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答案版】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版】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Ag —108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B. 称取氯化钠C. 稀释浓硫酸D. 氧气的验满2.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B. 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C. 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D. 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3.2018年徐州国际马拉松比赛于3月25日举行。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最美的马拉松跑道一路“花香醉人”,这是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B. 赛道补给品云片糕、小孩酥、麻片、花生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C. 建设奥体中心体育馆用了钢筋混凝土、玻璃和塑胶等无机材料D. 组委会配发的聚酯纤维速干运动服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4.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对安全的认识B 用“化学”眼光分析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③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①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②用适量的熟石灰可中和土壤的酸性 ③地里庄稼出现叶色发黄应施用氮肥 C 化学与健康 D 对除杂和鉴别的认识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③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①用灼热的CuO除去CO中少量CO2②用Ca(OH)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③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A. AB. BC. CD. D5.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A. 炼铁高炉中生成铁:3C+2Fe2O34Fe+3CO2↑B. 铝放入稀硫酸中:Al+H2SO4=AlSO4+H2↑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2NaOH+CuSO4=Cu(OH)2↓+Na2SO4D. 向小苏打中滴加稀硫酸: Na2CO3+H2SO4=Na2SO4+H2O+CO2↑6.已知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Cu(NO3)2+2X↑+2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H2B. 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C. 浓硝酸属于纯净物D. 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9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B. 向一定量的H2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C. 将足量块状MgCO3和MgO粉末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8.下列图象与所对应的实验相符的是()A. 向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C. 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D. 向稀H2SO4中滴加BaCl2溶液9.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 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C. 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D. 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10.某化学小组参观制碱厂后,绘制了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流程图Ⅰ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2和Na2CO3,二者加入的顺序可以颠倒B. 流程Ⅰ后过滤得到的沉淀成分有Mg(OH)2和CaCO3C. 通入NH3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CO2的吸收D. 碳酸氢钠首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其溶解度较小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1.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

(1)现有H、C、N、O、K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②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___;③能供给呼吸的气体____;④可作复合肥的硝酸钾____。

(2)如图是某陨石样品中各种元素含量的比例图。

①该陨石中含____种非金属元素,其中含有量最多的是____元素。

②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____。

③此陨石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____。

A.CaCO3 B.K2SO4 C.Al2O3 D.SiO212.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将盛有白磷带孔燃烧匙快速浸没热水中,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③打开K1、K2,从a口向A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

此时进入量筒B 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②和③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白磷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如何确定此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燃烧匙位置漏气情况)______。

13.飞机C919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的飞跃。

请回答问题:(1)利用CO还原赤铁矿石可制得铁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飞机上使用的螺丝钉一般不用铁制的,其原因是因为铁与____反应易生锈。

(3)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

(4)航空煤油是将石油通过____(分馏或干馏)提炼出来的,飞行过程中主要是 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5)C919的厨房为乘客提供了以下食物:快餐、雪碧、牛奶、蔬菜面条等。

上述食物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和矿物质。

(6)飞机急救箱中还准备消毒剂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7)飞机上的座椅套采用耐磨、耐腐蚀的“尼龙”属于____材料。

14.有一固体混合物A,已知其中可能含有MgCl2、CuSO4、CaCO3、FeCl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

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1)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

(2)在混合物A里,上述四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

(3)在溶液F中,主要含有___种溶质,其中大量含有的酸根离子符号是____。

(4)写出1个生成白色沉淀G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5.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1)写出B、D、F的化学式:B____,D____,F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

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三、实验题16.某活动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探究活动。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

(2)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若用装置A、B、C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B中应盛放的是___,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

(3)集气瓶内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呢?[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具支试管后,密封。

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M1-6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

①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

②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

[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

17.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

某兴趣小组对金属铝展开了系列研究。

I.研究铝的化学性质(1)铝在常温下会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前,需要对铝的表面先进行______(填操作)处理。

兴趣小组同学将铝处理好后剪成若干大小相同的小片,用于后续实验。

(2)铝和酸、碱、盐溶液的反应实验操作现象结论一将铝片放入稀盐酸中,试管变烫铝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反应放热二将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铝表面有气泡产生试管变烫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热三将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无色金属活动性:铝铜实验一的现象为_____。

实验二查阅资料:铝和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实验三表明,铝的金属活动性____(填“大于“或”小于“)铜。

(3)小组同学将实验一中的稀盐酸换成等质量、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稀硫酸,相同时间内发现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少,反应较慢。

对比上述两组实验产生猜想。

猜想①: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可能有促进作用。

猜想②:____。

为验证猜想①是否合理,应在铝和稀硫酸中加入____(填字母),观察现象。

A.Na2SO4 B.Na2CO3 C.NaClII.测定某铝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资料1】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不与氨水反应。

【资料2】AlCl3+3NaOH=Al(OH)3↓+3NaCl;AlCl3+3NH3•H2O=Al(OH)3↓+3NH4Cl。

(4)小组同学称取4.62g某金属铝样品(样品中杂质仅为氧化铝),置于图一烧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至完全反应。

将反应后的液体分成溶液1和溶液2两等份,设计两种实验方案(如图三),通过沉淀质量测定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

①选择正确的一种实验方案,计算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_____。

②小组同学组合图一和图二装置测氢气体积,烧瓶中反应停止即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计算后发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

四、计算题18.为测定某硫酸铜样品中硫酸铜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图实验:(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