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高中生物浙科版教学设计

总高中生物浙科版教学设计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一节分子和离子(选学)
第二节无机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正确地举例说出生物体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
生理作用。

2.正确说出水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逐渐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水的生理作用的学习,学生能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水及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生理作用。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4课时含活动)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糖类分类依据的学习,学生能正确例举出糖类的不同种类及其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及作用。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说出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能力目标:
1.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两个实验,学生能够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细胞概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阅读细胞学说发现简史,准确说出细胞学说的观点。

2.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3.比较典型原核和真核细胞图片,准确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能力目标:
1.通过运用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的模型,学生能够尝试建立模型解决实
际问题。

情感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在推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正
确认识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2.通过对细胞学说的学习,学生能够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继承、
修正、开拓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大小、形态、种类的比较
难点: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的模型
第2课时: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第二节细胞膜与细胞壁(2课时含活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分析玉米籽染色实验结果,解释细胞膜有选择透性。

2.通过建构流动镶嵌模型,学生能准确概述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2课时玉米籽粒染色实验及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第三节细胞质(3课时含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各种细胞器的形态。

2.说出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的功能
第四节细胞核第五节原核细胞(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
难点:细胞核的结构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第一节细胞与能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练地举出细胞中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例子;
2.在不允许查看课本的情况下,学生能简明地描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3.结合环状概念图,准确地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尝试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结合实际例子分析生物体中ATP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2.在对本节课演示实验的讨论过程中,能进一步学会用比较法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目标:
1.通过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学习,感受物、化、生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更全面更科学的方式看待生物;
2.通过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感受ATP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重要
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ATP的化学组成的特点;ATP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ATP-ADP的相互转化。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课时含活动)
第1课时扩散和渗透,活动
第2课时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吞胞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比较各种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异同。

难点:比较各种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异同。

第三节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比较各种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异同。

难点:比较各种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异同。

第四节酶(3课时含活动)
第1课时酶的发现,酶是生物催化剂
第2课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第3课时酶受许多因素影响
第五节细胞呼吸(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需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难点
第六节光合作用(5课时含活动)
第1课时光合作用概述及光合色素
第2课时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第3课时光反应、暗反应
第4课时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总结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1.通过本探究活动,学生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单因子对照实验。

2.熟练运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下操作性定义、控制变量、数据分析等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性、科学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据获得、记录和分析;绘制折线图。

难点:绘制折线图并进行正确的分析。

第5课时环境因素影响光合速率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3课时含活动)
第1课时细胞周期,活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2课时有丝分裂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准确区别各时期细胞分裂图
2.正确概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3.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学生运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加强信息整合能力。

2.学生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增强分析图像、解读图像能力。

情感目标:
1.体会有丝分裂在遗传上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丝分裂的过程
难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第3课时活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

4.概述细胞的全能性,举例说明细胞全能性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学生列举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难点:
第三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的概念
2.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简述细胞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形成珍惜生命、关注健
康的科学生命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
难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分离定律(3课时)
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离假设的验证
第3课时假说演绎法,显性相对性状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4课时含活动)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
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3课时含活动)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2课时)
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四章生物的变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