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行为博弈的互惠利他行为理论研究的进展
行为博弈的互惠利他行为理论研究的进展
段,尽管用于描述人行为的社会性偏好函数还有许多 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本文 在简要论述利他行为社会心理学、生物学中已有的研 究成果基础上,着重阐述经济学中研究利他行为的理 论、方法和进展。
一、生物学与社会心理学中利他行为研究 以及对经济学的影响
1.生物学中的基本研究 在生物学中, 由于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 响,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在一是进化论方面, 二是利他行为机制方面,这对社会心理学以及经济学 有关利他行为的研究有深刻的影响。 生物学中利他 行为仅仅考虑这种行为是否能提高生物群体的再生 能力或适应度,与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不同的 是,它完全忽略了行为的动机。 早 期 ,Hamilton(1963)提 出 了 亲 缘 选 择 理 论 ,认 为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 的进化优势。 因此,亲缘利他不仅在生物世界而且在 人类社会都是一种非常稳定、 非常普遍的行为模式 (Alexander,1974;Wilson,1975;Dawkins,1976;Trivers, 1975;Wright,1994)。 但它仅能解释具有血缘关系的群 体之间的行为,而不能解释没有血缘关系的群体之间的 利他行为。 填补这个空白的一个理论是互惠利他理论 (Hamilton,1964;Trivers,1971)。 该理论认为,利他行为 仅仅发生在愿意实施利他行为的合作者之间。 Hamilton (1964) 定义互惠行为是它能提高行动者和接受者的适 应度,仅仅强调行为的结果。 Boesch(1989)认识到这个 定义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内容,Dugatkin(1997)、Sarah. 和 Frans(2002)将行动努力和行动意图考虑到定义中。 人类学家在一系列的动物种系中发现了互惠利他模式, 如 Nielsen(1994)发现在黑猩猩和蝙蝠的群体中都有这 种行为。 这种行为遵循着一个严格的游戏规则,即这种 利他行为仅仅发生在那些知恩图报的个体之间。对于纯 粹利他行为,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 观回报,一直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在生物世界中普遍可 以观察到一些现象。 在生物界中,存在某些个体冒着生 命危险去发出信号提醒其他个体的同类现象。如非洲羚 羊、北美草原狗、蜜蜂等,有一种解释认为这种个体是在 炫耀自己。 这种解释并不被普遍接受,因为人们难以理
性偏好等。 独裁者博弈实验结果表明,提议者平均出 价是总奖金的 20%, 这表明存在着一些纯粹的利他 行为。 无论如何,按照最大化行为,独裁者完全可以 给予对方更少的奖金分额。
Dufwenberg 和 Gneezy 对信任博弈的实验研究表 明,代理人对投资者的偿付(反映互惠)有一小部分是 由互惠动机带来的,而大部分是利他行为的结果。 现 实中人的行为除了表现自私的一面外,还有利他和互 惠利他的一面。 Fehr 和 Gachter(2000)的礼物交换劳 动力市场实验也是研究互惠利他机制的一个重要部 分。 礼物交换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多人博弈,厂商提出 工资水平,工人考虑是否接受,然后决定工作的努力 程度。 努力要付出代价,通常厂商无法对工人的努力 程度进行监督与控制。 如果假定人们是自私的,则会 推断工人会怠工,而厂商预测到这一点,于是支付一 个最小的工资额。 然而在实验中,厂商支付的工资丰 厚,而工人也努力地工作。 从激励机制理论来看,在 这种情况下会发生道德风险问题,因而与以自利为基 础的激励理论不同。 由于存在利他行为,互惠机制可 以很好地解决道德风险问题。
学中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经济学研究利他行为的理论、方法和进展。
关 键 词: 互惠 利他行为 研究进展: 1009-2382(2011)06-0041-04
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现象,生物学 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对此一直都有探讨和研究。 在主 流经济学中,利己行为一直被作为一种经济理论的最 基础和最重要的假设。 然而,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 利己行为仅仅是人的本性和行为的一个方面,在经济 理论中它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描述经济行为的模型。 随着行为经济学特别是行为博弈和实验经济学的发 展,有关利他行为的研究在近几十年得到较多地深入 研究和认识。
类本性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使得主流经济学在预测 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按照 George Stigler 所提出 的标准,一个好的理论主要满足 3 个标准,即简约性、 解释性和预测性。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主流经 济学理论与模型,在简约性、解释性方面无疑是成功 的,可惜在最重要的预测性方面不尽人意。 但也有一 些经济学家对此持怀疑的态度,认为在市场竞争中, 最终自私的方面将胜出。 值得指出的是,这个结论应 该是在个人行为没有外部性和一次性交易的情况下 才可能符合实际。 现实中,个人行为常常是有外部性 的。 即个人行为不仅对自身福利状况产生影响,而且 对他人福利状况也会产生影响。 在行为相互作用的 影响下,一个仅仅只考虑自身的行为者实际上并不是 理智的。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利他与互惠的利他行为 主要在博弈论框架下进行研究。 随着实验经济学的 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主流经济学在人的行为偏好 方面的假设所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学实验中,很多现 象无法用基于自利的行为来解释。 3 个最简单的博弈 (最后通牒博弈、独裁者博弈和信任博弈)被用于测 试、分析研究和探讨人的利他行为,实验结果与参与 者最大化行为不符合。 这无疑需要用其他概念和因 素来解释,如公平、信任、利他行为以及社会性偏好 等。 对于互惠利他行为,在研究上继续保持参与者效 用最大化的假定,但是让效用函数能够反映出人们的 社会性偏好。 因此,互惠利他行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 有关效用框架的建立。 对此,一些学者在行为博弈的 框架下运用心理学理论发展了一些社会性偏好函数,
解个体会冒着生命危险去炫耀自己。对纯粹利他行为的 理论解释主要是群体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遗传进化是 在生物种群层次上实现的,当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利 于种群利益时,这种行为特征就可能随种群利益的最大 化而得以保存和进化。
2.心理学中的基本研究 利他行为不仅在生物中存在,在人类进化中也存 在 。 Matheson 和 Bernstein (2000)、Hawkes (1993) 发 现,在很多情况下,人和动物在没有互惠期望的情况 下会继续合作,如居住在博茨瓦纳的伊崆族人,他们 中的优秀猎人总是和其他猎人分享自己的猎物,即他 们从不期望从技巧差的猎人那里获得可供分享的资 源。 现代社会中,常见的血液捐献行为,各种救助、见 义勇为和慈善行为等也都主要体现了纯粹利他的成 分。 与生物学的利他行为含义不同,社会心理学在定 义利他行为时,主要考虑人的偏好和愿望中是否存在 利他的因素,即人们在行为时是否考虑他人的福利状 况,而且这种最终的愿望是否包含考虑他人的福利状 况成为判断利他行为的标准。 社会心理学在研究上 也继承了生物学上的演化的方法,主要探讨一些产生 利他行为的机制。 但是由于在概念上涉及到愿望,因 而也比生物学上的研究困难,主要是难以实证。 与生 物学研究一样,亲缘(利他)选择机制得到认可,而最 有争议的仍然是群体选择机制。 基本问题还是利他 行为是否在人类进化中生存的问题。 这方面近期最 有影响的是 Sober 和 Wilson 在 1998 的研究, 在他们 的 “Unto Other:The Evolution and Psychology of Unselfish Behavior”一书中给出了一个结论,即自然选择 不可能给我们留下纯粹的自我动机, 即自然选择更 偏好于利他行为者而不是自私者。 这个研究结论在 近 10 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他们的研究虽然是在演 化理论基础上的,但是分析是基于心理学的。 在心理 学中,行为是由个人的最终愿望所控制,心理学上的 利他在结构上是多元的,包含了考虑其他人的福利, 因而认为这种行为更具有适应性; 而自私者在结构 上是单一的,因而适应性差,最终在演化过程中被淘 汰。 3.生物学与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在生物学和心理学有关利他行为的研究中,亲缘 利他行为理论得到认可,但是解释非亲缘利他行为的 群体选择理论一直存在争议。 群体选择理论认为,遗 传进化是在生物种群层次上实现的,当生物个体的利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理 论 聚 焦
行为博弈的互惠利他行为理论研究的进展 ※
唐俊
内容提要: 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现象。 随着行为经济学特别是行为博弈和实验经济学的发
展,有关利他行为的研究在近几十年得到较多的深入研究和认识。 该文在简要论述利他行为社会心理学、生物
- 42 -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理 论 聚 焦
他行为有利于种群利益时,这种行为特征就可能随种 群利益的最大化而得以保存和进化。 但群体选择理 论也存在着缺陷,它难以解释导致个体生存适应性降 低的纯粹利他行为怎样才能通过生物个体的基因保 存下来。 而在主流生物学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恰 恰是与之对立的个体选择理论。 个体选择理论认为, 纯粹利他行为与生物个体的生存适应性成反比,而利 己行为却与生物个体的生存适应性成正比;一个利己 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生存下来并繁殖自己的后代,而 这些后代都有继承其自私特征的倾向;只要前者的生 存适应性低于后者,不管这种差别在初始状态多么微 小,经过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生存适应性较低的生 物性状也会被无情淘汰掉。 因此,道金斯认为利他行 为不是一个进化稳定策略,因为它无法抵御自私行为 的入侵。由于 Wilson(1975,1977)的工作,群体选择理 论又开始复活,Sober 和 Wilson 的工作使人们更加关 注群体理论的研究进展。虽然 Sober 和 Wilson 的工作 得到一些学者的支持和论证,但是一些学者也注意到 其中论证的不足。 现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群体 选择理论中利他行为可以在演化中生存这个答案部 分与组群间的竞争结果有关,但是在组群之间没有竞 争压力时,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说服力地解释。
※本 文 为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基 于 行 为 博 弈 的 互 惠 利 他 行 为 与 演 化 机 制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09BJ005)的 中 间 成 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