但他的学习和领悟能力以及自身素养早已远远超越了一本发黄的毕业证。

丁志忠认为:“什么叫文化?高度就是文化。

做生意的不是怕你没文化,就怕你没高度。

这种高度不单是指商业战略,是指看任何事物的高度”爱好:逛街、阅读、打乒乓球、和朋友聊天性格初探:做事认真,要做就要做好有商业天赋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敢学敢用。

今天我和人谈话,只要是我感觉对企业有用的东西,我明天就会采用。

还有就是善于总结,敢于发现和承认自己的不足。

因为企业家和企业是紧紧相连的。

企业家的缺点就是企业的缺点。

不及时改正,企业就随时有危险。

在不断否定中企业反而能成长得更快更好。

为自己找一个形容词----爱拼才会赢。

这是我们闽南人的共同特点,也是我一直信奉的人生准则。

除了敢拼,还敢享受。

享受事业上的成功,享受成功带来的社会地位,享受别人尊重的目光。

二、创业之路穷则思变上世纪80年代,丁家穷,看到人家生活好,就想一定要比人家好;看到别人开上了摩托车,自己也想拥有。

但要想得到这些,就必须做生意赚钱。

这是丁志忠走上生意人道路的原始出发点。

初中毕业的那个夏天,17岁的丁志忠提出要到北京发展,家里人都不理解。

父亲让他说出理由来。

丁志忠就说,每天都有外地人拿了钱来买东西,几乎什么都能卖掉,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把晋江的商品拿出去销售?丁父的鞋厂那时候也是刚办起来,经济并不宽裕,但却被儿子说服,掏出了1万多块钱,让丁志忠买了600双晋江鞋到北京去卖。

为了把晋江的货摆进北京西单商场的柜台,丁志忠天天去找商场的人,一开始别人就说不同意,还对他说:“你才多大啊,就跑出来做生意?”丁志忠硬着头皮说自己有20岁了,人家都不相信。

他也不管别人的脸色,特别真诚地介绍起晋江产品的优势来,连续去了一个多月,商场的人终于答应去晋江看看。

丁志忠高兴得不得了,赶紧先回晋江准备。

最后,在北京所有的大商场,丁志忠都为晋江的鞋厂争取到了专门的柜台。

仅两年的时间,丁志忠打通了北京最权威也是最艰难的销售通道北京王府井商场。

丁志忠总结了两大成功理由:腿勤、嘴甜。

第一个吃下螃蟹销路打开了。

一边是晋江丰富的货源,一边是宽广的销售渠道,不是可以就此稳赚了吗?但1991年,丁志忠却又重新回到了晋江。

原来,晋江鞋在北京的低价销售深深刺激了丁志忠。

当时,市场上比较有名的“青岛双星”、上海火炬牌等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晋江生产,说明晋江货质量没有问题。

晋江货出问题的地方是没有品牌!带着四年赚下的20万块钱,丁志忠在晋江重新开厂起步,那时候,他的想法已经很明确:一定要把企业做大,把品牌打响。

1999年,一场国内鞋业的广告大战和体育明星大战孕育而生,丁志忠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60万,“我选择,我喜欢”,孔令辉成为安踏历时两年的形象代言人;500万,在央视投放广告的预算价格。

结果随着孔令辉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和他极具个性的“我选择,我喜欢”,安踏迅速完成了品牌树立和传播,并极大地拉动了市场的成长。

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4年,安踏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简历:1970年12月生于福建晋江。

1987年,初中毕业的丁志忠只身进京淘金,四年后赚取20万。

1991年回到晋江创办安踏鞋业公司,任总经理。

1999年,安踏聘请孔令辉担任安踏品牌形象代言人。

1999年赞助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第十三届亚运会。

2000年,安踏赞助悉尼奥运会。

在北京首创安踏国际时尚运动冠军赛。

2002年3月,安踏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9月,安踏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同年,安踏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公众喜爱商标”、“中国十大创意商标”。

2003年3月,安踏首家海外专卖店落户新加坡。

2003年4月,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丁志忠任总裁。

曾被评为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等。

三、创业心得明确目标勇往直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勇往直前!”“有了明确的目标还不够,当遇到挫折和困难,还要勇于去坚持这个目标。

事实证明,我这些年来的坚持都是正确的。

”丁志忠不无自豪地说。

丁志忠始终坚持认为,国产鞋在国外的市场无非就是东欧、南美,他们加起来都没有中国的市场大。

而且做国外市场,国产鞋没有资金实力去打品牌,对国外的文化习俗也不了解。

如果专心打国内市场就容易多了。

丁志忠认为,广告策略只是企业市场战略的一部分,做广告能让品牌的知名度获得提升,请形象代言人能让品牌的个性更鲜明,信赖度更高,但这些还不是品牌的全部。

品牌要真正在消费者中深入人心,需要独特的品牌内涵和稳定强大的市场网络作支撑。

而这些都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个成功的品牌要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

走在人前丁志忠的习惯是逛街,其背后隐藏着作为中国名牌鞋安踏的大智慧。

他所追求的走在人前的精神,不仅是逛街的步伐。

我们知道,安踏在中国创下了很多第一。

比如在1999年,聘请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作为品牌代言人,这是在我们国内首家请体育明星代言产品的企业,现在也成为体育明星作为企业产品形象代言人的成功典范。

2004年,“福建魅力企业”论坛上,丁先生说过,现在出差单独跑市场比较少,更专注的是企业的战略,他说,如果战略问题没有解决好,安踏的发展前景将陷入盲目发展的阶段,无法更有效地整合资源,开拓更有效的市场。

既要能当爹又要能当娘丁志忠笑称:“当老板的,既要能当爹,又要能当娘”,丁志忠伴随着安踏一路走来,尽管其间并没有遇到过颠覆或致命性的挫折和困难,但每天都还会有一些小困难,这让丁志忠伤透脑筋。

“比较严重的一次”,丁志忠回忆当初,还是安踏请孔令辉做明星代言人之后,“广告打出去的头五个月,没有任何成效”,起先已经被丁志忠说服的反对请体育明星做产品代言人的言论,似乎又有了滋生的土壤。

“当时,确实感觉心里有点发慌,毕竟当时投入的那笔资金几乎是当时安踏半年的利润”,但丁志忠并没有对自己的决策发生动摇或者怀疑,果然,五个月后,经销商们开始拿着现金到厂门前排队提货,安踏鞋在市场上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让安踏全体上下真正感受到了“广告的魅力”,而这时候,丁志忠思索的是,下一步应该如何系统地做好品牌的问题。

“做生意不仅仅是赚钱,更是在做成就、做荣誉感,”丁志忠说,“现在已经算好了,每天只要工作十个小时,但是每天都会有新的事让我要忙一阵,越忙越有充实感和成就感,越能享受到偶尔的清闲带来的快乐。

就像现在,刚刚忙了一上午,能够坐下来和记者边喝茶边聊聊,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51%和49%:丁志忠的生意经在安踏,有一个理论流传得很广。

丁志忠说是自己做人和做事的原则。

“父亲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我至今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很早就告诉我,你做每件事情,都要让别人占51%的好处,自己永远只要49%。

”丁志忠告诉记者,当时他一直不能理解,这不是明摆着吃亏吗?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后来他慢慢理解了:这样做看起来是暂时吃亏了,但他却赢得了客户的长期合作。

让客户更加认同,更加尊重,更加信任。

这个原则在今天的安踏里仍然有很深的渗透。

人心中的责任墙一旦破了洞,就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丁志忠口述经历:“当时我们北京公司接到一个消费者的投诉电话,说他一双安踏才穿了三天,鞋头就有个部件断裂了。

我马上指示立即赔偿并查明原因。

检测结果发现,这一批鞋使用的鞋底确实存在质量问题。

我想了一个晚上,作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把1万双已经发往全国八个大区的鞋全部召回。

然后我把公司全部员工都集中到办公楼前,那1万双鞋也集中堆放在地上。

我对大家说:这批鞋价值100万,但出了质量问题就要承担责任,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然后我带头拿起一双鞋放进了绞碎机。

有的员工当场就落泪了。

很多人以为返工就可以了。

但我认为,人心中的责任墙一旦破了洞,就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

如果损失100万能换来大家双倍的责任心,值得。

”不开拓海外市场国内市场也保不住丁志忠立志要让世界鞋业重新“洗牌”。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企业永远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如果不能主动走出去开辟‘第二战场’,迅速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就会连中国市场都保不住。

”丁志忠在商业发展方面永远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安踏的经营理念:安踏的战略是要做成中国的安踏,世界的安踏。

安踏代表的是大众的、时尚的、流行的体育文化。

(二)安踏周边环境鞋是晋江的骄傲走进晋江陈埭镇,就像进了一个鞋业王国。

晋江一共有鞋厂3000多家,鞋材市场有600多间店面,各种原辅材料应有尽有,生产企业在6分钟内就可以购到所需材料。

全镇本地人口才8万多,可在生产高峰期外来人口就达到20多万,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临时需增加熟练工,随叫随到;每天来这里的国内外客商也是络绎不绝。

在陈埭镇,到处都有关于鞋的信息。

年产运动鞋5亿多,意味着每过一秒,就有15双晋江鞋出厂。

一年中,全世界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可以穿上晋江鞋,年产直过130亿。

早期的制鞋业入行门坎很低,这也使得制鞋厂在当时的乡村遍地开花;一大帮同城兄弟一直在追赶安踏,安踏先行一步把品牌做起来了,在今后,仍然要围绕品牌建设这个中心发展,通过品牌的上升来整合社会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

现在的体育用品市场仍处于高速成长期,造牌运动表明这仍是竞争的第一个阶段。

在洗牌期,一批走在前面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差距都还比较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倾轧后,肯定有一些企业会被淘汰出局。

晋江的民营企业家中谁也不服谁,都想争夺最后‘发言权’,资源的整合只有通过品牌竞争来推动。

安踏今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这么一片肥沃的土壤上,晋江企业已经走在整合的路上了,经过新一轮的竞争,很多企业不会消亡,但势必被品牌所吸纳。

(三)安踏的成功之路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诞生于1991年晋江的陈埭镇岸兜,是一家中外合资的综合体育用品公司。

十四年来,秉承“安心创业、脚踏实地”的经营理念,源于争创中华民族产业品牌的激情,经过全体安踏人的不懈努力,安踏公司己从一个地区性的运动鞋生产型企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营销导向型的综合体育用品大型企业。

目前安踏公司拥有员工5000多人,厂房建筑面积达12多万平方米,全部实行电脑化管理的六条现代化流水线,年生产各类休闲运动鞋达500多万双(套)。

同时,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安踏运动鞋2001--2003年连续三年市场综合占有率位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一位,已成为众多消费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喜爱和追逐的时尚运动品牌。

荣获中国体育用品界运动鞋类民营企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三大称号的品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