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趣味歌教学内容:一、演唱:《唱首山歌给哪猜》、《什么下田尾拖拖》二、听赏:《梭着梭着梭着跳》、《小三姐和小画眉对歌》三、活动:跺跺脚、会变长短的音符教学目标:一、了解歌同的不同情境,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二、通过听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三、引导学生创编歌词。
四、提高节奏感、听辨能力和感受能力,并且了解这些音符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一、唱好歌曲,掌握不同歌曲的演唱方法。
二、各种音符的运用和掌握。
教学准备: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本单元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1、出示瑶族同胞跳舞的图片。
师:你认识这是什么民族吗?生:……师:现在让我们走进瑶族,去了解瑶族的风土人情。
2、出示练习曲::2 —∣ 2 —∣5 6 2 6 ∣5 5 2 :‖5 5 2 0‖(哎)脚板跺得星满天,星满天。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XX X 0 :‖ X X X 0 ‖跺跺脚,跺跺脚,跺跺脚,跺跺脚,(哟哟哟哟)跺跺脚(哟)跺跺脚(塞)。
师指导练习。
(为歌曲教学铺垫)师生合作,体验欢快的舞蹈场面。
3、引出新课。
我们也来感受一下他们愉快的心情。
(初听歌曲)师:“小朋友,我们一块儿把曲子听一听,看看谁能发现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我们以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生答。
师总结。
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朗读歌词。
二、歌曲教学:1、跟录音默唱。
2、跟琴轻声唱。
3、指导第二部分:1)、师完整的示范,生听后指明拍出节拍。
2)、师生一起拍节奏读。
4、这一段表现的是热闹的舞蹈场面。
5、全班边唱边跳。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块儿走进瑶家,了解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我们国家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拿手的本领,等着我们的小朋友去发现,去创造。
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播放《跺跺脚》)二、激起导入: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彝族歌曲。
生:……师:(简介彝族)大家听一听,这首歌和我们以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播放歌曲《唱首山歌给哪猜》。
生:(答)。
师:对,这首歌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想一想,我们听过哪些歌也是一问一答的?(引导学生说出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三、歌曲教学:1、师范唱。
2、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师生问答或分组问答)3、跟琴默唱。
4、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5、随伴奏演唱。
(体会歌曲情绪及速度)6、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评价:师:你还能为歌曲填词吗?自由组合讨论一下。
生讨论,填写歌词。
师检查。
读一读同学填的歌词,学生互评。
师:(总结)少数民族的山歌都是来源于生活,(出示几位同学的作业)象这几个小朋友就写得不错,说明他们平时注意观察,希望大家回去以后,看看我们身边的事或者周围的环境,把歌词再改一改,下节课我们再看看谁写得最棒!五、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1、学生唱一唱自己编写的歌词。
2、师总结。
二、听赏:1、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民族歌曲,这节课我们继续体验一下其他民族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2、播放歌曲《梭着梭着梭着跳》、《小三姐和小画眉对歌》3、引导学生说对音乐的初步印象。
4、复听。
5、学生对僳僳族较陌生,师简介僳僳族。
6、师:听听歌曲《梭着梭着梭着跳》中从高跳到低,双从低跳到高的音是哪个?7、引导学生回答。
8、再次聆听。
9、想一想,怎样接着《小三姐和小画眉对歌》中的歌词后面唱。
10、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11、随着音乐哼唱。
三、小结,下课。
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了解各音符。
1、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画面上的内容。
2、跟着老师将各音符拍一拍。
3、边拍边听,找出音符长短规律。
二、掌握各符的时值。
1、将音符按短到长的顺序排一排。
2、边拍边唱各组合的音符。
3、请学生区分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并读一读。
4、让学生用七个音自由组合,看谁做得快。
5、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各音符间的相互联系。
三、小结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
四、下课。
第二单元:时刻准备着教学内容一、听赏:童声合唱《红星歌》、《小主人之歌》二、演唱:歌曲《共产儿童团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三、活动:音乐竹楼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及报效祖国的决心。
2、通过探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通过学习歌曲认识4/4拍及强弱规律。
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够将附点节奏、重音记号准确的演唱出来3、能够将重音记号在歌曲中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本单元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听赏与跟唱1、导入师:上节课看到同学们的表演,听到你们宣读的誓言,真是个个都很精彩,那你们知道多少有关少先队的历史呢?谁能说一说。
生……2、聆听《红星歌》师:刚才电影中那群孩子的身份是什么?你们知道吗?生……师: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这些小孩被称为共产儿童团。
1949年10月解放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3、再次聆听4、跟唱、表演。
二、活动《唱唱跳跳》。
1、认识乐谱2、分组3、老师弹奏,学生活动。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听赏了歌曲《红星歌》,感受了歌曲雄壮有力的气势。
还进行了唱谱游戏,大家都表现的很好。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儿童团站岗的图片:这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师:在那个年代连儿童也自发的组织起来和敌人做斗争。
你们想和儿童团员一样和敌人做斗争吗?生:……(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师:现在就交给你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愿意接受吗?生:愿意师:红军要开会,为了防止有敌人混进来,邀请儿童团员站岗,每位来开会的红军都有一个暗号,只有拍对暗号的红军才能进去开会。
出示节奏。
×.× ×× ×—× ×.× × ×学生动作: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红军,一组扮演儿童团员。
拍对的红军,儿童团员为他们贴上红星。
二、学习歌曲师:同学们,你们胜利的完成了任务,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儿童团员了。
听!(播放歌曲)生:(初听歌曲)师:让我们一起举起右手宣誓,分四组,每组读一段歌词。
生:(读歌词)[使学生融入课堂,情感得到升华。
]学生自主学习、分组演唱师:现在演唱一遍歌曲。
(教师弹旋律,学生分四组唱歌词。
)师:这首歌曲的力度是怎样的?生:(强,很强等)师:是一样的力度,还是某一个音更强一些?生:(唱一遍歌曲体会并回答。
)师:那么作为今天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师:让我们接过烈士手中的枪,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生随音乐全体起立,情绪高涨的演唱《共产儿童团歌》。
三、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1、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伴奏音乐,学生跟唱,老师走到学生中去听,找出学生演唱中的问题。
2、聆听、跟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3、师: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少先队员了,那你们是不是都能完整地唱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呢,我想听你们唱一唱,好吗?4、师:刚才听同学们唱了这首歌曲,我发现有许多同学歌词还是记得不熟,那让我们一起再来把歌词巩固学习一遍,好吗?5、熟悉歌词师:请同学们神气地把歌词齐读一遍。
比较歌词,再进行记忆。
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出两段歌词中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说一说。
多媒体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伴奏音乐,学生跟唱(多媒体随着出现歌词)三、综合表现1、师生讲解歌曲的感情处理。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歌曲,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歌曲怎样处理才能得到更好的表现呢?演唱中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加入一些打击乐器伴奏?生……2、教师归纳3、完整地演唱歌曲,并由个别学生选择队鼓进行伴奏。
师:全体起立,少先队唱队歌,队鼓手伴奏。
四、活动《队旗下的誓言》1、导入师:同学们一定都还记得入队时的情景吧,当我们系上红领巾,每个人都要在队旗下干什么呢?生:宣誓。
师:对那现在呀,教师想再现你们入队的情景,看看你们当时的表现,行吗?2、分组练习3、分小队表演三、总结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看了你们精彩的表演,老师知道你们和同学都非常团结友爱,说明你们都有一颗爱心,是一个善良的人,不过你们知道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没父母的孤儿,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如果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去帮助他呢?二、讲授新课听赏歌曲《小主人之歌》。
1、听录音范唱,谈谈听后的感受。
2、学唱歌曲。
3、跟着琴进行模唱1~2遍。
4、解决难点。
5、采用分组,男女声等演唱方式进行练习。
6、老师弹琴,学生朗读歌词。
7、歌表演。
三:音乐活动:认识4/4拍的规律:1、复习4/2拍和4/3拍的强弱规律。
2、出示4/4拍的强弱规律,然后进行比较它们的不同。
3、师讲解。
4、唱一唱。
5、课本习题:进一步掌握4/4拍。
五、小结。
第三单元静静的夜教学内容:1、演唱:《摇篮曲》2、听赏:《摇篮曲》(小提琴独奏)、《梦幻曲》(大提琴独奏)、《小夜曲》(弦乐四重奏)3、学乐器:小乐手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舒伯特和莫扎特作曲的《摇篮曲》感受《摇篮曲》平稳、优美、抒情的音乐形象。
2、学生能用安静、恬美的歌声,气息连贯地唱好《摇篮曲》。
3、通过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乐感。
4、认识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声音特点及弦乐四重奏,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1、唱好歌曲。
2、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本单元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你小时侯妈妈是怎样哄你睡觉的?介绍作曲家舒伯特,简介《摇篮曲》的创作。
二、歌曲教学:欣赏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
1、播放音乐。
2、学生听完《摇篮曲》后,讲讲歌词内容和歌词的情感。
3、请学生将听到的《摇篮曲》讲出词意,说说听了《摇篮曲》的感受。
4、随音乐哼唱。
师:要用怎样的心境和声音去演唱这首歌。
生答。
两次聆听,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意境。
5、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略。
三、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介绍什么是小提琴独奏、大提琴独奏。
二、听赏:分别听赏《小提琴独奏》和《梦幻曲》。
比较下它们的音色和旋律,师引导,生回答。
复听,熟悉曲子的旋律。
小组讨论并回答。
再次聆听,并随音乐哼唱,用手势表示音乐的起伏。
三、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师:谁能说说小提琴与大提琴音色上有什么有同。
生回答。
二、听赏:1、师:我们来听听这首曲子,你听到了哪种乐器?播放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生听。
生回答。
2、师介绍什么是弦乐四重奏:包含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
3、复听,从中听出大提琴和小提琴的音色。
听后对音乐的感受。
4、介绍小夜曲的起源: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爱情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