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化龙初中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然发生造成影响师生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等事件,制定我校《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求
1、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构,建立相关工作制度,遵循预防报告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实行专人负责的分级责任制度。

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学校设有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给当地人民政府及教育卫生行政部门。

对缓报、漏报、瞒报者,要逐级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严格遵守报告纪律。

学校要协助各部门工作,做好学生家长及学生安抚工作。

4、学校应提高卫生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食品卫生等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二、预防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1、因时、因地制宜按规定防疫措施。

根据传染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流行特征,制定防疫措施。

2、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进行全面预防: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3、增强学生对自身的防护意识,搞好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卫生知识。

三、经常性预防措施
做到无病先防,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加强污水和垃圾的管理,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四、发生疫情时措施管理传染源
1、对病人的管理
a、早发现、早诊断:开展卫生宣教活动,提高学生对一些传染病的认识,提高校医的业务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好平日的晨检,对缺席的学生及时家访,搞清原因。

b、早报告:一旦发现传染病在学校暴发流行,应立即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当地人民政府及教育局、卫生局、卫生防疫站报告。

并上报疾病流行的名称、地址、时间、人数同时发生传染病等。

c、早隔离、早治疗:一发生传染病人或疑似者,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播机会,应将其安置在一定场所,使之不与健康人接触。

隔离方式因地制宜,可在家或住院隔离。

隔离期由传染病的传染期或化验结果而定。

有条件时,应临床症状消失后作2—3 次病原学检查(每次间隔2—3 日),结果阴性者方可解除隔离。

2、对病原体携带者的管理首先应发现病原体携带者,并对其隔离治疗,养成卫生习惯,减少传播机会。

若病原体携带者是饮食、供水行业的工作人员应调换工作。

3、对接触者的管理
停止可能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一切活动,停止群聚活动,对接触过传染病人的人,应进行建议。

在检疫期内可对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留检或卫生院处理,也可给予药物预防和被动免疫。

A、一般措施: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做好污物处理。

B、消毒:消除或消灭留在外界病原体,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