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山东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规律探索_康维波
山东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规律探索_康维波
成果,做到城乡布局、产业布局、工业与农业布 村庄进行新型社区规划。在优化城乡布局的基
发生重大转变。由于城市化能引起产业结构、 行准确的坐标定位,以起到对当前实践的科学
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城 指导作用。农村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
市化已然成为人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现代化的必然之路,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城 然趋势。作为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
一、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化的含义及关系
通过城市化来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是我们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也
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
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表现在能富裕农民、造福人民。
1. 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化的含义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
主义新农村,农村社区化发展显然成为助推社 发展成为山东省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选
会进步的一种明智选择。
择。而纵观山东农村社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
所谓农村社区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特
1. 沿海型农村社区和内陆型农村社区
别是空心村形成之后,地方政府解决农村社会
从海陆层面而言,可以归为两类: 一是沿海
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的实践应对。农村社区化 型农村社区。一般来讲,沿海渔业地区的农村,
第 五
放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去做更深入的思 三类: 一是近城农村社区,从地理位置来说,这
十 八
考,目的就在于科学地运用社会学、经济管理 一类的农村社区,由于离城市比较近,各种生产
期
学、政治学、规划学、文化人类学、公共政策学等 要素集聚功能齐全,政治优势明显,就近“被城
10
市化”的 可 能 性 最 大,发 展 速 度 最 快。 二 是 近 镇农村社区,从地理位置来看,离镇驻地比较近 的村庄,毗 邻 最 基 层 政 府 的 政 治 中 心,相 对 来 讲,文化、教育、商贸集中,建设社区化的吸引力 极大。三是远镇农村社区,从地理位置来讲,这 一类社区虽不占政治优势,但有一定的交通优 势,多数情况下,要么是旅游资源明显,要么是 适合人们居住,要么是资源优势突出,虽然发展 可能暂时相对滞后,但发展远景较大、形成农村 社区的基础较好。
区即使较大,但配套设施跟不上,功能不健全、
不合理,如没有文化娱乐场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没有购物广场,
环境质量差,服务跟不上,根本无法满足社区居
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社区居民感到生活不
方便。
6. 引进开发商投资困难,社区建设档次低、
品位不高
有些内陆型远镇农村社区,由于社区周边
地价不是很高,开发商或投资商对回报率不高
的项目不感兴趣,以垫资或土地置换的形式难
的原动力,一方面来自广大农民对现代文明及 经过多年的渔业或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加之
城市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来自地方经济发 沿海一线景观资源很好,特别是内陆向沿海转
展所产生的牵引力和诱惑力。毋庸讳言,作为 移的通道打开之后,沿海对人口的吸纳集聚功
一种政绩彰显,农村社区化也能够成为地方政 能得到空前提升,沿海已然成为人居产业聚集
■
农
5. 社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服务设施跟不上
村 观
由于有的镇财政比较困难,加上村级集体
察
积累不足甚至缺乏基础,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
于社区建设,再加之部分群众把资金投入到新
一轮农村房屋建设,没有剩余资金用来投入社
区建设,导 致 社 区 建 设 资 金 缺 口 较 大,这 在 远
镇、资源匮乏型社区表现尤为明显。还有的社
以推进。由于有的开发商只讲赚钱不顾安全,
建筑材 料 低、劣、差,形 成“豆 腐 渣 ”工 程,结 果
农民情愿出钱到县城去买房,也不愿住在农村
社区,由此以来大大影响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和发展。
以上各种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进住社区
定居的意识,也或多或少影响到社区建设的进
展,最终难以达到农民和新型社区发展之共享。
■
农
村
山东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
观 察
规律探索
□康维波 宋明爽
[内容提要]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社区化是农村城市化的显著标志。农村社区化发展只有置身于城
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考虑农村社区积聚功能,切实抓好农村社区发展规划这个关键
点,找准设施建设这一切入点,找对社区建设发展中产业这一支撑点,科学解决农村社区建设中土地资金杠杆问
山 东
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 农
完善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化其
业 大
学
学
【收稿日期】2013 - 03 - 20
报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办“山东省农村社区化跨学科理论与实践对策研究”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批准号:
府工作成果的直接展示。
带,形成一些初具规模的农村社区。二是内陆
2. 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化的关系
型农村社区。这一类农村社区,虽然并无海洋
二
既然农村城市化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 资源之特征,但具备其他资源优势,经过长时间
○
一
重要趋势,那么,分析城市化发展与农村社区发 的历史积淀,内陆工业化或者是农业产业化、规
村建设规模和功能,引发农村社区产业集聚效 强规划指导,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
应,不断振兴经济,充分利用人流、物流、资源 地、集约发展的要求,按照“立足当前、适度超
流、信息流和科技流等特点,给经济发展提供强 前、城乡一体、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
大的动力,合理产业结构布局,寻找新的经济增 的原则,用科学的规划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
织内部的系统因素发生变化,使推进农村城市 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现代城市文明对农民特别 是年轻一代农民的冲击更加明显,田园生活似 乎难再 成 为 他 们 生 活 的 主 旋 律。 而 农 村 城 市
二、山东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 农村社区类型分析
加快推进山东农村发展,科学推进山东城
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传统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 市化发展水平,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一直努力的
300 亿 元,挖 潜 存 量 土 地 级 差 收 益 返 还 农 村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城市化毕竟需 2000 亿元,建成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一二
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 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和中心社区,使全省 1 /
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 4 的村庄得到系统的改造。显然,农村社区化
因此,如何稳定、科学、有效地推进农村城市化,
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按照城市化发展的理
念去经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统筹发展的理
念推进城镇一体化进程。
四、完善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 社区发展的对策思考
农村社区能否健康发展,将对中国社会产
生深远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山
1. 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 东
三 年
展的关系就并非偶然之事,它是我国城市化发 模化经营初具规模,逐渐形成农村社区并对周
第 三
展到当前的历史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 边农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期
变、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径的实践尝试。因此,这
2. 近城、近镇农村社区和远镇农村社区
总
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应当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从距离各级政府政治中心而言,可以分为
9
■
农
村
主要特征是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农业人 多学科视角分析认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而
观 察
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 进行多角度的认识与把握,并对农村社区化发
规模不断扩张、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开发建 展实践作出全方位的理论解读,进而分析出城
设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市化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对农村社区化发展进
题,妥善安置社区建设中的困难户,建立起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使农村城市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发
展。
[关键词]城市化; 农村社区化; 发展规律; 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 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8091( 2013) 03 - 0009 - 06
城市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推动城乡社会科学 发展,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明确目标。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就不可能绕开 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这一话题。改革开放以来,追寻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使得更多的人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农村的城市化。推进农村城市化,是我国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移、推动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国 家以及地区社会发展和文明的标志。
向现代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转变的过程,它不 仅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同时,还
方向。2010 年 8 月 9 日,山 东 省 政 府 出 台 了 《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
包括农村产业及生产方式向城市产业及生产方 意见》,指出力争 10 年集约投入土地整治资金
式的转变,也就是农业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为指导
农
业
农村社区建设应当放到城市化背景下综合 大
考量,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明确社区自身定位,
学 学
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推动经济全面提 报
升。通过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
︵社
社会发展,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全面 会 科
协调发展和进步。通过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互 学
补,科学发展,把社区建设作为各业发展的助推
版 ︶
器。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心社区的作用,增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