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方案及其能力培养体系
一、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方案
通过多年对社会机电一体化技术岗位的调查,我们基本了解了社会及行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规格,明确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包含“专业认知→基本技能→生产性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五个能力模块的“阶梯式”专业技能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能力要素的具体要求及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打破学科体系,借鉴CBE教学法构建知识模块。
使教学进程合理化,使部分课程实现综合化。
知识模块由基本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组成,反映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规格的需要,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按优化组合原理,对课程进行分解、重组、整合,删减了专业课程中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开了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
的新技术课程,既注意了层次性、积累性、系统性,又注意了灵活性、独立性与动态性。
根据“三位一体、能力为本”的原则,初步建立了与知识模块相适应的技能训练模块。
技能训练模块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实习)等。
知识模块的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模块的实践教学各成体系,相互支撑。
同时,较多地开设了专业技术及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使学生更加主动有效地接受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完成上岗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准备,适应现代制造业的技术需要。
知识结构模块蕴含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学三大部分。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主要在院内完成,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完成。
能力培养体系见下图: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模拟工业环境”中,根据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由双师素质教师指导,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
与教学活动,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特点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众多的可视化媒体和学习、操练的仪器设备,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趣味性强,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效果好。
二、能力培养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采用“分层、递进”方式,逐步构建“模块化”的理论课程体系。
按照岗位群对专业知识、能力、态度的不同需求,将理论教学体系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应相应的岗位群,层级依次递进。
三、岗位能力分解图表
岗位(群)、能力、知识、课程分层模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