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5章 宏观经济政策共76页文档
第5章 宏观经济政策共76页文档
非充分就业时,产出y增加,在货币实际供 给量不变时,r上涨,投资下降。
2、挤占消费: 政府购买g增加,导致投资下降,从而国民收入下降, 而国民收入的下降将导致消费的下降。
充分就业:完全挤占 非充分就业:部分挤占
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1、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系数k:k越大, 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h越大,挤出 效应越小; 3、投资乘数k i :k i 越大,挤出效应越多; 4、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系数d:d越大,挤出 效应越大。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
1、政府支出: ①g↗→AE↗→y↗→… ②Tr↗→yd↗→c↗→ AE↗→y↗→… 2、税收: ①t↗→T↗→yd↘→c↘→AE↘→y↘→… ②高收入者税赋多,低收入者税赋少→c ↗→ AE↗→y↗→… 3、公债
财政政策的影响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r r 和y都增加,从而i减 少,c增加;
财政政策的机制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以 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或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 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机制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货 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以达到实现充分就 业或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dy
1
dg 11t dk
h
决定财政政策效果大小的因素
1、 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2、t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比较稳定 3、k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4、d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5、h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财政政策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考虑了货币市场后,有挤出效应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相机抉择”方法
需求管理通过“相机决择”的宏观财政政策和宏 观货币政策得以实施。 “相机决择” [the Discretionary Approaches]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 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 究竟采取哪一种措施。
“逆经济风向行事” 原则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当经济萧条时,采 取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和扩张性货币政策[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刺激总需求;当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 性财政政策[Tight Fiscal Policy]和紧缩性货币政 策[Tight Monetary Policy]减少总需求。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充分就业——相当于自然失业率的失业率。 物价稳定——低且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国民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 ——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 策。就是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 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 目标。
IS不变时, LM平→ 挤出少→财政政策效果好 LM陡→ 挤出多→财政政策效果差
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
——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政府支出的变化,使产品 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变动的幅度。
IS:regT 11ty
d
d
LM :rm0 ky hh
k h 1 d 1 t y e d g T m h 0
效果好;而增加货币
供给量,即使使利率 r1
下降了,但投资也不
会增长,从而国民收
入不变,货币政策无
效。
IS1 IS2 LM
y1 y2
y
r
财政政策完全有 效,货币政策完 全无效。
IS1
IS2
h=∞
d=0
LM
y
挤出效应
g↑ → y↑ → r↑ → i↓ → y↓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的表现
1、挤占投资
g增加:充分就业时,产出y不变,政府支出增加只 能导致物价上涨,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从而利率 上升,投资下降;
r
IS1 IS1’
IS曲线的斜率
IS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M
IS曲线越平坦,财 政政策效果越小。
A B
原因?
y0
y2 y3 y1
IS2’
y
IS曲线的斜率
r eg T 1 1 ty
d
d
regT 1 y
d
dkg
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两个因素: 投资对利率变化反应越敏感 [即d越大], IS曲线的
斜率的绝对值越 小,IS曲线越平坦,反之则越大。
LM曲线的斜率
r
IS2 IS1
LM1 LM曲线越平 坦,财政政 策效果越大
LM2
y0 y2 y1 y
y3
LM曲线的斜率
r m0 k y hh
k——货币交易需求对国民收入的敏感程度 h ——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LM曲线斜率的大小与k成正比;与h成反比。
总结:
LM不变时, IS平→ 挤出多→财政政策效果差 IS陡→ 挤出少→财政政策效果好
三、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又称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 ——经济系统本身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 趋向于稳定的机制。
税收的自动稳定功能
衰退→T↘→yd下降少→c下降少→AE下降少 t不变 繁荣→T↗→yd增加少→c增加少→AE增加少
紧缩性财政政策使r
IS2
和y都下降,从而i增 IS1
LM
加,c减少。
r2
r1
y1
y2
y
二、财政政策的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
——政府税收或支出的变动最终引起的国民
收入变动的程度。
g增加或T减少
IS2
LM
y增加
IS1
E2
E1 L1增加,L2减少
r上升,i减少 y减少
y1 y2 y3 y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Effectiveness of Crowding out] ——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 低的效果。
LM曲线水平,h无限大,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会 持有在手中,央行增加货 币对利率没有影响;而增 加支出或者减税,由于利 率不变,所以没有挤出效 应,财政政策效果大。
r
IS2 IS1
LM1 LM2
y1 y2
y
IS曲线垂直,投资对
r
利率的敏感系数为零
(d=0),意味着即
使利率变化,投资也
不会改变,从而挤出 r2 效应为零,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