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登革热试题答案

(完整word版)登革热试题答案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
1、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 C )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A、老鼠
B、蟑螂
C、白蚊伊蚊(花斑蚊)
D、苍蝇
2、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 B )。

A、与病人直接接触传播
B、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C、饮食传播
D、空气传播
3、白纹伊蚊叮咬人的高峰时间在( A )
A、上午8-9时及下午5-6时
B、晚上9-10时
C、下午7-8时
D、早上5-6时及晚上8-9时
4、下列哪一项不适登革热的典型特征( B )
A、急性起病、发热
B、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疲乏
B、皮疹、淋巴结肿大 D、白细胞显著增多
5、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B )天,多数5-8天。

A、1-2天
B、3-15
C、9-10
D、10-15
6、登革热患者在( A ),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

A、发病前1天至病程第5天
B、发病后1天至病程第5天
C、发病前7天至病程第15天
D、发病后7天至病程第15天
7、下列哪项不是登革热的传染源( D )
A、登革热患者
B、隐形感染者
C、带毒的媒介伊蚊
D、按蚊幼虫
8、预防和防治登革热的环境治理手段,哪一项是错误的?( B )
A、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幼虫的孳生地
B、种植水生植物盆景,每二月换水一次
C、储水容器加盖,经常清理露天积水的器皿
D、填平凹陷的地面,疏导积水
9、预防登革热采取的防护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在外露的皮肤省涂防蚊水
B、睡觉时挂好蚊帐
C、减少到树木丛生的地方活动
D、为避免蚊虫发现,穿深色的长袖衣裤
10、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的症状,除外下列哪项( C ),怀疑得了登革热,应及时就医。

A、生活在有登革热现症病例的地区
B、发病前15天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C、在全天气温低于10℃的冬天受了风寒
D、发病期前15天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二、填空题(每题5分)
1、登革热属于(乙)类传染病。

可分为血清型(Ⅰ)(Ⅱ)(Ⅲ)(Ⅳ),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且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

2、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3、伊蚊只要与具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2天后)即具有传染性,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 30天)甚至终生。

4、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可分为三期:(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5、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

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
6、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衰竭甚至死亡。

7、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

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8、登革热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等。

9、登革热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多数病例早期开始下降,病程第4-5天降至最低点,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主,多数病例有血小板减少。

10预防登革热,一是避免蚊虫叮咬,二是杀灭成蚊,三是(消除蚊孽孳生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