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施工工艺技术交底书编制单位:工程部高峁湾小桥、李渠小 工程名称 桥、通道桩基施工编制时间编号:桩基 012015 年 4 月 24 日编制人复核人接收单位接收人内容:高峁湾小桥、李渠小桥、通道桩基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高峁湾小桥于 K3+097 跨越小河沟,桥长 16.82 米,上部结构为单孔 1×16m 装 配式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
下部结构采用扶壁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桥单 根桩长 18 米,桩径 1 米,共 32 根。
李渠小桥为排路左侧山沟水设置,里程中心桩号为 K5+135,桥长 16.82 米,上 部结构为 1×16m 装配式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
下部结构采用扶壁台,钻孔 灌注桩基础,起点桩号 K5+127 处双排桩桩长 10 米,桩径 1 米,共 16 根;终点桩 号 K5+143.02 处双排桩桩长 11 米,桩径 1 米,共 16 根。
通道为跨越底下土路及路边排水沟所建的汽车通道,通道桥长 17.04 米,桥下 净空 4 米,上部结构为单孔 1×10m 装配式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
下部结构 采用薄壁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单根桩长 15 米,桩径 1.2 米,共 16 根。
二、施工方案针对地质条件,选用旋挖钻机或冲击钻进行施工,汽车吊吊放钢筋笼,砼由拌 和站集中拌和,砼搅拌输送车运输,导管法灌注水下砼的施工方法。
建议采用冲击 钻施工,采用旋挖钻机应采取措施保证成孔不塌孔、不缩孔,保证桩基质量。
1、施工准备 (1)清除杂物,平整场地,根据地面情况换填土、夯打密实、设临时防护和 安全照明。
工作平台高出地面 0.5m 以上,并在四周做好排水设施。
支搭防雨罩棚, 安装设备。
修建临时道路,选择好弃碴地点。
(2)土方开挖应从上而下分层挖掘。
挖机作业的边坡应验算其稳定性,当不 能满足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分层开挖,按要求放坡,深度超过 6 米的,在深度 6 米处部分设置台阶,台阶宽度不少于 2m,底部在距边坡 1.5 米处设置截排水沟。
顶16 页脚内容工程概况部在距坡顶 1.5 米位置设置截排水沟。
(3)开挖基坑当深度超过 1.5 米时,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并设置工人的上下坡道或爬梯。
开挖深度超过 2 米时,必须在边沿设 立两道 1.2 米高的护身栏杆及明显警示标志标牌。
在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4)挖土时要随时观测土壁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 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或加固。
基坑施工中对坑壁、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待回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基坑、边坡和基础桩施 工时,施工队应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开裂及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 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5)基坑边及边坡 1.5 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基坑边与建筑物、 构造物的距离不得小于 1.5 米,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相邻建筑的基础深度时,应保 持一定距离或采取边坡支撑加固措施,并进行沉降和移位观测,必须采取有效技术 措施,并报上级安全技术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准施工。
(6)测放桩位,通过导线控制点测放桩基位置并引出护桩,护桩采用混凝土 护桩,护桩位置尽量位于正交的连线上并不受挖孔施工影响处,等锁口节段完成后 及时引到锁口砼上,以便控制挖孔垂直度及尺寸。
2、旋挖钻孔桩施工 旋挖钻孔桩是采用旋挖钻机,在地层中按要求形成一定形状的井孔,达到设计 高程后,将钢筋骨架调入井孔中,再灌注混凝土(有地下水时灌注水下混凝土), 成为桩基础的一种工艺。
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在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 配合不同钻具,适用于短螺旋、回转斗及岩层的成孔作业,对于干硬性黏土,一般 的覆盖层采用静态泥浆护壁的湿式旋挖工法,旋挖钻孔桩的主要内容有桩位放样、 场地平整、下沉、埋设护筒、桩架竖立、钻机就位、泥浆制备、旋挖钻进、清孔、 钢筋笼起吊就位、灌注水下混凝土、拔除护筒。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埋设钢护筒 a 钻孔前设置坚固、不漏水的孔口护筒。
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约 20cm,还需 满足孔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在旱地或筑岛时还高出施工地面 0.2-0.3m。
b 当表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 0.5m。
岸滩上埋设16 页脚内容工程概况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 5cm, 倾斜度不大于 1%。
c 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 5cm,倾斜度不得大于 1%。
(2)泥浆池 选择和备足良好的造浆粘土或膨润土,造浆量为 2 倍的桩的混凝土体积,泥浆 比重可根据钻进不同地层及时进行调整。
泥浆性能指标如下: a 在砂类土、碎(卵)石类土或黏土夹层中钻孔时,应制备泥浆护壁;在黏性 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 15,浮渣能力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 壁。
b 泥浆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泥浆比重:正循环旋转钻机,入孔泥浆比重可为 1.1~1.3;反循环旋转钻机入 孔泥浆比 重可为 1.05~1.15。
黏度:入孔泥浆黏度,一般地层为 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 19~28s。
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 4%。
胶体率:不小于 95%。
PH 值:大于 6.5。
c 配合测量放样 进行施工放样时,施工队应配合测量班按设计图纸定出孔位,经现场技术人员 检查无误后,由施工队埋设十字护桩,十字护桩必须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加固保护, 尽可曾设护桩能,以备开挖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验。
(3)钻孔 a 安装钻机 安装钻机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钻机底部应垫平,保持 稳定,在钻进中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
就位完毕,施工队对钻机就位自检。
b 钻进 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
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 一班应注意事项。
应经常对钻孔泥浆及钻机对位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16 页脚内容工程概况改正。
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应捞取样渣保存。
钻孔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支承地面处的变化情况,发现沉降现象及时停机处理。
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
(4)检孔 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底清 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5)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渣、泥浆相对密度、泥浆中含钻渣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 求,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采用灌注桩孔径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 立即进行清孔。
3、冲击钻孔桩施工 冲击钻成孔是通过钢丝绳提升冲击锤回落冲击破碎岩土,并将其粉碎,然后用 泥浆泵连续抽入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新制泥浆,由泥浆循环带出破碎岩土,不断排 出钻渣,直至钻至设计深度。
(1)施工准备 采用机械将施工场地整平压实,根据施工要求,合理布置场地。
泥浆池、沉淀 池设置两桩位之间,两池相邻。
沉淀池泥浆池开挖尺寸符合最大桩容积需要,并能 多桩公用。
与桩位之间设置“S”型排浆沟,通过沉淀池,再流入泥浆池。
场地平整后,测量班放线完毕,在桩位四周十字方设置四个以上护桩,用于施 工过程控制;做好测量复核,并记录放样数据,向施工班组下发测量技术交底书, 交底人、现场技术负责人、施工班组长三方签字。
(2)护筒的埋设 冲击钻钻孔护筒采用 4-6mm 的钢板制作,根据地质情况选用钢护筒。
护筒内径 尺寸比桩径大 20cm~40cm。
护筒顶面高出施工地面 0.3m 左右。
若承压水位不稳定 或稳定后承压水位高出地下水位很多,应先做试桩,鉴定在此类地区采用钻孔灌注 桩基的可行性。
当处于潮水影响地区时,应高于最高施工水位 1.5 m~2.0m,并应 采用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
护筒埋置深度须符合下列规定:黏性土不小于 1m,砂类土不小于 2m,当表层16 页脚内容工程概况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 0.5m;岸滩上埋设护筒,在护筒四 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 5cm,垂直线倾斜不 大于 1%,干处可实测定位,水域可依靠导向架定位。
埋设护筒前,采用人工开挖护筒槽,挖至护筒底标高,不破坏桩位中心桩,再 把钢护筒吊放到孔内,挂十字线,使钢护筒中心线与桩位重合,使用水平尺或垂球 检查,使钢护筒垂直。
随即在钢护筒周围对称地、均匀的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 并分层夯实,达到最佳密实度。
以保证其垂直度,并防止泥浆流失及护筒位移、掉 落。
(3)护壁泥浆 选用粘土、水、纯碱等按适当配合比配制优质泥浆。
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泥 浆性能,泥浆性能指标如下: 泥浆比重:一般地层 1.05~1.2,易塌地层 1.2~1.40。
粘度:易坍地层 22~30Pa•s。
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 4%。
胶体率:不小于 95%。
PH 值:8~11。
施工泥浆循环系统包括:沉底池、泥浆池、泥浆泵、制备泥浆设备、捞渣设备 等。
(4)冲击钻成孔 钻机就位,检查钻机的性能状态,保证钻机能够连续正常的工作。
泥浆稠度满 足护壁要求和孔壁压力,当泥浆量和泥浆的技术指标达到要求时开始钻进。
开始钻进要缓慢,采用小冲程钻进,待通过护筒底口后方可正常钻进。
钻进过 程中要注意取样,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冲程、泥浆稠度,在通过坚硬密实卵石层 或基岩漂石之类的土层时采用高冲程;在通过松散砂、砾类土或卵石夹土层时采用 中冲程;在易坍孔或流砂地段采用小冲程,并提高泥浆的稠度和相对密度。
在通过 漂石或岩层,如表面不平整,先投入粘土、小片石,将表面垫平,再用十字形钻锥 进行冲击钻进,防止斜孔弯孔。
钻孔作业分班连续进行。
钻进过程中每钻进 2m 或 地层变化处,应在泥浆槽中捞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同时注意土层的变化, 在岩、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土层并记入记录表中以便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16 页脚内容工程概况填写钻孔记录,并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符合随时改进。
每作业工班交接应进行桩位复核,确定护筒、冲锤中心在桩位中心上,方可继续钻进。
并做好施工记录交接工作。
泥浆经沉淀池净化处理后排放,排放不能造成对周围农田及水源的污染,钻渣用汽车运至指定位置堆放。
(5)排渣 在冲击一段时间后,由泥浆循环系统将钻渣从孔内带携出,排入沉淀池,同时用泥浆泵从泥浆池内连续不断的抽入符合要求的新制泥浆。
注意在排渣过程中,必 须始终保持孔内原油水位高度,防止塌孔。